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俊卿教授的《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2 0 0 1年 8月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经作者精心编排的、理论逻辑严谨的文化哲学论文集 )之后的又一部文化哲学专著。与前几部著作相比 ,这部著作更加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哲学的理解。由于文化哲学产生的较晚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所以他这部著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同时 ,由于文化哲学是哲学同文化学交叉的学科 ,这就决定了他这部著作又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何萍 《求是学刊》2007,34(3):25-31
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传统,这种文化哲学传统是对维科文化哲学的批判继承。在继承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文化哲学的范式,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从人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上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如何可能的,把人的历史创造、人的发展看作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的过程;在批判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工业阐发人的理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感性基础,把近代哲学的抽象的理性改造为人的现实的批判的活动,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品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这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中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工业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发刊詞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术界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期望,酝酿已久的《浙江学刊》今天终于诞生了。《浙江学刊》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它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等。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批判现代修正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的反动理论;研究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理论问题;批判地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工作,能促进本省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使学术研究更为活跃,更为深入地展开,对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本质上与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直觉是矛盾的问题被悬置,从而呈现理论拼凑问题;二是忽略了中国创造力文化资源和柏格森创造进化哲学的相关性,使其提倡的文化复兴还是儒家文化的复兴;三是对文化复兴只强调“应该复”而缺乏“如何兴”的思考,从而难以展开基于自己的哲学问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的哲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化哲学研究在取得诸多成就与共识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这种延缓甚至阻滞的成因,很大程度上基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遭遇的困境,尤其是对文化内涵、文化模式、文化转型等基础性问题的理解。唯有对文化内涵等文化哲学元问题展开深入的前提性批判,才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哲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化。对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也就决定了对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差异。文章力图阐明作为一种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核心是“人化”,是将人“文化”化,是自觉非自觉地、历史地建构起的“人的形象”。作为实践活动产物的文化彰显了人的创造性、超越性、实践性维度,塑造的是美德的人、自由的人、完整的人之形象。而以此文化内涵为根基所建构的文化哲学,指向的并非是诗者的呓语,而是现实世界的实践。文化哲学是“文化的乌托邦”,这种乌托邦并非奠基于虚幻的乌有,而是基于现实的实践,其生命力就在于对人与社会完善性的超越性追求与历史性实践。  相似文献   

7.
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两个名词既被用来表述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向,也被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建构模式和理论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也成为了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两种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理论形态都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时"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文化的视角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来就内在于实践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的本质做了深入分析,是一种文化哲学。它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传统,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5,32(6):6-12
从笔者在《哲学动态》1989年第4期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开始,一种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逐步成为中国哲学的新生点之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表述形式。从日常生活批判课题的提出,到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①,十几年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一种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同一般的意识哲学或理论哲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我们在开展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做更多的前提性理论划界工作,没有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学科定位、理论边界、范畴体系、基本原则等作系统的表述,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历史所作的文化哲学批判;李小娟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则记录了世…  相似文献   

11.
姜海波在《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1期撰文指出,《实践》杂志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文化平台,它忠实地呈现了一种反思性的实践哲学,较好地奉行了批判斯大林主义和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办刊方针。20世纪50至60年代,南斯拉夫哲学界分化为相互辩难的两派:正统派和实践派,其中实践派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实践与创造在一个特定社会的人性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实践派哲学家看来,作为实践哲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是一部心理学专著.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对人的特性及其本质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在《手稿》中比较深刻地论述了人的心理的自然性、社会制约性,以及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的作用等问题。对此加以探析,对于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的心理属性和本质的一般理论无疑颇具意义.《手稿》分析了人以及人的心理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具有自然属性的思想。1.《手稿》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批判与人自身现代化──读衣俊卿教授《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刘翠衣俊卿教授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已于1994年7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五年来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在逻辑结果和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反思和回...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10):52-57
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将有机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起来,形成一种融通中、西、马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方案,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机哲学、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有机整体、过程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问题境遇,三者在本体论、理论基础以及具体思想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存在冲突。要在有机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分析中国哲学、有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同质性与差异性,从理念融合、实践对话、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西、马生态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批判地借鉴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毋庸置疑,我国近20年的哲学研究在哲学观念、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主题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势头令人鼓舞。然而深思之下,近20年的哲学发展无论在学术性情、理论品格还是研究旨趣上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这些研究大多未触及传统理论的研究范式,未完成理论范式的根本转换,因而缺乏理论的彻底性。新世纪将至,哲学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因而尤其需要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特别是一种彻底的“前提批判”。否则,哲学的前行将会举步维艰。这里所谓“批判”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它不是单纯地否定过去,而是在反思、总结过去的基…  相似文献   

16.
杨威 《求是学刊》2005,32(6):20-23
一般而言,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日常生活世界很难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从文化哲学角度,抑或从社会发展角度,也无论从学理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日常生活批判这一研究课题都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见解,不仅为社会历史理论提供了一种透视人类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新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理论视域的重大转换,并具有现实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意义。一、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7.
《论住宅问题》是晚年恩格斯运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撰写的一部极富现实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在驳斥米尔柏格和萨克斯解决住宅问题的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与权宜之计的同时,晚年恩格斯以实质正义理路超越了永恒公平原则,从中形成的住宅理论超越了各种乌托邦设计与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确认了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前提,彰显了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命运的宏愿.回到晚年恩格斯住宅理论的必要性在于澄明如何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公众利益,进一步探究如何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实质正义原则,这也是我们在当前解决中国住宅领域的复杂问题时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以及人们对实现住宅公平正义的理想愿望,同时确认我们时代需要的政治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中是否还存在着一种哲学的批判精神?如果有,这种批判精神与实证化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处于何种关系?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将实证科学改造为一种批判的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柯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对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客观描述与哲学批判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理论前提
  陈树林在《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哲学理解范式,文化哲学显然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所以有必要厘清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几个理论前提,才能避免对文化哲学的误读误用乃至泛化。第一,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合法性争论原因。首先,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者们所属的新康德主义流派缺乏合法性。这个流派的基本哲学立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它拒绝对文化世界的认识给出“绝对真理”,这显然与传统的具有合法性的苏联教科书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冲突和对立。其次,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缺乏合法性。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界定起来十分困难,因此,作为部门哲学的文化哲学的理论边界就变得十分模糊。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不同于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解范式,存在的价值正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第二,哲学面对的是自然物理世界,还是文化精神世界。综合胡塞尔、康德等哲学家的论点,指出哲学面对的对象是与人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由人改变过和创造的世界,而不是纯粹的物理自然界。并强调哲学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并且以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为旨趣。哲学家们自觉地认识到,应该在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中建构哲学,而不是把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在文化世界中进行简单应用。第三,哲学是大写的理论哲学,还是小写的实践哲学。哲学必须接受经验科学的易错论式自我理解和程序合理性,哲学不能拥有特殊的真理观,以及独有的方法和对象领域。只有这样哲学才能在内部分工中发挥其最大效力,才能坚持其普遍性的问题和合理重建的操作方法。第四,哲学的旨趣是获取规律,还是一种理性反思批判。文化哲学承认人类社会存在某些共同性、共通性、普遍性、一致性等特征,但是更加注重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特殊性。文化哲学并不排斥理性及其在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作用,但是,对理性的理解更为丰富多样。哈贝马斯在总结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特点时指出,神话中的整体思想、万物归一思想等都是同一性思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于这个问题,《老子》的作者当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只是自觉地认为道的本体是“无”。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老子》是唯无主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站在现代哲学的高度,分析一下《老子》的道相当于现代的精神范畴,还是相当于现代的物质范畴。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因为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老子》哲学,有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批判继承,有助于发扬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水平。 一、“道”不是纯粹的虚无 有人认为《老子》的道是纯粹的虚无,其实不然。《老子》固然说道是“无”或“冲” (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