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出兵东北对日本投降的作用在历史上曾有定论,作者对此提出疑问,重新考察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与各方力量对比状况,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二战前夕苏联的外交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二战前外,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是外交上的一大失误。当时选择拖延谈判的策略要优于与德签约。应当吸取历史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有61个国家参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在战争进程中,苏联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和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在对日政策问题上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针,经历了由对峙、中立到出兵的三个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初期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美国为了实现它的全球战略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 ,称霸世界 ,积极对外进行经济援助。同时 ,美国为了取得战略资源和保持经济繁荣 ,必须对外进行经济援助。通过对外经济援助 ,美国初步实现了它的全球战略目标和经济目的 ,奠定了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 ,并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战初期,苏军在苏德战场上蒙受重大损失。以中国古代《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原则简要地分析造成苏军失利的主客观原因,摈弃传统上非理性认识的因素,力求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作出出兵援朝决策的依据,一为保卫中国安全,一为履行国际义务,但主要是为了捍卫国际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与帝国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较量;中国是按照社会主义阵营、首先是苏联和中国联合行动的要求出兵朝鲜的;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明确表示过,中国出兵援朝,主要是为了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  相似文献   

7.
1937—1945年苏联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8.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非洲华人居留国(地)和祖籍国以及非洲华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这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洲华人经济的变化发展又对居留国(地)的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了中非的经贸往来与友好合作关系。非洲华人经济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华人的适应能力,它保持了华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转折 ,它充分表现出世界现代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特点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因此 ,对二战史的教学 ,必须把握历史规律 ,突出二战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的英国对世界其他国家仍有很大吸引力,每年都有大量移民进入英国。英国的移民政策也时松时紧。不同时代的移民都面临着身份以及如何享有社会公共资源的问题。老一辈移民和新一代移民由于成长环境、历史记忆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苏联模式,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充分地暴露了出来,给社会主义带来了许多危害和灾难,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采取了绥靖主义政策,企图将苏联首先拖入对德国的战争,苏联被迫实行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在苏德发展关系的过程中,苏联只顾及自身的安全,不顾及欧洲的安全,只攫取领土、资源和人口,不顾及国际正义与责任,大力发展与德国的战略关系。苏联采取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建立的绊脚石,是强权政治的遮羞布,在后果上,它与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有异曲同工之效。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为了避免美苏、美中冲突及其扩大化,防止台湾"陷落"以及盟国分裂,加上不信任蒋介石及其军队的作用,故而拒绝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请求.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至50年代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至50年代,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实现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利益需要,将东南亚逐步 纳入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的计划中,并制订了一系列有关东南亚的方针政策。尤其艾森豪威尔时期的东 南亚政策,更是奠定了美国60年代越南战争的基础,沿着艾森豪威尔的越南政策,其后任者将美国的"义务"承 担下去,结果导致了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6.
1950年 10月中国在是否出兵援朝的决策过程中 ,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接受北朝鲜金日成首相的请求立即出兵 ,一种主张出兵的条件尚未具备。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党决策人经过缜密、慎重的研究后 ,曾给苏联发出了“暂不出兵”的电报。该电文的发出 ,是当时我党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意见暂不统一的真实反映 ,而非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绿色方案》是1937年6月24日纳粹德国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制定的进攻行动代号,准备从政治、军事和宣传方面落实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方案,但实质上是一个以武力征服为主的军事方案。纳粹德国征服了奥地利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很快被提上了日程。但由于德国自身实力不足,加上德国高层的反对,《绿色方案》最终没能成功实施,可还是利用了英法的绥靖政策,采取分裂、瓦解的手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本文拟对《绿色方案》未实施的原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对外殖民扩张及军国主义的源起,起始于1874年的出军侵台事件,而其幕后的指使支持者是美国。山原号难船事件本为普通的海难事件,但在美国人的挑唆下,却成为日本出兵侵略台湾的借口。而日本出兵台湾,以为琉球民伸张正义为借口,实质却为切断中国与琉球的藩属关系,以达到最后吞并琉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二战初期(1939.9-1941.6),盟国对德经济战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封锁,企图以此达到瓦解德国经济使之不能继续作战的目的.苏联这时却以中立国的名义,向德国输送了大量战略物资.这不仅决定性地打击了盟国的经济封锁计划,也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苏联演变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这是历史的倒退。苏联演变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激烈的阶级斗争,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苏联演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共产党提出并执行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是共产党本身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