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但当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不问或者不会问。学生不问,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不懂得“学问相辅”的道理。一般来说学生不会问,不善问,是因他们所学(基础)有限,又不懂得问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谈“科学”     
科学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最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科学”一词已成为一个使用频繁的术语,然而当问及“什么是科学?”的时候,却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更多的人包括那些从事科学工作多年的人,甚至回答不出来。因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人们往往不去追究其概念的。科学一词,即英语的Science,来源于17世纪的拉丁语Scientia(知识)。一般认为,是日本人西周在1870年翻译西方书籍时,用日文汉字“科”(分门别类之意)、“学”(学问)创造的一个新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的,是一个外来语。最近,武汉大学冯天瑜考证,认为中国古代即有这一概念,但意指“科举之学”,是日本人用了中国这个词还是他们创造了新词与西方词对译,已无从考证。中国古代可以与现代的“科学”意义类似、相近的词,可举“穷理”和“格物致知”。现代的“科学”一词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词典),显然这是广义的科学概念。狭义的指自然科学,以“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由此形成的知识体系”定义似更为完整。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认识未知事物或对已有理论的修正甚致否定,探讨自然界各类现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为此,科学研...  相似文献   

3.
(一)说新闻无学于理不通。因为有新闻实践就有新闻理论,“学”焉源于此。但说新闻是一门纯粹的学问,似也讲不清楚。鉴于新闻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又有人持“新闻半学”论。“半学”这个提法似通非通,不通也通,就看你怎样解释了。我是这样领会的,这“半”,有两种涵义:其一,新闻工作有自己的规律,这是成为一门学问之所本。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规律缺乏研究,因而难免走样。兼以新闻工作一以政治性强,二以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音近义通”是古人通过字音之间的联系来训释词义的一种理论。本文阐述了这种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着重从两方面对其得失加以考察评论:一是从“右文说”的得失来考察;二是从传统字源学著作的得失来考察。作者认为,“音近义通”应建立在同源词的基础上,而其关键是如何把握“音近”和“义通”。  相似文献   

5.
现代“词学”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学术意义上的“词学”一词,是在明初弘治年间出现的,然后经过明清的发展演进,渐由初期的图谱之学向词乐、词评、词律、词韵、作法等方面拓展,形成了以填词为指向的具有传统意味的“词学”.清末民初,这一传统发生新变,开始出现了“填词”与“研究”并重的倾向.五四运动以后,“填词”的成分在淡化,而“研究”的成分在逐步强化,进而形成了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词学”.现代学者不但对“词学”之义界有了明确规定,而且还在研究内容、体系、方法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而使得中国词学走向了现代.  相似文献   

6.
江顺诒《词学集成》词境卷中提出“词家之情境”,把“情境”作为词境的第一阶段,认为词之“情境”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有以点染、不隔、寄言为主的“词家三昧”艺术特征;二是“体物赋景”的表达特色;三是“言愁”寄情的审美特质。江顺诒用心灵情感进行词的创作,他的词作与“情境”说词学思想大体上也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论“符号学”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符号学”的五种不同概念 “符号学”一词是多义的,看来我们可以辨别五种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有五种符号概念,而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 第一,符号学可以等同于符号的语形、语义或语用性质,或者等同于以上一种、两种或三种性质或特征。而且,我们可以考虑其中一些性质,也可以考虑全部。例如,我们可以不问一个给定语句的符号学性质,而问那个句子的符号学。同样,我们可以问它的语形学(句法学)是什么,它的语义学或语用学是什么。由于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探询的都是性质,所以我们引入以下用语:“符号学p”,“语形学p”、“语义学p”、“语用学p”。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抽条”?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抽条’?我查过好几本词典,也查出了‘抽条’这个词,但是解释中却不包含我看到的那句话中的那个义项。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我问他是在怎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中见到这个词的,看看能否结合上下文推断一下它的含义。他说:“那句话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他的《“题未定”草》等文章中,曾经指出:“认真读书的人,一不可倚仗选本,二不可凭信标点”,“还有一样最能使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这是做为一个博古通今的伟大学者的鲁迅,根据他一生严谨治学的经验,所提出的十分宝贵的意见。我们不妨称之为“治学三忌”。 一忌倚仗选本。选本,做为一般的学习、参考,不是不可以读的。但是,如果要认真地研究学问,即“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因为“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所以,“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如此,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 ‘就范’了。”这样,当然就很难探得原作的全意或本意,容易进入迷途。当然,鲁迅并不一概反对选本,他也曾主张把读好的选本做为研究学问的入门,但一入了门,便不可完全倚仗选本了。  相似文献   

10.
“雅”与“艳”是一对联系紧密的词学概念,具有丰富的词学意蕴。就词史观之,晚唐五代至北宋词以抒写艳情为主,北宋末年出现了辨别“雅”与“艳”的观念,南宋词以崇“雅”黜“艳”为主要特征,元明词回归艳词的传统。清初本事词因寄寓了词人与其心仪女子的真挚感情,由而脱去寻常艳词的淫亵与庸俗,可谓艳词的自赎。浙西词派主张去“艳”而归“雅”;常州词派引入变雅之音与哀艳之情,为清词的“雅”“艳”观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均提出“雅而不艳”的观点,但对其不同的阐释成为浙、常二派的分野。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中国的传统学问 "学问"一词很好,要想成其学问,一要"学"二要"问".向自然学习(法自然),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践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并使知识积累起来,系统起来,成为自己的思想."问"有三义:"询问"--不懂就问,就请教,人人皆可为师;"疑问"--对所学知识提出怀疑,通过实践、实验、考证,不实的删除,不全的补充,不对的纠正;"诘问"--不同见解间的争论,互相批评辩论,使理清道明.有了这个"问"就区别了学问和宗教.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古籍,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给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圈点古书,这是本世纪初的事。其实远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创造了句号和逗号。因为古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子。正确的断句,是读懂古书的初步标志和基础。古时孩提入学读书,开头便是训练识字、朗读、断句子。《礼记·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离经辨志。”离经,就是点断经书。古人把这一点断经书的工作叫做“句读dòu”。“句读”一词  相似文献   

13.
“实学”于东亚儒学文化圈乃一泛用词。公元前155年,西汉景帝之子刘德,喜好古籍,招聘学者,奖励儒学,排斥虚无黄老之学和神秘图谶之说,崇尚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和礼乐刑政之法,而誉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据考,这便是“实学”一词的发端。由此发端始,“实学”作为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中源源流长。  相似文献   

14.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词,锤炼得当的字、词,成为整个一首诗词的“诗眼”、“词眼”,在关键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传神作用,使得整首诗词生动而富于情趣,诗意精炼而意境大增。本文试从古人诗词名句的欣赏中,归纳“诗眼”、“词眼一带给整首诗词精妙意境的作用,进而探讨古诗词锤炼“字眼“、”词眼“的一些技法,以便我们能够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真正把握其深刻意境。  相似文献   

15.
在“问/对+NP1+Vt+NP2”结构中,介词“问”只能接“人”宾语、“取人类”动词;“对”则可接各种宾语、不接“取人类”动词。二者用法相同之处源于上古它们同处一个固定的“问对结构”中、语法化过程相似;不同之处源于二者起点词的语义、虚化后语义滞留程度和使用频度范围等不同。  相似文献   

16.
“学而优则仕”一语出自《论语·子张》,为孔子的学生子夏所言,不知从何时起,此语便被译作“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直到前些年,有人才指出其错,并提出应当改译为“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我对古文研究不多,但总觉得这种译法仍值得商榷。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与今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定有差异。古人说话写文章与今人一样,均需合乎常理。《论语》中记载子夏所说的原话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如果把“学而优则仕”理解为“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那么“仕而优则学”的意思便是“做好了官就可以学习”。这显然不合常理。如果把“…  相似文献   

1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由“不知”而产生“无知感”的最简洁的关系注解。不知就是不知,可是,由于中国人大都面子观极强,明知“不知”,也不会公开承认。蒙田先生在谈到“无知”时说“:在有学问之前,有一种大字不识的无知;在有学问之后,还会有一种满腹经纶的无知;学问造成和产生的无知,它由学问产生,就像前一种无知由学问消除一样。”其意思是说,人无论学问多深,也有不知的一面。而一个人若是缺乏无知感,便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谓“无知感”,即人们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后,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仍…  相似文献   

18.
一天在课堂上,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们问他一个问题:“怎样学习,学问才能够达到您那样博大精深?”苏格拉底没有做正面回答,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动作,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地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9.
部颁《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就规定讲“‘一’在古文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含义”。这一内容,古代汉语大专教材包括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语》都未涉及,清代学者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现在出版的有关专著虽有所涉及,但义项、义例也不全面,尚不能适应部颁教学大纲的要求。于是从先秦文学到唐宋诗词中广收义例,分析含义,分别归类,同时吸收前人和当代专家的零星研究成果,写成此文。关于“一”用作数词,“一”后面常带量词,古今用法相同;关于“一”用作数词,后面不用量词,有关论著多有阐释,故这两方面本文从略,不再赘述。“一”在古代汉语里是个多义词,除作数词外,还存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兼类现象。这里有个“兼类”和“活用”的界线问题,必须先弄清楚。词的兼类指古人创造和使用该字(通常也是词)时,本来已经赋予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间有联系的意义,出现了词的兼类现象,这,就是训诂学上所谓的孳乳现象。所以词所兼的意义是古已有之,是该字(词)本身固有的。词义兼类可以避免语言符号太多的麻烦,使古词语简明方便,增强文字  相似文献   

20.
清初,在朝廷的提倡和学者的反思下,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尊朱辟王”的风气。但在关中地区,以李二曲、王心敬为代表的关学学者不避非议,力图用“本体工夫合一”的方法来融会贯通程朱、陆王之学,并在“全体大用、真体实功”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明新止善”的为学宗旨,强调向《大学》回归,从而为清初的“朱陆之争”指出一个新的学问方向,同时又使关学在此后的发展中避免了走向单纯的“道问学”,而是在强调心性之学的同时又重视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