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和英语都有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文化和社会对语言的影响作用。性别歧视只要在现实中存在,就必然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在词源、构词、词的用法和词义四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诚"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在思想史上,<中庸>是第一部对"诚"进行了深入系统阐释的儒家经典.在<中庸>中,"诚"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文化内涵,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本文利用训诂学中关于汉语词源、词义引申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格式塔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在<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背后蕴藏着的中华民族文...  相似文献   

3.
周勤 《东南学术》2012,(1):275-280
中西医都要谈及毒药,并且"毒"概念的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但在不同语言中记录这个概念的词的词义系统却不尽相同,这与中西医药学不同的哲学背景有密切的关联。基于此,暂且选取汉语中"毒"一词,从该词的本义入手,描述了该词的词义演变状况及其与药物有关的词义系统,分析了"毒"词义演变的因素,重点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医对其不同的认知对词义的作用,以期展示不同语言文化中词义系统与哲学思想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源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汉语词源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清理,有关基本概念得到了科学的阐释;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汉语同族词的整理方面也卓有成效;汉语同源词中的特殊现象、汉语词源学史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汉语词源的研究方法不断拓展,汉语词源研究的应用性探讨得到加强。今后,有关汉语词源的理论研究还要不断地深化和系统化,有关术语还要进一步的清理与阐释;研究方法上要多形式、多学科结合;汉语词源的应用研究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源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文化历史背景对阐释词源的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还对文化语言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大量的戏剧行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每天共同使用的词语;戏剧行业词的通用化是戏剧文化在语言中长期积淀、凝固的结果,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是汉语戏剧行业词词义扩展的丰厚土壤;汉语戏剧行业词的词义扩展就是循着由具象到抽象的汉民族思维轨迹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汉语文化语境中,"奢侈"是一个感情色彩鲜明的贬义词.但近年来,"奢侈"一词在交际或传播场合出现了一些褒义用法,其"变性"是自身词义扩展的结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心理作用下,"奢侈"的贬义色彩不会消失,而是会成为一个集褒贬两种感情色彩于一身的"两性词".  相似文献   

8.
儒家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译介是确立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译介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以往的儒家典籍的译介的梳理发现,传统的译介实践常常是以外国译者为主体,以"西方中心"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儒家哲学思想被割裂和扭曲.在文化自觉意识的观照下,儒家典籍的译介应以中国译者为主体,在"文化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下,采取异化的阻抗式的译介策略,这对弘扬和传播儒家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被译介过来的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物被"当仁不让"地对应了西方哲学的物(matter),因此它既是一个汉语词,又是一个外来词。但互为异度的文化传统并不会"先天地"有彼此对应的语词概念,因此物是两种文化意蕴交叠的概念。汉语里物最初与色——牛关联,偏重视觉——意象,与西方的物存在物象之道和物质之学的区分;另有"大共名"与"类"之义,其隐喻在于维稳和保守伦理秩序,与西方存在历史之无、有的差别。物在文化上的相异,使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既有趋从追赶上的教训,也有独到开衍的余地,但惟其不可被简单化约。  相似文献   

10.
汪世蓉 《学术论坛》2015,(1):144-147
翻译伦理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规范及价值等内容。在该理论视阈下,文章以汉语典籍《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传统文化事象的译介研究为例,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文章认为,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传播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与全球化并不矛盾。译者过于倚重"易化、改写和操纵"等策略去强调"接受度",会让本土文化特色在译作中失落或变形,有悖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11.
张分田 《人文杂志》2007,(6):162-167
如果从政治文化符号的视角综合考察民字的形象词义、读音词义、描述词义、指称词义、评价词义和引申词义,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字有与生俱来的贬义,其核心词义是派生者、从属者、卑贱者、愚昧者、无德者。就中国古代主流政治文化而言,在数千年的词义变迁中,民字的核心词义始终保持稳定。其中作为政治范畴的"民"最为典型。因此,在解读儒家经典及各种重要的古代文献时,特别是在解读"民为本"、"民为重"、"民为贵"之类的话语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就很容易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12.
试论声训的目的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同源词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声训的目的究竟是解释词义,还是探寻词源?宋人“右文说”、清人“因声求义”说,是否属于声训的范围?这些问题,前辈学者多有分歧,本文通过对汉语史的考察,对声训的目的和范围作了必要的界定,有助于人们对声训意义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字母借词主要是在对应外语词语音发音特点相似的前提下,对汉语语素进行一定的选择和组合,使生成的字母借词受到语音的限制,在词义表述上往往"词不达意"、"互不匹配"的特殊词汇。因其在构词上具有特殊性且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构词方式,因此以汉语字母借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认知模式分析、了解其概念整合的具体体现方式、归纳字母借词的特点,从而确定词义中的"非任意性"认知模式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14.
谈“沤”     
楚方言词"沤"的本义为"浸泡"。"涹"、"沃"、"渥"不仅在"浸泡"义上是"沤"的通假字,而且在词义演变关系上存在相似性。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沤"不仅保留其在古楚方言区的本义,还新增了古代汉语没有的"发霉"、"霉烂"义,可以说是现代汉语方言对古楚方言词"沤"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带有文化的印记,对这些印记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四川康巴地区民族语言为例,从词义、词源、词的组合与聚合关系、语法、语言接触等各个层面,考察了康巴地区方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释名>是传统词源学的奠基之作,<文始>是传统词源学的总结之作,以这两部著作为基点,陆宗达、王宁先生对传统词源学的平面系联法和形音义互求法作了批判地继承和理性地总结.在汉语词源学现代化建设中,根据词义内部结构,陆宗达、王宁先生提出义素分析法,并明确区分了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的不同;根据词义相互关系,陆宗达、王宁先生指出同源词的义通规律和多义词的引申规律是一致的,并提出用引申规律研究义通关系的比较互证法.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端志 《文史哲》2003,(6):52-57
训诂学是我国古代学者从认知方面研究汉语语义的传统学科,词汇词义是其核心。词汇学是近百年来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新学科,其研究中心也是词汇词义。但是,这两个学科产生的条件不同,哲学基础不同,研究汉语的历史阶段也不同。因此,对词汇词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研究的都是词汇词义,它们又有一定的内同性。差别和内同都反映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当中就包含了汉语词汇词义研究的原创性。其重点在于汉语语言单位、汉"字"的性质、汉语词汇的单位、结构和理据以及词汇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汉语方言(简称“内蒙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话的觉要组成部分,一般习惯上称为东部方言和西部万言。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探讨内蒙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探求内蒙方言词汇内部的异同,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对内蒙人学习普通话,就是对普通话本身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词义。构词和词源三个方面对内蒙方言进行探讨。一、内蒙古汉语方言的词义1、同义异形。主要指同一个概念,内蒙方言和普通话有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有全区通用的方言词的不同和部分盟市通行的地域词的不同。例如(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名词“时”派生新词的词汇系列及其词源结构进行考察,认为中华先民总是基于协调和筹划生存生活方式的需要,在人文场境中体验时间的特性,在人文场境和时间场境的相互关联中观察社会文化现象,对时间的社会文化性和社会文化的时间性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并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引入民族的文化世界,形成了以“时”为语素的“时”系亲属词汇。“时”系派生词的词汇系列和词源结构蕴含着汉语词汇与中华文化的互动共变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从汉语的角度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黎明 《江汉论坛》2008,5(1):113-116
关于"人民性"的探讨最近又出现在文学批评界.把"人民性"定义为民族文化精神、劳动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或者公民性,都不符合"人民性"一词的本意.从汉语词源的层面看,复合词"人民性"表明了人的先验类属性和历史规定性之间的一种结构性关联.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即是那种表现了人的"人性"和"民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