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正> (一) 所谓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个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产方面广泛交流的喜好、风气、习俗和禁忌等。它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风俗习惯是在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扬弃而逐渐约定俗成的。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词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所以,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各民族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2.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质量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昌盛,是以它的社会生产发展程度为主要标志的。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两个方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两种生产”。马克思也说过:“第二种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创造的物人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3页) 在此,人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离开了人,“第一种生产”即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民族遗存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包括行为形态的民族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包括精神形态的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还包括制度形态的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民族地区的旅游,凭借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的开发,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事实表明,旅游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民…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要有真正较大的发展,关键在于必须坚持改革。而改革的突破口则在于是否有自主权。即能否真正帮助少数民族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之权,根据自己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自主地进行生产和开发。特别是那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民族地区,更应该采取特殊政策,给予更多更大的自主权,以启动其自身的发展能力,探索和创造出一条符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和路子来。因此,我认为至少应该认真对待和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怎么办     
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以后,民族地区怎么办?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央决策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于如下的判断:一、国际经济结构在进行调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力价格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域外转移;二、东部沿海地区有素质好而又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有发育较为完全的市场和方便的交通系统,有能力生产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一条,不论对东部沿海地区或是对民族地区,机会均等;第二条,就整体而言,民族地区不那么具备。  相似文献   

6.
传媒产品的经济效益是社会责任约束条件下通过传媒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的。媒体必须在生产和传播行为中承担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受众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并实现传媒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创新传媒体制、健全法律法规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媒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类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等。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如前所述是指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法律、道德,科学、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历算、教育、文学、艺术及宗教信仰与风俗惯制等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 交通运输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载体,是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不仅在流通领域直接影响经济的活动,而且还间接地制约着其它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及优化组合,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对于湘西自治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系,开发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治穷脱贫、振兴民族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一建国三十多年来,湘西自治州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86年公路通车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涵摄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以及表达民族情感的文学、音乐、艺术,乃至于宗教信仰。更重要的,它具体地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理想典范。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其民族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即社会生产水平的反映。就是说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是该民族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而精神文化正是从物质文化中摄取、积淀、升华的。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民族的精神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民族的精神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基本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和进步,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乌兰蒙古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祖辈们遗留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产生并传承于各个民族之间,是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物质和精神遗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当代价值日益明显。鉴于此,本文从社会、文化、科学、旅游四大领域,浅谈民族文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期大家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做好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 ,游牧民族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自身需求与政府行为的推动下 ,世界上很多游牧民族已经转为定居生产生活方式。实践证明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新疆为例 ,阐述了游牧民族的概况、生产生活方式特点 ,并从三方面对游牧民族定居的重要意义进行浅析 :一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是实现游牧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 瑶族社会的发展,遵循人类共同的发展规律,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但在以后的发展过您,与其他先进民族比较,又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即从原始社会跨越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究其原因,史家众说纷纭。笔者在研究瑶族史中即有一得,现奉献给读者。 (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和生产之后的生产品的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出现于历史上的社会中,生产品的分配,以及与之相伴的社会阶级或等级的划分,是由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生产品来决定的。因之,一切社会变化和政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现代生产方式在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现代社会在物质生产层面结构性地忽视乡村社会,在精神消费层面却又有机地依赖乡村社会的内在矛盾,构成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化的社会基础;被现代社会二元结构疏离起来的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实践,为改变深刻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提供了制度融合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民族本身的发展,而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民族文化在这里特指少数民族在处理自己同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行为活动的特殊方式,是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以及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具体行为。因此,民族本身的发展与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少数民族再也不能回头去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旧课了.正确的选择是──着眼于创新民族文化,并使其产业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要求选择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着眼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产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下游化,在一些发…  相似文献   

15.
略述西藏民族手工业之格局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工业是继牧业和农业之后的西藏第三大传统产业.它的出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结果。它为藏民族的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各种生产工具,同时又维系着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并为此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西藏的现代工业在经历了艰难而又曲折的发展道路后,至今其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手工业生产就成为弥补现代工业不足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弥补了现代手工业产品中民族特需产品的不足,丰富了西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内容。拙文是在1990年对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手工业较发达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篇探讨西藏民族手工业之历史、现状以及总体发展趋势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到了。这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斗争,检阅自己力量的节日。从去年“五一”到今年“五一”,我们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任务是要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及其他主要工业生产品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使我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实现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的斗争中,作为我们国家领导阶级的工人阶极,包括汉族工人和各个少数民族的工人在内,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全国各民族的工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阶级内部的团结;必须不断地加强工农联盟,保持与农民兄弟的最亲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一届三是全会以来,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是与农村大量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民族地区农村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伟大转变时期,因此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正面临着一场空前严峻的考验:全党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转变,要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小农经济、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变,要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是非标  相似文献   

18.
民族关系是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国内民族理论界提出的各种"民族关系"的定义;并将民族关系定义为: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自从有民族分化以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指导下形成的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即民族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在物质生存资料上互通有无、精神文化上取长补短的相互往来的联系和影响,或在相互对抗中,敌对双方民族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并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研究民族关系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研究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这一对民族理论基本范畴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并实证性地分析了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保证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在物质生活层面上可直接支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昂扬的民族精神出生产力,民族精神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杨露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33-13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艺术既要扎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