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英杰 《国际论坛》2015,(3):31-36,80
俄罗斯是影响阿富汗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国家。阿富汗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事关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还关系到俄罗斯反恐和反毒斗争的成败。近年俄罗斯对阿富汗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表现在阿富汗在俄外交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俄对阿政策趋于务实、俄更强调发挥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等方面。俄罗斯的阿富汗政策对地区安全格局、地缘政治和中美相关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未来阿富汗局势的不确定性,俄罗斯能否实现其既定政策目标仍存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2.
南亚宿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将阿富汗视为增加各自战略利益的筹码,为此印巴两国长期在阿富汗进行对抗与争夺,这不仅加剧了阿富汗国内的动荡,使得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地区方案难以发挥作用,而且给南亚地区安全增添变数.印度和巴基斯坦需要从地区长远利益考虑,努力将印巴矛盾与阿富汗问题脱离开来,在阿富汗重建上协同战略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来,美国主导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积极实施对阿“新战略”。地区国家对阿富汗和平重建十分关注并大力开展相关的外事工作,尤其突出了对阿富汗的援助。中国援助阿富汗和平重建的举措应当从资金管理、组织机构、援助项目等多方面增强阿富汗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阿富汗局势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阶段,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克服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族际关系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难以回避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作为历经冲突后正处于重建状态的国家,阿富汗面临的相关问题就更加令人担忧,国际社会也面临被解释为族裔冲突的各种挑战。尽管族际关系问题在战前尚未构成关系到阿富汗国家存亡的政治因素,也非其社会冲突长期存在的唯一原因,但是自1992年以来却成为引发阿富汗武装冲突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阿富汗族际关系问题应由参与国家重建的各族自己去解决,未来阿富汗各族必须共同努力,反对族裔歧视的衍生和发展,只有这样其国家重建才能获得基本的运作前提。国际社会支持或反对某一族群利益诉求的举措,很可能成为该族群利用族际关系争取自身利益的实践,难以对解决阿富汗冲突有所助益。"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等治理观,为多民族国家和多样化世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处理族际关系和纷繁事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开始对此前出台的阿富汗战略进行调整,政府高层不断展示从阿富汗撤军的意向,并一改过去立场,与塔利班进行直接谈判,推动政治协定达成,同时主动缓和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发挥巴基斯坦的调解作用,加速美国从阿富汗脱身。特朗普政府调整阿富汗战略的动因可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内部层面来看,一是为履行竞选承诺并为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做准备,二是麦克马斯特、凯利、马蒂斯等军方建制派相继离职,减少了战略调整的阻力;三是在"美国优先"理念下,特朗普政府的全球战略调整要求减小海外干涉。从外部层面来看,一是此前出台的阿富汗战略实施后阿富汗政治和安全局势未见好转,塔利班的优势仍在扩大;二是特朗普政府迫切希望中俄印三国能够分担成本,减轻美国的负担。为有效推动战略调整,特朗普需要弥合共和党内部分歧以巩固国内支持,获得阿富汗政府的信心与合作意愿以加速和解进程,设立机制以保证塔利班承诺的可信度,防止阿富汗局势倒退和已有成果流失。在美国与塔利班达成协定前,阿富汗问题仍可能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6.
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和撤军后阿富汗的局势都影响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但它们对中亚各个国家的影响在程度和具体内容上明显不同。面对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中亚国家难以通过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有效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来防范威胁进入,只能更多地向俄罗斯或美国寻求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也使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7.
任何大国在边缘地区长期干预后都会陷入“威望透支”和“资源透支”的战略两难。体系层次、单元层次和国际政治心理学的解释均无法回答大国为克服战略两难所作的政策调整。依据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最新进展,探索构建了包含体系和单元层次的理论模型,有效阐明了美国在阿富汗过度扩张后的政策调整趋势。弱对抗的地区权力体系以及体系所传递的威胁与机遇不足,作为自变量塑造了美国战略收缩的基本态势,拜登政府的执政风格以及战略偏好作为中介变量加强了体系刺激。由此,美国阿富汗政策从军事平衡走向多重平衡:以全面撤军为基础,灵活采取“接触+引导”的对塔利班政策,塑造“和斗兼济”的地区大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战略两难。然而,美国对权力政治工具的过度运用,给阿富汗政治重建进程及地区局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社会的反美主义与美国的对巴政策、反恐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巴国内高涨的宗教极端主义密不可分。巴基斯坦普遍化和极端化倾向的反美主义严重困扰着美巴关系的发展,对美国的反恐战略和地区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美巴两国互有战略需求,反美主义作为一种公共舆论很难从根本上影响美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国政治是阿富汗历史的一部分。大国政治巩固和加深了阿富汗社会政治分裂,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阿富汗也影响着大国的政治命运。19-20世纪阿富汗的大国政治主要呈现为两极体系,当前却是多国同台、各显其能的局面。阿富汗稳定繁荣、反恐怖主义、反毒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但这一原则共识并没有改变大国政治的内在逻辑。2014年底,阿富汗国家建设进入转型期,其大国政治没有"转型",没有出现所谓政治真空。在阿富汗重建的平台上,大国政治正以地区一体化战略、管线铺设、资源开发及其规范、发展援助等隐秘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阿富汗的重建工作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凭借与阿富汗传统的亲密关系、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同时拥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好感等优势,积极参与阿国重建并发挥了有效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土耳其也面临着自身经济实力限制、国内安全隐患牵制以及其它地区强国挑战等困难,但是未来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进程的态度和政策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