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行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商业票据到期前,按照票据的票面金额,贴付一定利息后,银行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再贴现又称"重贴现",是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票款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再贴现业务的开展经历了由少量到兴盛再到萎缩的过程.在央行转换职能之时,如何培育好我国的票据市场,完善和发挥再贴现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商业票据到期前,按照票据的票面金额,贴付一定利息后,银行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再贴现又称“重贴现”.是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票款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再贴现业务的开展经历了  相似文献   

3.
王飞 《决策探索》2004,(5):55-56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使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并且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缺乏相应的互动性,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本文试图从其制约因素分析。探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功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的再贴现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立南 《经营管理者》2009,(21):205-205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它经济变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使用最为悠久的货币政策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国际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一、贴现的本质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为了取得资金而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票据到期值扣除从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贴现利息后,将其差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信用活动。从贴现的起因看,企业资金短缺是产生贴现的直接原因;从贴现的结果看,企业通过承担一定的利息支出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银行变成了票据的持有人,拥有了到期凭票收取款项的权利。因此似乎可以将票据贴现的行为视作一种资产所有权的转让。但是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和《票据法》同时规定,已贴现的票据到期时,贴现银行应向付款人收取票…  相似文献   

6.
尹振涛  罗朝阳  汪勇 《管理世界》2023,(4):33-46+99+47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运行特征,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8~2020年国内某头部助贷机构的数字消费信贷微观数据,首次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在数字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数字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至数字消费信贷市场,表明该市场具有正规金融的属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货币市场利率对数字消费信贷市场高信用借款者、贷款期限更长产品的利率影响更大,表明该市场具有明显的信用溢价和违约风险溢价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利率处于货币政策紧缩期对数字消费信贷利率具有更高的传导效率,数字消费信贷市场同样存在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本文研究对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对微观市场的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郝博 《经营管理者》2009,(15):40-4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货币和信贷两种渠道。信贷渠道以外部融资额外费用作为分析的基础,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可得性、信贷配给以及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目前,银行信贷是国内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但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信贷渠道的重要性将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从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渠道。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货币政策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和考察很有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局限性,并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农行重庆市分行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年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仪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该行经营效益的提高。2002年该行票据贴现、转贴现额开始崭露头角,由上年的不足7亿元,增加到19.29亿元。2003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达83.4亿元。2004年进一步提速,突破百亿火关,达105.65亿元。今年以来,该项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到三月底,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表现尤为突出;而由于信贷政策的宽松,我国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比重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情况,尝试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提出的挑战和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股票市场以及如何由股票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由货币市场传导到股票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渠道和股票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消费和投资效应,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陆军  黄嘉 《管理科学》2023,(3):112-135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预期市场利率可能产生的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发现:1)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具有负向的影响,且考虑流动性创造后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相对较低. 2)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利率对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导不够顺畅. 3)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利率的短期传导,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市场利率的长期传导,尤其是对于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 4)在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中,同业拆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利率异质性传导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创造在同业市场中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效应.基于此,建议从实现存款利率并轨、提高中小银行同业市场参与度、加强预期管理着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14.
央行2007年先后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存贷款利率,2008年又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7.5%,并采取央票、国债等工具加大对冲力度,以缓解流动性过剩、抑止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直接传导至市场资金面,作用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等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以及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然后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数据分析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研究了其传导机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显著非中性及信贷传导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结论,并提出了应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类.但我国目前存在贴现业务的商业汇票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本文主要讨论了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许多教材上对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一律按照与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发生转移进行处理,认为存在不妥,故本文对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等的完善,积极的货币政策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理论,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了这些渠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案情】2011年9月28日,河北省某公司(以下称乙公司)持银行承兑汇票到甲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甲银行在审查相关材料后,按照规定为乙公司办理了票据贴现。2011年9月29日,苏州某公司(以下称丙公司)向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崇安法院)对该票据申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存在资本市场的条件下 ,企业和居民究竟将多大比例的货币资本用于真实投资或证券投资 ,取决于这两种投资风险和收益的比较。股票的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并大幅度地偏离其内在价值 ,使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幅度高于真实投资的收益 ,同时 ,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呈现走低的趋势 ,货币政策不能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有效地促进真实投资与消费的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实质经济的角度应着力于提高真实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提高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从货币经济的角度应科学确定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并着力于改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