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支柱.”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而历史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机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遗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支柱。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既责无旁贷,同时也具有不可匹比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央发表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谈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常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其中强调了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如何,将关系到四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  相似文献   

4.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认真讲述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文化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以加强学生对我们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才能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向青少年讲授爱国主义传统,要大力宣传历史上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为祖国为民族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奋斗不息的事迹和精神,以陶冶学生的品质和情操。  相似文献   

5.
94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同时,又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亦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6.
祖国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有特别的份量。我们出生在祖国,成长在祖国,祖国和我们是脉脉相通,息息相关的。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爱国主义又是一定历史范畴的社会意识 几千年来,他上下继承,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它又有不同的特点与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历史这门学科,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在历史知识中就已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内容。把握历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寓爱国主义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这是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经。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又反过来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影响.历史上的中国,历尽沧桑而未亡,兴衰更选而崛起,正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了巍巍华夏的顶天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凝聚国力振兴中华的巨大动力,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要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对肩负跨世纪艰巨使命的大学生进行深入持久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既为当务之急,又系百年大计.而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从爱国主义者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式上讲话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十二大”文件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在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胡绳同志说:“现在,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在人民中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中国近代史可以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来之不易,它多么可贵,使人们对于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信心,使人们懂得,中国人决不能闭关自守,傲慢自大,但同时也必须要有充分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等等,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则最为重要。所谓爱国主义,列宁说得最精辟:“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证明,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赵紫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而且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刻认识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邓小平同志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前提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思想感情的升华,是一种坚定崇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中央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这表明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大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下面笔者就怎样有针对性地加强…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贯穿于历史、地理、语文中;同样地,用外国人的爱国主义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贯穿于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只要我们仔细分析、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对我国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主题思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道”包罗万象,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因素。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人民和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这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和平自由、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优  相似文献   

15.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爱国主必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光辉悠久的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苍桑变化、王朝更迭而一直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推动力。特别是近代,“我们国家,民族历尽劫难而不死,屡遭侵略而未亡”,越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是各个历史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所共有的思想情感,是我们的”中国心”和民族魂,是最有号召力和感化力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激发青年一代爱国热情,让情感上升为信念,帮助他们树立献身于…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辞海》对“爱国主义”一词的解释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8—169页)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带有阶级的局限性。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它从本国人民和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  相似文献   

18.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祝词。这也是对广大华侨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抗战的崇高评价。我们重温华侨这段爱国历史,对于“藉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和推动、发展我们当前的事业,很有现实意义。命运与共输财出力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教学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为统一祖国而奋斗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地理方面的国情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我们民族精神,首先应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国情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全国人民,依靠我们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什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呢?一个国家的国情,它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一个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