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艺美术运动号召美术与技术的结合,是英国19世纪末期的设计行业改革,被称之为新世纪的艺术手工艺运动。它是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生态自然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开展的手工艺品的艺术与设计实践。英国当地的社会风俗和人文精神,对批量化生产的家具、生活用品、建筑物等工艺作品的设计产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机械化工艺行业垄断的强烈抵制,导致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文章通过论述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探讨其设计思想和意识形态对现代设计的美学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清,男,生于1966年,重庆万州人。199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当代陶瓷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以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九三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陶瓷烧制窑口,继往开来,当代四川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李清主张以巴蜀文化为核心元素,传承创新,结合技艺、艺术、工艺三者,传播"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美学思想,为当代四川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清代末年,留学西方和日本的青年学子将"工艺美术"概念及其教育引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在国家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置工艺美术相关专业,1983年又将其作为二级学科纳入学科目录,2011年最新版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艺美术专业又重新出现。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工艺美术学科和专业设置几经演变,或拆分或取消或更名,这种变化既与国家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有关,也与经济、文化建设等有关。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工艺美术行业及产业,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本土文化为主体,进一步解决工艺美术学科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独立并完善工艺美术学科建设,提高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及培养质量,形成自己的工艺美术学术和话语体系,从而顺应民族文化复兴的伟业和民众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美术"译文首现于展览空间并不是一种翻译上的机缘巧合。因为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美术",乃是与公共领域内的艺术制度紧密相联的。明了"美术"历史生成的"跨历史文化语境"实践,明了民族国家主体在"跨文化历史语境"实践中的困顿和选择,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艺术现代性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来的推动国家现代性历程的文化自觉。而这也正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在20世纪后期饱受当代艺术家诟病的向国家意识形态投诚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美术创作上体现为直接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思想体系.现当代,经过对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和"85新潮"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思之后,艺术界出现的"新文人画"现象,实质上是对全盘西化和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拨,预示着艺术审美思想向传统文化回归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6.
工艺美术是和人们接触最广泛、最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可以说人人都是生活在工艺美术的汪洋大海之中,时时处处都受到工艺美的薰陶,因此,工艺美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工艺美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品种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传统手工艺、现代工业美术和装潢美术。传统手工艺又可分为特种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手工业方式进行生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不一定就是人才了,还需在实践中锤炼。书法、美术培训伴随他成长"要成为书法、美术人才,仅有文凭是不够的,还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参加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各种艺术培训。"这是杨健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感悟到的。金山农民画世家出身的杨健,从5岁起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看着姐姐拿着毛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拓展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立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生态链"是现代社会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必然之路.文章指出"惠山泥人"的保护与拓展问题应该纳入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为创造无锡市城市品牌形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美术观念与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他从国家文化建设和国民精神改造的层面对中国美术的革新及其与现代社会的调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人民大众对反映社会斗争和时代发展的新型艺术的需求,从西方引进版画艺术,强调艺术的时代性和大众性,同时探索传统美术与外来艺术融合的可能性。鲁迅美术观念的形成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觉醒,并成为推动中国新兴版画发展的重要力量。鲁迅艺术观念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版画特别是抗战版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观的建构,对今天的艺术发展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世冕募术中心法国陆续归来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主流,他们以其独有的留法背景和深厚的西方艺术学养致力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调和,不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在促进中西美术交流方面也成绩斐然。林风眠是留法美术学生中的佼佼者,回国后致力于传播西方艺术,推动中国美术发展,调和中西方绘画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在中西方美术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纯美术与工艺美术之间的定义发生变化,文章就变化产生的原因展开讨论并就两者间的区别及共同点进行比较与探索,以论证纯美术与工艺美术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术革命"以批判旧艺术和输入西方绘画写实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价值重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由于其发起者是新文化的思想家,使得它更兼具了学术思想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多种意义。它对于旧艺术的批判不仅是针对美术领域的批评,而且体现出一种总体上文化变革的诉求;对于写实主义的提倡也不只是立足于绘画技法本身,更是将其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有效工具。由于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简化和夸大了写实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世纪重庆的陪都艺术、世纪末期的重庆美术创作及美术发展的本土化来探讨重庆美术发展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经过对它们的阐释反思后认为在中西艺术对话中应该确立一种以区域艺术为主和以反映当下社会的精神状态为主的创作观念。由此来强化重庆作为我国少有的几个艺术创作中心之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居民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各自独有的工艺美术特色。江苏是工艺美术大省,有"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称号。而著名古都、省会城市南京人文荟萃,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整体实力在全国领先。南京工艺美术门类全,精品多,充分显现南京的资源优势和民俗风情,引起海内外众多嘉宾、鉴赏家、收藏家的广泛兴趣。记者最近就南京工艺美术特色和发展以及在海内外的交流情况,重点采访了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等几家知名单位,其间让我们深深感受一番浓郁的艺术韵味,也挖掘到一些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是极为复杂并充满重大变革的时期,通过审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不仅使我们从一个社会学视角理解中国艺术思潮发展的缘由,更能帮助我们判断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浮华背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美术史上,以石窟寺为代表的佛教美术源远流长,它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为一体,形成了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宗教艺术。中国古代的石窟寺遗存数量众多,甘肃一带更是保存了大量的石窟寺,除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石窟寺分布各地。由于这些佛教遗存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自敦煌藏经洞发现至今,对甘肃佛教石窟寺美术等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其品种之繁多,内容之广泛.技艺之精湛,风格之独特,为世界所罕见,它是中国古老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按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亦有人称它为“美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的范围,涉及到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它的基本属性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滕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学家,他以西方艺术史治学方法,结束了千年中国传统美术史写作形式,标志着中国美术史论新转型,他被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的艺术思想包括了历史文化观、科学观、进化论观、文化(艺术)救赎观等诸多思想。其中梁启超、蔡元培及留德期间是其艺术思想的主要来源,本文综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背景,考察了滕固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史,历经数次"改革"与"传统"之争,中国画一直在中国与西方、内容与形式、写形与写意的矛盾中艰苦跋涉.透过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美术现象,我们发现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国人对中国艺术最本质的精神--"传神"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概括和思考,以期能够与同仁们共同揭示现代中国美术尤其是中国画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新生活运动是2 0世纪3 0年代国民党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重整道德、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该运动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来推行"艺术化的新生活",影响了以"衣、食、住、行"为设计对象的工艺美术。新生活运动把造物设计活动纳入政治与社会学的领域,除了狭隘的功利目的外,客观上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设计重新套上了"礼"的镣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