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着各种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组织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差异对于合作具有消极或积极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组织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渗透或改造,难免会因为差异而相互对立、排斥、矛盾、否定.选择合适的方式,促进不同组织间的恰当的文化互动,可以使合作变得顺畅.因此,在研究国内公共领域合作中,需要分析组织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对公共领域合作的影响以及恰当处理文化差异的若干可以选择的文化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数众多的非营利组织已经活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渐彰显其多样性、草根性和及时性的公共服务供给优势。传统上,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局限于扶贫助弱、环境保护等较为被动的领域,实际上,倡导公共议题、发展公共政策、促进公民精神正日益发展成为非营利组织的“精华功能”。因此,必须从一个更为平等的协商、合作和伙伴的策略途径,来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协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关系类型,通过共同参与、沟通协调和信任互赖等机制来释放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潜力,使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最妥善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系统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依赖的各个环节及其构成的体系.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浓厚、经济贫困、民众居住相对分散、地势崎岖、交通闭塞等特点,因此,在公共服务活动中,根据该地区公共服务环境与运行特点,在决策中注重培养和引入少数民族精英,发动和组织群众,营造与西南民族地区文化相适应的"熟人"服务理念等,是与民众面对面的西南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必需.  相似文献   

4.
合作治理的本质是民间社会力量与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多元主体供给已成为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供给主体平等合作的关系是确保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展开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由于中国传统的体制惯性和官本位意识等因素,政府对社会组织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重构多元主体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既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又要引导社区层面的积极参与,以形成社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发达国家文化行政改革和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各国在公共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尤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模式”最为典型.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文化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提出通过多元化主体协同供给实现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但不同供给主体利益诉求状态直接影响协同供给能力和水平.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私营机构和社区组织等,针对不同利益主体设计相应的利益诉求指标,对津豫鄂桂四省城市社区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单一主体利益诉求的重要性排序分析和不同主体间利益诉求的方差分析,发现主要利益相关者自利倾向明显、利他意识缺乏,利益诉求偏差成为影响主体间合作协同的重要障碍.为缓解主体间利益冲突,提升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效率,应从加强政府与市场合作生产、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公共物品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既是统筹城乡发展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多元文化冲突的困境,传统文化的没落和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西方价值观念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原本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逐渐淡化.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均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现实脱节、城市化发展与原生态文化相冲突等问题.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文化新格局,应从政府战略的高度,对文化建设进行规划性论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供给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架构;理清政府的职能范围;加强对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8.
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即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进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以实现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为了有效地提供优质、公正和充足的公共服务,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惟一主体.公共服务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网络,政府必须与非营利组织、社区、民众和私人部门一起来共同治理,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构建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质量经济体系相辅相成。要使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转化为现实的执行效果,需要综合分析不同制度领域适用的执行工具及其特征,避免执行工具与目标之间的不适配。高质量公共服务制度执行涉及一系列不同要素的集合,包括组织系统、关系规则和递送机制,分别需要适配不同的工具,如质量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工具和数字管理工具等。从执行工具在服务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动力强化过程可以发现,高质量公共服务制度的执行主要有三种工具适配途径:一是引入以质量为中心的执行工具,为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和响应性提供激励;二是使用组织伙伴关系激活复杂的公共行动网络,使网络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开展高效的合作;三是强化数字技术对公共服务的赋能作用,实现对公共服务的动态感知和敏捷回应。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为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经济基础、智力支持和文化基础。但是目前中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需要。应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责任边界,重构农村基层组织、提升农民合作能力,推进基层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臃裕"人员,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建设四方面着手,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