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凸现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发展潮流之中,并显示出其鲜明的地缘特色,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上重要经济板块中的后起之秀。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得亚洲成为对世界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洲际性经济大板块中最具市场魅力的发展区域,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二十余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对外商、外资最富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当前,亚洲各国在互补、互惠、互利基础上多极化、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正方兴未艾。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其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潜力的一贯以大局为重的、负责的大国风范,都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在亚洲经济合作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增长源是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因,它可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增长及其形成环境、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来预测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改革的特点及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感觉到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和变化。中国的改革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了验证这种判断,我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17个省份,出席了一系列的座谈会,与那里的政府和企业等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结果证明中国的改革确实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也是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进入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复杂化,表现为非常矛盾的两个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是整个经济增长的状况良好,从现在来看整个经济增长的各种指标体系都在良好范围内运转,中国经济这一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仍然在高速的前行。而另一方面则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应对,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更加复杂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研究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十五”期间世界经济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的研究成果以及其社会影响,同时也提到了世界经济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的研究也将迎接第二次高峰。“十一五”期间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互动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内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也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归纳了在世界经济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其主要特征表现在贸易全球化、经营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国家经济安全是当前国家安全的重心所在,中国在迈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其危害因素可以主要来自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对此,我们可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寻求多方面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国际比较,以及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趋势和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把握全球大国竞争主动权和有利地位的关键支撑。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中国式”的路径方向和方案选择、“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时代要求,塑造产业内容多样广阔、产业结构系统相关、产业要素安全流动的产业经济系统。经过70余年的砥砺前行,中国规模庞大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生态、高速发展和广泛普惠的数字经济、市场广阔和潜力深厚的国内循环,以及党的全面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约束条件。要打破这些约束条件,必须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的攻坚战、构筑安全包容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化推进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加快的一年,2001年起美国经济衰退引起人们关注。这次美国经济衰退将是一次中等程度的比较温和的衰退。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率明显放慢。世纪之交,亚太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显著变化:亚洲发展中大国在崛起,亚太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和重新活跃,中国有望成为亚洲多层次经济合作的枢纽。两岸加入WTO,将有利于大陆、台、港的区域经济整合,推动“中国经济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互相联动的程度越来越强。目前,以美国、日本、部分欧洲国家为主体的传统经济大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消极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内部问题增多。而中国、印度及部分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趋强,从而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有升有降、此消彼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已走过了八个五年计划的历程,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应把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求得适度增长,把单纯注重速度增长改变为求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借鉴和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江泽民同志的《正处十二大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为我国今后经济增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经 济一 体化 是当 今 世界 不 可逆 转的 潮流 ,中国 已经 加入 了 W TO ,地处 亚 太地 区的 中国 无 疑要 参 与亚 太地区 经 济合 作。本 文 在分 析 经济 一体 化理 论 的基 础 上,进一 步分 析了 亚 太地 区 经济 合作 趋势 和 中国 在 其中 所起的 作 用,从 而 提出 中国 的 应对 之策 。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四川跨跃式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从中国经济整体运行的角度看,粗放式发展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从四川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四川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改变四川经济的弱势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以达到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制约因素,但其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各国应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处理和协调好与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并要增进互信和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作。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外资经济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但其负面效应也日渐显现。特别是进入WTO“后过渡期”,外资经济增长与产业安全、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效益、对外资的引导与监管,以及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与国民待遇等问题,将成为经济生活中新的焦点和需要加以妥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使得西方学者开始探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强大动因。“中国模式”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成功的新的经验概括。它突破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对于“中国模式”,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中国经验或中国发展道路。中国经济的成功,也是“中国模式”的成功。它无疑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9月份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进入企稳回升的关键期。从前期实际表现来看,这些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形成了对大企业、大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倾斜支持和投资推动,蓄积成自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的第一波推动力。但是,这种保增长、扩内需的成效能否持续,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能否稳定形成,仅仅依靠政府的经济刺激,仅仅依靠大企业、大项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世界经济出现减缓趋势,但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中国出口仍可以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邱晓华说,对世界经济减缓趋势、前景、程度,目前方方面面意见不一致,有悲观的,也有乐观的。  相似文献   

18.
王颖 《中文信息》2013,(8):28-28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对外开放程度上来看,中国经济可以说很好地融入到了世界的发展中去。但是,过去几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想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借助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地实施,促使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经济、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及城市工商业经济等多层次经济结构,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是封建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和私人经济的相对弱小。中国封建社会的这一特征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近代化转型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中国农业国情,诠释农业经济流失的含义,分析农业经济流失的现象和成因.探讨农业经济流失与农村资源约束的内在联系,提出克服农业经济流失、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