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怀中先生出生在甘肃,成名在宁夏,是我国回族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是国内外著名的回族和伊斯兰教学者。现将吴廷富先生写的《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跋文刊发如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回族研究》2012,(1):144
从1991年创刊,至2011年,《回族研究》已经走过了20年的学术历程。为纪念《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在杨怀中先生的主持下,《回族研究》编辑部从已发表的众多学术文章中,经过分类筛选,编辑了10种书,  相似文献   

3.
展现在鉴赏者面前的这幅长卷,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回族书法家、诗人、学者谢启源先生精心创作的诗、书、印作品。经文怀沙先生、王学仲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林从龙先生等诸位文坛、书坛老前辈题跋后,装裱成50余米巨幅长卷,由作者馈赠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研究》编辑  相似文献   

4.
穆萨 《回族研究》2004,(4):52-53
作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建院 2 5周年的庆典活动之一 ,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承办的“当前回族学、伊斯兰教研究现状研讨会”于 2 0 0 4年 9月 2 1日在宁夏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有来自我国北京、甘肃、江苏、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民族宗教工作者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共 7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始前 ,与会的专家、学者参观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回族书法家谢启源等先生书写的《硕公杨怀中赞歌》5 0米书法长卷。会后 ,来自日本的 3位学者在宁夏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李华 《回族研究》2011,(2):124-129
白寿彝先生曾称赞过"杨怀中先生从事回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时间较早,成果也最突出。"适逢《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它从一株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绿荫葱郁的大树,倾注着作者、编辑们和关爱者们的心血,尤其是主编杨怀中先生,更是兢兢业  相似文献   

6.
吴廷富 《回族研究》2006,(2):119-120
新年伊始,我应邀参加“天水市首届回族书画展”,展出260多幅书画作品,可谓盛况空前。其间在老朋友吴钰先生陪同下观看了他用小楷写的《马元章道统论》24米长卷,内容丰富深刻,书法工整俊秀,是具有穆斯林文化特色的一幅好作品。他请我写个跋,我欣然接受。回兰后,查阅了我藏书中20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李锐副主席、马国权副主席、陈育宁副主席、余振贵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在这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深秋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位专家学者,齐聚塞上,以无比欣喜的心情共庆《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值此,我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向多年来为《回族研究》编辑出版付出辛勤汗水的杨怀中先生及编辑...  相似文献   

8.
在西北地区回族研究界中,冯增烈(已故)、马通、杨怀中三位先生是当代回族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并以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和风格成为三座凸显的山峰.冯增烈先生以回族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新领域的研究著称;马通先生以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的调查与研究著称;杨怀中先生以回族史研究和创办并主编<回族研究>著称.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洪洋副主席、杨怀中先生、马明达先生、谢启源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这里高朋满座,欢聚一堂,隆重庆贺杨怀中先生八十华诞。借此机会,我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向杨怀中先生表示热烈祝贺和深厚敬意!向各位来宾、专家学者,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是国内外有影响的资深回族学者。杨怀中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宁夏从事回族史、伊斯兰文化研究。70年代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先后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1.
荐《兰亭序及兰亭修禊图赏析》文/李荣珍最近,吴廷富先生撰写的、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兰亭序及兰亭修禊图赏析》一书,将吴家珍藏传世的明拓长卷《兰亭修禊图》公诸于世,配以廷富先生的研究赏析文章,又用先生擅长的书法艺术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拍掌称奇...  相似文献   

12.
<正>《西北民族研究》学刊学术顾问、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名誉主编杨怀中先生因病于2019年8月29日逝世。杨先生生前对本刊给予许多支持,谨表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13.
1992年8月,中国穆斯林的一份民间刊物——《开拓》杂志在甘肃兰州诞生。在全国各地穆斯林大众的捐助支持下,在多位编辑的辛勤努力工作中,如今她已走过了整整10年艰辛的成长发展之路,于2002年8月17日迎来了10岁的“生日”。这天来自全国各地170余位支持《开拓》的“开拓人”云集兰州,参加“《开拓》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共庆《开拓》创刊十周年华诞,共谋发展大计。 在座谈会上,《开拓》杂志主编韩海潮先生代表编辑部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总结报告,回顾了《开拓》杂志10年来艰难的发展历程。原甘肃省副省长、人大副主任穆永吉,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杨怀中先生,原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东乡族作家、画家汪玉良先生,原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延富先生,甘肃临潭县西道堂伊玛目敏生光哈吉,甘肃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马通先生,新疆回族作家魏德新和西北二民院副教授、撒拉族学者马明良先生及日本东京大学林澈教授等与会领导、学者和阿洪及各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杨怀中先生、尊敬的<回族研究>各位同仁: 欣闻<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作为从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一名年轻学者,我从贵刊中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5.
洪洋 《回族研究》2015,(1):10-11,2,14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受自治区政协的委托,来参加庆贺杨怀中先生八十华诞的学术研讨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杨怀中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学者,因为天资卓越和机缘特殊,又得以承继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学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回族学学科的奠基和学术领域的开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怀中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以自己突出的工作业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国际声誉,不仅为回族、为宁夏争了光,而且为中华文化添了光彩。杨怀中先生是一位既爱自己的国家,又爱自己的民族的著名学者,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来所论颇多。宋代伊斯兰教的发展,学者大多将注意力放在伊斯兰教在广州、泉州等地的传播、发展上,对其在西北地区的传播也只限于讨论它的传播过程,对这个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却重视不够。关于各国伊斯兰教徒在河陇地区的活动,杨怀中先生在其《宋代的番客》一文中有较为精审的阐述,但杨怀中先生的这篇文章重点乃是探讨宋与伊斯兰教诸国在中国的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9日上午,在银川市永宁纳家户中华回乡文化园内,隆重举行了"祝贺杨怀中先生从事学术活动50周年大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9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堂堂打来电话表示祝贺,自治区政协民宗委主任马三保,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布青沪,院长张进海,副院长张少明、郭正礼,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成才,宁夏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哈若蕙,自治区民委助理巡视员马凤霞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杨怀中先生的老朋友、老领导、社科院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区内相关媒体记者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推进者 ,当代回族文化建设的奉献者。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 4 6年的著名学者 ,当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生前曾经这样说过 :“杨怀中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 ,但在学术经历上已是一员老兵。 195 4年 ,他就从甘肃来信讨论回族史上的问题 ,这距今已有 30多年了。”这一评价 ,是对杨怀中先生一生在回族史领域勤耕不辍、成就卓著的真实写照。一、艰辛中好学上进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回族史专家。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 ,中国民族学类…  相似文献   

19.
最近 ,由甘肃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廷富书法选》已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精选了吴先生年逾花甲之后入选和获奖作品及得意之作共 70多幅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学仲、刘艺题词给予很高评价。中国书协副主席佟韦题写了书名。吴廷富 ,天水市人 ,回族 ,今年六十五岁。先生幼承庭训 ,崇尚二王米芾书风 ,数十年来读碑临帖 ,笔耕不辍 ,花甲之年又师承王学仲先生 ,书艺精进。先生书法大字气势磅礴 ,小字挺拔俊秀。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并被该会授予“优秀书画家”称号。出版专著有《吴廷富书法集》、《兰亭序及兰亭修禊图赏析》、《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沈鹏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理论、美学思想及书法创作影响着当代的书法人.近一时期,沈鹏先生根据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实践和探索、对书法美学的研究与思考,以学者的高度与深度,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强调了"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十六字书学理念.我有幸多次聆听沈老讲授十六字书学理念,每每回味,如坐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