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支点城市建设进行研究,并设计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支点城市"一条主线、两重目标、三大重点、四点思路、五项内容"的建设体系,旨在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支点城市建设由战略层面落实到位,切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而促进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战略的提出给沿线城市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其沿线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变为务实推进阶段,在该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市——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的发展状况,用实证数据探究沿线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以中心城市发展促进西—兰—乌产业合作,进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质增效,构建跨区域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设想,这是中国梦,也是世界梦。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的中部路段,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新疆段旅游景观的总体开发规划,增强新疆"丝绸之路"沿线经济转型,经济结构合理化,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感染力,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引导、集聚起到促进作用。发展"丝绸之路"新疆段的旅游项目开发可以充分发掘和开发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历史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给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该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选取22项经济评价指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部沿线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作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西安市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最强,吐鲁番市经济发展能力最弱;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实力、相关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竞争力发展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利用城市流模型分析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0个城市的对外联系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外向部门的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总体偏低且呈现东高西低格局,西部段中心城市的作用不够突出,较多城市存在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后,从交通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城市流强度结构改善等方面,提出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合作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内容,中心城市则是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节点中心城市之间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可以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点和产业载体。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外向经济联系水平的基础上,在价值链分工视角下,提出中心城市以各自所在的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龙头",以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枢纽",以兰白西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城市产业价值链,推动沿线城市产业实现梯次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为沿线城市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处于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点的关中城市群,是西北地区经济和人口的重要集聚地,是西北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本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分析了关中城市群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中城市群未来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施和推进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的紧要任务,也是当前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焦点之一。2014年11月,在"巴厘一揽子协定"框架下,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全球贸易便利化协议》为实施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奠定了制度基础。该文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与特征,阐释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理论源泉,包括自由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博弈论,结合全球贸易便利化的实践经验,指出贸易保护、通关改革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分歧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贸易便利协调机构日常化、贸易便利关注内容专业化、贸易便利信息平台化、贸易便利规则技术化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最新提出的对外开放战略。本文从界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入手,在根本动力、基本框架、存在根基、现实基础、战略目标层面上界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并将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贸易理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探析这些理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国际战略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形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意愿的基本逻辑是:外交是目标,多边政治关系是核心,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平台,文化是民心相通的导向。围绕这一意愿,现实的策略选择是构建周边外交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推进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扩大向西开放,完善全方位的地缘政治合作格局。把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教育交流。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和现实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机制,加快西部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以丝路国家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民心相通"战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