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罗诗力说>作为鲁迅早期系列文言论文中的重要篇章,通过对"心声"-"新声"、"诗"和"诗力"等一系列关键观念的标举与阐发,在"精神"之后,又为以"立人"为核心的"第二维新之声"提出了一个"诗"--文学的契机,这些观念及其阐述理路,构成了鲁迅早期"个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鲁迅1907、1908年的五篇文言论文,在"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等观念系统中提出了其早期的"个人"思想。从文本表述中可以看到,鲁迅的"个人"言说一方面直接援引了来自"异域新宗"的西方思想,引人注目的是,他所征引的"个人"思想,都来自诸如施蒂纳、叔本华、尼采、果尔凯戈尔、易卜生等德国或德国文化圈的思想家,另一方面,他之转述所运用的语汇又大多取自周易、孔孟、老庄、佛教、陆王心学等传统符号资源。表象隐寓着深层的联系,深入鲁迅早期"个人"观念可以发现,正是传统思维结构的存在,决定了他对十九世纪末德国"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偏爱和吸取,通过中、德思想传统中文化"自我"的比较勘察,可以发现,青年鲁迅正是通过中国的"自我"接受了德国的"个人"。这一发现说明了:鲁迅反传统的"个人"观念的形成,却内在地受制于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鲁迅形象"议题内含了融通鲁迅本体与鲁迅映像的话语实践,必须夯实在20世纪中国动态文化语境中才能开掘其内在的深层意蕴。鲁迅形象谱系的生成经历了从"前鲁迅"到"成为鲁迅"两个阶段,在这过程中,鲁迅形象言说的多样性与鲁迅形象本身的规定性的相互作用,凸显了鲁迅精神资源的多元性、超越性、变异性等特质,也呈现出复杂文化语境下阐释者的文化心理及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精英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之后,重点论述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楷模鲁迅的"立人"思想的内容、本质和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实现"立人"工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念各有特色,两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世界的审视、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大异其趣:在个体生命的价值层面上,鲁迅实践着献身精神的"速朽"哲学,而胡适提倡个体责任的"不朽"哲学;在审视外部世界时,鲁迅具有强烈的主体精神超越性,胡适更看重人的理性思考和实际求证;在哲学思考的价值向度上,鲁迅有着卓越的历史洞察力,而胡适表现出非凡的社会反思力。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念也不乏相通之处,二者的哲学观念中都包含着鲜明的进化精神和优秀的实践品格。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之所以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除了他们的个体性格因素之外,从二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于西方哲学观念的吸收上也能看出两位大师的智慧个性。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救救孩子"的呐喊者,他的小说,以令人震惊的笔触描写了孩子们的悲惨命运和精神病苦.鲁迅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使他在思考"救救孩子"这一问题时,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刻和远见.他将造成这些病态孩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归结到旧的家庭关系和父子关系.他指出,要"救救孩子",使"人之子"立人,首先是父亲要成为"觉醒的人"和"人"之父.  相似文献   

7.
上海时期的鲁迅脱离教授和官员的身份,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同时,上海更加繁荣的报刊业以及政治上的特殊性,使鲁迅后期的杂文更具有公共性。其杂文写作表现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面对革命话语、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话语、商业化文人话语与官方知识分子权威话语时的一种"话语突围"。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话"的审视为起点,始终坚持"立人思想",秉持"立人话语",始终关注的是公共事务背后的知识/权力关系,其杂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他从事文学活动之时,就将“立人”与“国民性”改造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思想先驱者,鲁迅以大文化的角度,反思整个民族从历史到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探索如何改造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强化民族精神。鲁迅对国民灵魂的剖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历程。鲁迅正是以这种清醒的批判精神,去寻找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论鲁迅早年的立人理想与精神向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战斗精神和批评性实践,是以其早年所确立的立人理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唯其在对古今中外的人类生存现象的考查中有深刻的发现,他才会把个性与精神作为人的建设或曰国民性改造的核心指标,作为自己立人理想的重中之重。这一立人理想,毋宁说正是鲁迅宗教文化人格的一种典型的概括与写照;而其对“精神界之战士”的热切吁求与亲力躬行,则又使他承受了一生的精神苦痛与心灵煎熬。所幸的是其业绩极大地感召了后人。  相似文献   

10.
个性主义是鲁迅批判封建主义、改造“国民性”、实行“思想革命”的重要思想纲领与武器,是构成鲁迅社会思想与文学观念的基础因素。鲁迅的个性主义包括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层内容:一是主张“超人”:“任个人而排众数”,呼唤先觉精神战士出世,对民众进行启蒙,这可看作鲁迅“思想革命”的“行动纲领”;一是主张“立人”:“个性解放”,恢复人的理性人性与自然人性,使“人各有己”国为“人国”,这可看作鲁迅“思想革命”的“理论纲领”。它的价值与鲁迅思想的价值、作品的价值共存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基于对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弊端的切肤之痛和启蒙主义立场,鲁迅吸收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旨在铲除虐杀儿童、奴化儿童的封建传统教育,大力发展儿童自由独立的天性,以实现由"立人"而"立国"的伟大梦想。启蒙精神、"立人"思想和自然教育观是鲁迅教育思想的三大要素,它们互相依托,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鲁迅教育兴国的伟大诉求。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鲁迅研究应当致力于鲁迅整体价值观念和精神框架的建构而非解构,"立人"作为一条明晰的思想脉络贯穿其全部著述及文学活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也成为他的基本价值尺度,成其始终不渝的理想乃至信仰;唯有承认"立人"的本质性意义,才能合理地解释其文艺思想强烈的现实性。其人本主义的文学起源观与创作观、超越"功利—非功利"界限的文学功能论以及"不用之用"的批评实践特色,从本质、效果、方法3个维度构成了鲁迅的"立人"文艺观。  相似文献   

13.
鲁迅思想的发生与清末留日知识界有关“革命道德”话题的讨论密切相关。这场讨论聚焦革命者的“私德”问题,经由《新民丛报》与《民报》、章太炎与《新世纪》的笔战扩大了影响,鲁迅在东京时期所作的诸篇论文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思想语境当中。对“革命道德”话题的关注、思考与回应,促使鲁迅初步形成了以“立人”为核心的进德观。他通过对“人”的内涵更新与“立”的方法变革,构成对儒家“立人”进德观的挑战与现代转化。鲁迅进德观的落脚点在如何塑造现代人格的问题上,也融入了借重文艺发扬精神的思路,形成了审美与道德融合的文学观念。鲁迅关于“革命道德”的思考从清末延伸至“道德革命”的五四时期,又在1930年代新的革命语境下再次被激活,对“革命者/启蒙者”的道德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鲁迅思想一以贯之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性理论角度下重新审视鲁迅和传统侠文化的关系.对现代性概念做了界定阐释,叙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性的基本关系.从现代性的概念的三个价值基点出发论述鲁迅与侠文化的关系:一是鲁迅如何对传统侠文化进行研究和批判;二是鲁迅如何呼唤与传统侠士有共通性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启蒙当下民众,提出"人的主体自由"的现代性方案--以"立人"为核心,以"人国"为目标的现代文化建设战略构想;三是鲁迅在"自己反对自己"悖论式现代性价值视点下,赋予侠文化的核心主题"复仇"以自啮自身的反省品格,让文化的"复仇"成为批判国民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代性理论角度重新审视鲁迅和传统侠文化的关系。首先对现代性概念做了界定,介绍了中国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然后,从现代性概念的三个价值基点出发论述鲁迅与侠文化的关系:一是鲁迅如何对传统侠文化进行研究和批判;二是鲁迅如何呼唤与传统侠士有共通性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启蒙当下民众,提出"人的主体自由"的现代性方案——以"立人"为核心,以"人国"为目标的现代文化建设战略构想;三是鲁迅在"自己反对自己"悖论式现代性价值视点下,赋予侠文化的核心主题"复仇"以自啮自身的反省品格,让文化的"复仇"成为批判国民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野草》出现的"大欢喜"概念,出自佛教,但被鲁迅改写其内涵。在"大欢喜"出现频率最高的《复仇(一)》中,鲁迅摒除了"大欢喜"包含的佛教具体义理,但认同其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认为只有接近了生命的真相,才可能真正实现"欢喜";同时鲁迅认同佛教关于"大欢喜"追求的层次性和超越性,认为只有不断的超越,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欢喜。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欢喜"成为确证生命和存在的方式,也是鲁迅追求精神独立中具有标识性的存在。鲁迅对佛教经典的改写,有其独创之处,同时也与晚清佛教复兴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17.
精神与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动物”命题把人理解为动物本来就有其局限,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家进一步将理性视为人的唯一本质则问题更大。从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本性就在于人类性,其基本含义就是谋求生存得更好,包含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精神需要被开发出来并得到满足,人就具有了精神性,也就获得了超越性和自由。这种精神性才是人类本性之所在,也是人的本然本质和应然本质,它使人成为高于动物的精神物种、自由物种。精神是高级自我意识的产物或体现,主导观念、最高理想和基本信念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精神是人的超越性和自由的根基,自由是精神追求的目的和结果,而精神状况通过自由来展现或彰显。精神所达到的境界决定着人的自由程度,人要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之所以能使人自由,是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使人具有超越性,而具有超越性正是自由之体现。  相似文献   

18.
韩琛 《东方论坛》2014,(3):84-91
伊藤虎丸在"终末论个人主义"论述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绝对"自由意志论主体"的"原鲁迅"。"原鲁迅"作为现代东亚的"最初之人",虽然天赋自由精神,然而却不是特殊之人,而是一个普遍之人,其表征了现代社会对主体的基本想象:透过自己的特殊性来感知自己为普遍性的代表。伊藤虎丸发明"原鲁迅"的目的,是为东亚社会的现代性实践建立一个以鲁迅为镜像的历史典范:即通过主体性的精神、文化和社会革命,从而在根本上彻底接受了西方近代主义的"现代中国"。进而以之为参照,批判战后日本之无主体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鲁迅“破”及“立人”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人"是鲁迅一生战斗的主要目的,而"破"则是他"立人"的主要手段,其"破"多"立"少,"破"深"立"浅,巧于"破"而拙于"立",这一切都跟鲁迅偏激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偏激,所以深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破"的层面上,鲁迅不愧为"现代圣人"与"民族魂"。  相似文献   

20.
鲁迅编辑理想的生成与缘起跟当时国势丕变危亡时局和知识分子普遍的焦虑和救亡话语密切相关,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在救亡的努力过程中暴露了救亡主体的缺席和主体素养问题,寻找乃至建构救亡主体就成为当时的首要选择。鲁迅"立人"话语的提出与形成显现出其对中国文化的洞察力和国民问题的独到思考。通过编辑报刊普及文艺以撄人心便是鲁迅"立人"的思考起点与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