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往大多数军事题材影片往往较注重描写外在事件、外部行动的矛盾与冲突,对“英雄壮举”常常大书特书,而对“儿女之情’却不敢越雷池一步。《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不落窠臼,大胆创新,它摒弃了原小说中较多的巧合,而是将外在事件、外部行动的矛盾与冲突同内在动作、内心世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为《花环》)发表之后,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李存葆同志便接到了一千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的信。一部记录了共产主义高尚情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新人形象的文学作品,在人民大众中能够引起如此热切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存葆同志说:“我觉得我的心和那一颗颗灼热滚烫的心挨得是那么近!  相似文献   

3.
[1]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见《十月》82年第6期;《新华文摘》83年第1期转载,作者略有修订;《小说月报》82年第12期转载,作者略有修订;83年1月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单行本.)[2]《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见《文汇报》82年12月6日第4版.)[3]《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文山缩写,见《解放军报》82年12月19日.)[4]《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张守仁缩写,见《中国青年报》82年12月9日.)[5]江明:《〈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李存葆》.(见《中国青年报》82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4.
我们打开《高山下的花环》后,就见到作者在题目下面有这样一句题记:“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句不朽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就是作品的核心.《花环》的作者在作品里塑造了一群“位卑者”的形象.他们外表极其普通、平凡,而内心非常崇高、美好.就是这一群“位卑者”,他们为国、为民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把“忧国”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时刻不忘为国尽责,为民尽情,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部队青年作家李存葆同志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问世以来,广大读者、文艺界和文学评论界一致认为这部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花环》何以能获得这种感人力量呢?我以为这个与作者艺术表现的“分寸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近年,很多军事题材的小说往往脱离生活,从某种概念出发,把一个个大致雷同、平庸的素材、情节、人物硬塞给读者,以考验人们的耐心。面临这种局面,李存葆同志《高山下的花环》(《十月》1982年第6期,以下简称《花环》)以它犀利的锋芒,磅礴的气势,摄人的魅力,浓郁的军事生活气息,大胆地进行了一次突破性的尝试,犹如为国殇者奏响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夺人心魄,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先生是位著名的苗族作家,也是位具有诚实、忠厚、善良、淳朴的人情美的学者。他一九三四年写的中篇小说《边城》,以优美的文笔,抒情的调子描述了“脚踏三省”的边城茶峒的绿水青山、人情风物。因此,被中外学界称为“用小说形式写的无韵诗”。他借小说为手段,追求美,创造美,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从而以审美的角度选取题材,描绘现实生活,寄托他对美所持的见解与愿望。一部《边城》,蜚声中外,世人称赞沈从文先生以丰富的想象、浓郁的抒情、温馨的意境为方法,画出了澄彻、透明、纯洁的湘西山水,写出了山乡人民坚强、勤劳、执  相似文献   

8.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抱负和追求,它是人生观的核心和方向,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心灵的光和热。理想描写对于人物精神性格的刻划乃至于整个文学创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辞》中就明确要求表现四化创业者的革命理想以及科学态度、高尚情操等精神风貌,为描写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但是在实践上,这个问题长期未获解决,把个人变成精神(理想是其根本标志)的单纯的传声筒者有  相似文献   

9.
如同伟大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出了现代化战争新水平,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赢得了辉煌的战绩那样,李存葆同志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为中国人民的英雄勋业唱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颂歌。作为军事题材文学,从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优秀作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再也没有读到过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花环》有一种真实的美,朴素的美,悲壮的美,境界高逸的美。它继承了我国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又传达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有特征性的时代精神。这是作者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结果。说它是文起三十年之衰,把军事文学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怕不是过誉之词吧。作者曾借小说叙事主人公赵蒙生的口说:“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打扮这个朴实的故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耕文明赐予白吟浪滩的人们对于土地的依恋与执迷,并养成了他们对作物种子的崇拜之情以及对于粮食的敬畏;洞庭湖水的烟波浩渺也练就了白吟浪滩上各式各样靠水为生的后生们的捕鱼绝技与相伴而生的闯劲;人们所秉承的朴素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轮美奂景象。曹旦昇站在对最后一抹传统农耕文明礼赞的角度上,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方靠水吃水、以土为家的洞庭湖儿女的美丽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1.
《古诗十九首》不但把文学从经学中解放出来 ,而且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善于借景抒情 ,又善于撷取抒情主人公瞬息的感情、生活片断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特别是在构思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真可谓钟嵘所说的“一字千金”  相似文献   

12.
田开林的中篇小说<人头山下一座坟>以一个发生在鄂西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的革命故事,揭示了土家儿女对红军的一片真情.伴随着这个美丽的故事,小说还为读者展现了鄂西南土家山乡独特的风景、风物及土家儿女那纯朴美丽的人性.小说借美丽的革命故事、独特的山川风物、浓郁的地方风情特别是土家人的原始素朴的自在人生和不拘礼俗的自然人性,将隐藏在那大山深处的美丽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并为当代小说特别是鄂西乡土小说融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大舞台昭示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伟大的苏联人民在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历尽艰辛,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 在苏联卫国战争刚刚爆发时,数以千计的作家奔赴前线,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患难;亲身的经历使得他们有可能创作出许许多多深受人民欢迎的作品来。在浩如烟海的反映卫国战争的小说中,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引入瞩目。 瓦西里耶夫于1924年生于职业军官家庭。父亲是骑兵,后任红军指挥员。他回忆说:“我的整个童年是在马刺的响声中度过的。一些年轻的军官们,国内战争的剑客们  相似文献   

14.
约翰·济慈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充满着死亡与痛苦的折磨.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使这位天赋异禀的诗人只能寄情于诗歌创作.诗人借助“消极能力”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其创作的《夜莺颂》便产生了一种含糊不定的状态,进而解构了物与我,生与死之间的二元对立.物我合一,生死相融的和谐状态能够使灵魂感受到真正的自然之美,能够超越时空的束缚使生命得到永生.《夜莺颂》虽是一首暗含强烈死亡意味的作品,但物与我,生与死这些看似对立的生命状态却相互交织融合,谱写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15.
《天宝遗事诸宫调》是我国说唱文学中的杰作。最主要的特点是曲尽人情,富有世俗气息。人物塑造突破类型化的模式,注重发掘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情节描写细腻逼真,且有大量生活细节的描写。语言清丽自然,富有抒情色彩。对无杂剧及后世的叙事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柯岩的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描写的是粉碎“四人帮”不久工读学校错综复杂的生活情景。在这里,爱与恨的搏斗,美与丑的争夺,充满了工读校园内外的每一角落。它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党的三中全会之后,一个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过渡性历史插曲,一场挽救失足青年的触目惊心、尖锐剧烈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缩影,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和特殊的教育作用,因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药》的第四部分,故事已进入尾声。清明节,两位同是失去儿子的老妈妈上坟。一面是微风、枯草、颓树、荒冢,死一般寂静;一面是伤心、落泪、凄惨、悲哀,看来故事就要结束了。可是作者匠心独运,在这一片死的寂静和悲凉的气氛中突然插入了“花环”的描写,使作品闪出一道亮光。花环的描写,出其不意,异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作品构筑了湘西的民俗风情画及人性善美面所展现的乡土人情,以此而言,的确和老舍、赵树理等出身于民间的作家一样有着描绘民间文化自由自在精神的本质。这些作家都善于运用民俗承载民间充满着清新刚健的生命情趣与活力;然而民俗并非全然正面,人情也未必美善。《萧萧》一文内容述及封建社会对女性带来极大精神创伤的“童养媳”习俗及民间以私法惩罚情感出轨者的陋习。沈从文综合了风土描写、人道主义与知识分子的批判,从“山山水水和人物风俗”的美善视角书写出《萧萧》中的悖反与颠覆。因成长环境使然,他善于将民俗风土运用于创作中,再加上受到来自周作人“人学”的影响,对社会上有违人道的事件有所反映。《萧萧》在沈从文“追求美善人性”的思考下,综合了看似矛盾的陋俗与乡土中的良善人情。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关雎》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遣词讲究 ,用字精当 ,使用了句中韵、句末韵等表现手法 ,千锤百炼 ,上口感人 ,具有错落和谐之美 ;诗的意境深邃隽永 ,格调清新自然 ,热情讴歌了广大劳动人民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怀 ,具有高尚之美 ,在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阶段搞了一次《白杨礼赞》的实验课,实验的中心是探求一下象《白杨礼赞》这样的课文,怎样从实际出发,破除陈规,精讲多练,切实加强两个基本的教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现将教学过程及几点看法略述如下,就教于同志们。共教三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