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张国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宗白华认为,艺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点是判定艺术、非艺术的根本依据,缺一不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就是艺术,是艺术就存在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个要素,二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而审美即“精神界的快乐”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质的特征。技能需要在一定的对象中体现出来,没有对象作为载体存在,我们就不能发现抽象的技能,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化的,也可以没有固化而只是一过程。是否有悠久价值不是判断艺术非艺术的标准。笔者认为,对艺术概念的理解长期存在的误区有:把艺术品等同于艺术,否认审美价值为判定技能为“艺术”的唯一依据,没有认识到艺术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张泽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81-88,128
宗白华基于形上学宇宙论的艺术观与美学观纠结在一起,具有艺术哲学的色彩。他始终关注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追求艺术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宗白华的艺术史观也是建立在民族宇宙观和美学诠释学的基础上,虽然没有温克尔曼所期待的科学艺术史的合理原则和丰富史实,但他并未寻找一个黑格尔式的"理念"来演绎艺术史。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中,宗白华的艺术史研究沿着"艺术精神"主导下的艺术风格的变迁以及美感类型的演进来展开的。他主要是从艺术精神、文化象征与艺术风格、美感类型、艺术境界与价值等多个向度来阐释艺术史的观念。其艺术史观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吴兴华诗歌是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一种独特的存在.他采用幻化时间、时空联结视角等艺术手法.通过营造浸润了个人情感和思维的意象群落来加强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使诗歌呈现出神话性、意象意绪化等特征.吴兴华引入西方诗歌的叙事技巧.注重在现代语境中挖掘古典叙事与现代情绪的反讽效果,增添了戏谑成分,结合穿插旁白体,造成多方叙事的角色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正巴、楚毗邻,人文互动;"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自上周迄今,巴文化与楚文化藉战争、商贸、移民等,在长江中上游文化带与武陵民族走廊文化带内,于长江主线与其支脉清江及武陵山脉、武山山脉构建的核心空间之中,混荣耦合为"巴楚文化"。"巴楚文化"作为"巴楚艺术"的子范畴, 相似文献
8.
9.
蒲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陇剧、华剧虽各属甘肃和陕西两地的地方戏曲剧种,但它们都源于我国皮影戏。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艺术特色方面既彰显着各自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显现其具有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夏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4):100-104
宗白华先生与梁宗岱先生都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虽然两者学术的领域不同,但是在艺术哲学思想上却体现着共同的思考和追求。文章主要从两者在艺境理论、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心灵等方面的探讨来追溯他们在艺术哲学方面的深刻思考,通过他们殊途同归的学术思考或许能揭示出艺术理论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邓玉琳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5):88-89
华喦是一位以意趣取胜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作品贵乎于从捕捉身边的生活实景入手,加以提炼升华;他的构图看似随意剪裁,然则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他以传统的笔墨为基干,结合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和书法灵动的表现力,状物抒怀,且又能突破传统,扩大选材的范围,创新立意,从而使其花鸟画得以形神兼备、天真自然、意趣横生。 相似文献
12.
李金坤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2,(4)
近年来,余潜心于唐诗之研读,每有会意,便欣然手录,录而类分。日积月累,稍有可观。读唐诗之余,复搜罗有关论唐诗之诗话,以“诗”证“话”,以“话”验“诗”,相互比照,得其环中。本文立足“诗例”本身咀其精华,展而后置其于中国诗歌发史中加以考察,溯源探流,以求窥其艺术生命之一斑。故不揣谫陋,先奉三则,权为投石,谨祈方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F0002-F0002
北华大学龙舟队成立于2002年10月。10余年来,北华大学龙舟队多次为北华大学、吉林市、吉林省和国家赢得骄人的荣誉,共获得国内国际各项赛事金牌50余枚。2013年获得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总冠军和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总冠军,2014年,代表中国参加在澳门举行的第11届亚洲龙舟锦标赛。取得了两块金牌的好成绩。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授予北华大学“龙舟运动特殊贡献单位”称号。此外,北华大学龙舟队还获得了“吉林市模范集体”和“吉林省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蒙古戏剧艺术》(Жужигахайнухаан)一书,是C·达希敦多克所著,责任编辑拉布坦,乌兰巴托国家出版局1986年出版,共159页,蒙文。蒙古民族戏剧的起源要追潮到远古时代,它与蒙古民族的独特的民俗和生活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每逢民间喜庆节日,总有戏剧表演。喇嘛们举行的宗教“跳鬼”仪式(查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舞蹈韵律,其中包含着相当出色的戏剧成分。蒙古伟大诗人.拉布杰 相似文献
15.
尼雅姆一奥索仁·楚勒特木著《蒙古艺术史(从古代到20世纪初)》,修订第二版,莫斯科造型艺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共231页,附插图。我国对东方各国人民的艺术很感兴趣。以这种题材为内容的专题书籍,几乎立刻成为珍本。如我们所评介的这部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奖金获得者、人民艺术家尼一奥·楚勒特木的专题论著。在这部专著中,作者首先向苏联读者介绍了蒙古艺术独特风格的产生和形成的广阔背景。这一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在蒙古土地上先后出现了许多民族和国家,他们身后都留下了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传统,今天在蒙古艺术中仍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明代曹臣仿拟《世说新语》所撰的《舌华录》既是一部优秀"世说体"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清言小说。在小说的体例语言等方面既有对《世说新语》的学习仿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语言简洁传神,其精湛的志人手法以及独特的叙事艺术都生动地体现了《舌华录》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7.
冯振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这一观点是符合艺术发生实事的.实际上,除了劳动这一决定性因素之外,艺术的起源还有其它的因素。因此出现了其它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其合理成份正好使劳动起源说不能解释的部分得以补充和完善。艺术形态及其内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多变性也从其起源学说的多元、多层次、多态性得到了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及影视传媒产业也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国的广电业及影视传媒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运用新技术方面差距更大。这 相似文献
19.
佟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宗白华先生是现代中国的一位美学大家,同时也是较早地自觉进行比较荚学研究并卓有成就的美学家。他既不是把中西美学拿来做一般性的比较,也不是简单地利用西方美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而是通过对中西美学做根本性的比较和分析,使得光靠单向研究所不易发现的某些内在特征显露出来,从而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精髓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把握,进而为世界美学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方面,宗白华关于中西艺术的空间意识的比较研究——他的比较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的部分,尤其值得重视和借鉴。中国人以其独特的空间意识,构成中国艺术及美学的根本特征,并映射着中西哲学以至中西文化间的基本差异。宗白华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①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透过中西艺术空间意识的特征,才能够具体、明晰而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中西艺术和美学以至中西哲学和文化的特质或深屋意蕴。 相似文献
20.
静照与飞动--论宗白华的艺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乔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21-26
宗白华以“静照”与“飞动”作为理论支点,由此展开其艺术哲学的理论阐释。“静照”的核心是对艺术美术质的把握。并辐射到艺术的本体和审美主体的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飞动”重在阐释中国艺术如何传达艺术美的本质-生命的动感。“静照”与“飞动”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艺术境界的本质特征。宗白华对中国传统艺术美成功地进行了现代理论的阐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