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非十二子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卢云,此数语又见《大略》篇,彼作“多言无法”。此“少”字似讹。  相似文献   

2.
要想提高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必须采取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做到师生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孙子兵法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在初中最后一年里,让学生学有所得,就必须以初中语文大纲为依据,以课本内容为教材,编写一套切实可行的教案.这套教案,不能依照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一成不变地写下去,要有的放矢.“的”在哪里?“的”就是学生的“底”.这是教学的第一步:摸底.有了这个底,心中就有了一本账.根据我25年在农村中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是语文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初中生语文素质低到渐渐不能满足其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程度,实在令人堪忧。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虽不能说是“误尽苍生”,倒总可以说是问题严重。究其根  相似文献   

4.
不能将(被)知的内容与(被)知的对象混同;将来的现实虽同时可归属于当下的可能,但并不等于当下的可能,两者具有不对称的关系;不能由语词的所指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而合理地推出其也应包含“可能”等模态;构词和新的表述方式不能只强调个人权利,更要顾及责任义务、考虑到言语常规。  相似文献   

5.
咏秋诗漫谈     
唐无名氏有句曰:“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人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意谓久居深山里的僧人不知道去数日历计算岁月时令,但只要看见树上落下一片叶子,便知道秋天已经悄然来临。一叶知秋,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相似文献   

6.
最近,编写一本《(语文)课本里的辞格》小册子,引发了对修辞的许多思考。“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这个题目很大,本文“大题小作”,着重从理论上谈谈修辞在语言里的价值问题。修辞的基础是语言,但修辞不是语言本身。修辞是语言的“表达术”。修辞,有人说是调整修饰语言,有人说是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的活动,有人说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从本质上说,修辞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艺术。修辞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艺术,所以,修辞的基础是语言,离开语言的材料和规律就没有修辞。修辞必有语言形式。但修辞不是语言本身,不…  相似文献   

7.
言行关系是儒家管理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儒家哲学中,“言行”往往是同“知行”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发明的。“言”的本义即为说话。《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所谓“言”即为直接了当地表这个人内心的想法。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这大概就是汉语成语“言为心声”的出处。“言”是思维认识器官“心”的声音,这样,“言”就同“知”发生了联系。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认识则是思维的内容,内容是离不开形式的。心中有知,发之为言,故言与知即为表里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墨子  相似文献   

8.
(一)非十二子: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卢云,此数语又见《大略》篇,彼作“多言无法”。此“少”字似讹。今按,卢说非。《大略》篇当依此作“少”为是。“类”亦“法”义。《方言》卷七及卷十三均训“类”为“法”;《广雅·释诂》亦以“法”训“类”,王氏《疏证》引《荀子·儒效篇》“其言有类,其行有礼”云:“类之言律也,律亦法也。”然则本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对语文教学规律探讨的深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已引起了广大语文工作者、教师的高度重视,被列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积六十余年语文教研的经验,针对我国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一整套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他指出,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157页),并反复强调“语文教学首在养成读书习惯”(同上,书26页),“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同上书,717页)他有句名言叫做“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他全部语文教学思想的最好的概括。这些见解,对我国语文教学及其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我从三明师范毕业分配到北门小学任教.当时除了担任三年级一个班语文教学外,还兼任校少先大队总辅导员.刚走上工作岗位,我满怀喜悦和自信,觉得自己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一定能胜任工作.可有资格并不等于有能力,经过二年的实际教学,我感到自己的学识越来越不够用.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分知识,他头脑里就要有十分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1.
“教学、教学”,无非教与学二个方面相关相因.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虽众说纷纭,各具特色,但最根本的要点还是教学生以方法;从学生方面说,就是学方法.教方法的好处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找出理论根据,即可以语文教育泰斗叶圣陶先生的二句名言为证:一句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句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把教材看作例子的观点,长时间并不为许多人接受或实行.从目前现状来说,是应该还例子以本来作用的时候了.教材无非是为教方法而设的例子罢了,教方法,才是教的本意.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这个材料,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或写作的方法,使学生自己会运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万里同志在1986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比工厂里设备更新更重要。”叶圣陶先生1981年在一封教育书简中写道:“最要紧的是提高语文老师的认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学校里为什么要有语文课,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吕叔湘先生1985年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走进全球化 ,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 ,这将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话语“趋同化”潮流的挑战。重提古诗文教学 ,转变观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是应对文化全球化冲击的有效手段。一、切实转变观念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曾倡导“高中语文必须多读时文 ,多读应用文” ,过分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社会针对性和实用性 ,完全将语文定性为一种工具 ,忽视了人文性 ,而且把古诗文教学放在次要位置。这种认识对语文是不公平的 ,对古诗文更是不公平的 ,也是不负责任的。古人说过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知古…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记叙了许许多多的怪物,曾被人称为“语怪之祖”。连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两千多年来,有人迷信它是实有的存在,有人则嘲笑它荒诞不经。鲁迅说,“虽信之失当,而嘲之则大惑也。”今人则大都一言以蔽之曰:这是原始人“奇特的幻想”。然而,幻想只是形象思维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既然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就不能超越思维的最基本的规律。无论今人和古人,只能思维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而决不能想象不曾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无论是控制  相似文献   

15.
(宋)洪迈《容斋随笔·东坡不随人后》对苏轼艺术特色的评论,是多少触及文艺领域里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的。他写道: 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曰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言话非不工也, 而此习根著未之或改。若东坡公作后杞菊赋,破题直云:“吁嗟先生,谁使汝 坐堂上称太守?”殆知飞龙搏鹏,骞翔扶摇于烟霄九万里之外,不可博诘,岂 区区巢林翾羽者所能窥探其涯涘哉?于诗亦然,乐天云:“醉貌如霜叶,虽红  相似文献   

16.
语文和语文活动(听、读、说、写)的内部机制乃是“言”与“意”凭借“生活”这一中介条件的互相转化。语文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学习活动,如果从教材、教师作用、学习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看这种特殊学习活动则具有若干特点。因而,语文教学原则,应是语文教学独特规律的总结,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沟通,求得言与意的互转,求得听说读写的结合,求得学习与实用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用信息论的观点说,在教学信息系统中,教材既是信源,又是信道,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可以这样说,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公共课,摆在这些大学生面前的将是一本怎样的教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语文教材始终以文选为主体,所以语文课本只是“例子”,目的是通过这些“例子”来阅读更多的书本。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课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教学务求引导学生“读透”课文。即使是优秀教师“开沟弓院”特别有道,“环环相扣”布局谨严,开公开课学生大欢喜,观看大欢喜,执教者亦恰然自得,其实仍不过是引着学生在教师所理解的“义眼”里钻。这样做虽一时颇见些功效,然而学生仍不会读书,“教是为了不教”,仍是一句空话。笔者以为,传统教学的极强处也正是它的极弱处,本领越高强的教师越能把学生往课文上“套死”。而“套死”,正是传统教学的致命弱点。要不“套死”学生,就得在教学思想上变一变。课堂教学设计和手法也得相应的变~变。譬如,~堂阅读课就不能者是…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他要求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这实际上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国的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研究教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听课,积极主动地发言,兴致勃勃地做练习、写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池方浩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保罗·塞缨尔森说: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名师的点拨。”所谓“点”,就是点破要害;“拨”就是拨疑解惑。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了点拨艺术,就能点得准,一言而破的;就能拨得巧,数语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能迅速明确课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