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动荡,弗兰克力图为俄罗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理论路径。在对俄罗斯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弗兰克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发现了真理,认为在当时的俄国,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危难中的俄罗斯。弗兰克认为马克思世界观根源于人道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人道主义的最有影响力的实践形态,由此他提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体系建构。这种"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方面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有机吸收,另一方面则强调以东正教神学为底色的人道主义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便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博爱或仁爱是人道主义的心理依据。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既有相似和联系之处,又有根本性的区别。上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意识形态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继承了历史上作为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又扬弃了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仅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而且在其成熟著作中都有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的理论总问题和科学认识论是他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这一目的出发,强调应当从与近代西方哲学断裂点上来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变革,因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论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问题的三种主要观点 ,分析了这些理论观点的具体内涵及其提出的社会历史和理论根源。理论家是肯定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关系并不是判定其理论性质的标准 ,关键要具体分析其理论观点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研究者在研究和探讨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文著中,力图说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一致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或渗透着人道主义,甚至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本文所要质疑的,正是这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这一命题。笔者认为,提出这一命题和其后的论证演绎,既不能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裴德海博士的《断裂与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历史之迷》(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这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作者直面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人道主义的难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对人道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进行了深度的开掘,突破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成观点,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创新的著作。我以为这本著作的理论观点有以下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8.
裴德海 《学术界》2006,1(1):137-143
1980年代人道主义争论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但留下诸多理论疑难至今仍未清理。本文旨在调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读眼光,消弭传统认识中的“断裂”现象,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分离为截然对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以期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初状态。其论证途径是从历时性维度论证人道主义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共时性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篇章里,重温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通过不断社会改造,取得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新左派理论家在新左派运动形成之初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此次争论促进了新左派运动内部的理论革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推动了英国新左派运动和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英国进行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它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11.
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依据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法共党员,他对于当年苏共领导人“非斯大林化”并求助于人道主义持反对态度,尤其反对用人道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与此呼应,阿氏对中国“文革”及其“阶级斗争为纲”是衷心赞成的.他把自己的理论创作自觉地与中国当年的主流思路对苏共求助于人道主义的批判及中国“文革”联系在一起,并为“文革”唱颂歌.阿氏对唯物史观的结构主义阐释,是沿“无主体”哲学思路前推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便从哲学出发点上被略去了.由此出发,阿氏把马克思主义说成“反人道主义”;说“异化”概念不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严重错解.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众多研究者中,马尔库塞在其《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所有著作的基本内容,并且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思想,片面强调自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化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科学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贯穿始终的价值之维。在马克思主义发生、发展史上,异化史观是从人的先验类本质出发的抽象的、不科学的人道主义;唯物史观则在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基础上确立了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通向人道主义目标的现实道路是改造世界的革命化实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它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提出了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它是唯物史观关于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做如下的概括:个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基石,人本身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旨归.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就是人民,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不仅要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还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杰出人物的作用."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人民观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形态,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共同研究视阈和理论重叠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旨归。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就是人民,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不仅要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还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杰出人物的作用。“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人民观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形态,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共同研究视阈和理论重叠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对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研究,无论是基于理论本身还是实践域,都显得步履蹒跚,这种状况显然无助于理论的创新。其实,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迄今依然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学说,它也必然承载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改革的理论先导。那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必然性制度存在是否可以逾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具有天然的矛盾性?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8-23
麦金太尔在早期重要作品《道德荒原笔记》中通过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人道主义反思,以构建历史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弥补当时英国新左派在批判斯大林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方法论缺失。他认为,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即道德,前者决定着历史的发展,因而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道德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客观化的道德规则。但是,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德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不足以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后人道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反思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的人道主义在实践中被普遍地描述为“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反人道主义不是非人道主义和放弃人道主义 ,只是针对“人类中心主义”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弊端所激起的对人道主义反思的一种理论思潮 ;人道主义在肯定人类尊严的同时 ,在实践中使人类步入了发展困境 ,而反人道主义思潮又从另一个极端导致了人类对自身主体地位和价值的否定 ,从而在理论上产生了诸多关于人与自然特别是人类与动物关系认识的混乱 ;高技术伦理问题成为后人道主义的问题。结合人与非人世界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分析 ,挖掘出“后人道主义”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20.
马捷莎 《河北学刊》2004,24(3):74-78
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目前国内外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截然对立的"对立论";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完全纳入人道主义体系的"归结论"。其实,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归结的关系,而是一种交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