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关于企业文化,存在着不少误解。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智能化的产物;企业文化标志着企业对企业内文化领域的投资,从无意识状态转向有意识的自主行为;企业文化必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主流文化被更为丰富多元的社会亚文化体系所取代的背景下产生。  相似文献   

2.
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现市场经济与有民族特色的我国传统文化、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我国现代文化、与体现国体性质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融合。我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的思维特点,人文性的治学特点和自足性的体系特点决定着它可以把市场经济中大量先进的意识、进步的技术等吸纳为其新的文化因素。我国现代文化中的个性品质要求、人际情感要求、思想道德要求则对市场经济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欲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地追求卓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卓越的实现是依靠战略和文化支持的。战略+文化=卓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者所认同的经营哲学。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高尔夫运动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融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强有力地冲击下,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以高尔夫文化为依托,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形式为体现的新兴的并具有高附加值的社会产业。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市场经济要实现健康、文明的发展并确立起相应的规范、秩序,都必须要有内在的文化支撑因素,这已被西方市场经济的历史及东亚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所证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的、文明而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但作为其内在支撑点的文化因素──就其主导方面而言──还是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文化。当前市场行为的某些扭曲现象和“病态”特征,从根本上说正是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冲。的表现。因此,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文明地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彻底改造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重新寻找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力张炜一、市场经济与文化力(一)、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力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拓展了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空间,强化了生产力发展潜力。同时,还推动了人们观念的变革和科学理论的创新。人们不再以传统的某些狭窄的知识和固有的观念来看待世界,而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思想教育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变迁,使德育从内容和方式向文化的形态转变,内涵外延扩大。这就要求思想教育课课程建设与改革向社会文化的广泛性方向转变,表现为高度的文化综合性特点,以塑造学生的现代理想人格,实现高层次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的通俗音乐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都市文化,是民主和技术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同时又具有感性与理性、多元与一元、开放与控制等文化特征。当前应坚持不懈地进行通俗音乐文化的人文提升。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生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生长点问题,是当今道德建设的难点。本文从赢利心与道德心的相互关系以及道德律与市场律的内在关联出发,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探讨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全球性、效率性和理性化特征为新道德的生长提供的各种可能性,揭示了法治社会如何为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确立了现实基础,阐明了市场经济与道德自觉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的发展过程和文明发展的标志.文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最深厚的社会基础.目前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文化基础在我国还十分脆弱,小农经济文化和计划经济文化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只有培育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坚实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经济的“制度安排”和“游戏规则”,才能内化成民族文化的力量,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1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1)容忍新颖正向直接预测网络就业意愿;(2)容忍复杂与问题解决负向直接预测网络就业意愿;(3)容忍新颖负向显著预测创业风险感知,容忍复杂正向预测创业风险感知;(4)风险倾向与风险感知对模糊容忍(包括容忍新颖与容忍复杂)与网络就业意愿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5)风险感知对一般风险倾向与网络就业意愿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更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变量。  相似文献   

12.
大量使用宋元时期的方言俗语,并成功地用之于人物塑造,环境描述,是《水浒传》的一个艺术特色。其中有关出行的俗语,有关逃亡的俗语,有关婚丧的俗语,有关家庭、邻里、宗族的俗语,有关交际的俗语,有关酒的俗语,有关衣、食的俗语,有关财宝的俗语,有关岁时、天象的俗语,有关鬼神、禁忌的俗语,有关职事、生产、经营的俗语,多直接来源于宋元时期的民俗事象,揭示着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着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分类解释之,可供汉语研究、文学创作之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三农”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方针、新政策,即“十论三农”(重中之重论、统筹城乡发展论、城乡一体化论、强农惠农论、两个趋向论、以工促农论、以城带乡论、新农村建设论、现代农业论、新型农民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了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和拉马克的“自然选择”机制以及艾尔斯特的“完全功能主义”从释义作为功能性解释的目的论开始,阐释了企业演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目的论解释和完全功能主义解释。分析认为,威廉姆逊的组织结构演化方法论不适合完全功能主义解释,而纳尔逊和温特的企业演化方法论和芝加哥学派的选择论则是以典型的完全功能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光照对赤潮影响的研究成果。光照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盐吸收、浮游植物生长、叶绿素a的合成以及赤潮藻种演替等方面。光对赤潮发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光合作用。更对各种环境要素有不可替代的控制作用,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赤潮的发生和发展。文章末尾对光的控制效应的实际应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才观念的前提反思与当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观问题是人才理论与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人才观与人性观是内在关联的.追问和反思人才观的人性前提及其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我们确立符合人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人才观的内在根据.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代人的发展与人性革命的内在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7.
网上支付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指出了目前我国在网上支付业务的供给与需求、网上支付工具的开发与使用、网上安全认证机构的建设与统一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文学史之探索与推进意义非凡。在明末清初诗坛上,诗僧中成就最高者非苍雪莫属。系统深入地整理和研究苍雪的诗歌,不仅是佛教文学研究与诗僧文献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云南文学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辅助。20世纪40年代以来,苍雪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鉴于苍雪的文学成就及其对明末清初诗歌、佛教文学研究之价值,对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编年”“校勘”“笺注”三个方面。“编年”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证、全面系定,“校勘”可在王培孙校辑的基础上再行校勘,“笺注”当以“典故”“玄言禅喻”“疑难字词与俗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红楼梦》研究学术争鸣述要(下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来是他早已提出的观点 ,这一次是从分析“凡例”的角度再论证。徐复观写了《由潘重规先生〈红楼梦发端〉略论学问的研究态度》 ,以王世禄的笔名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1 971年 1 1月第 72期上。徐文说潘重规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有问题 ,批评潘文引用材料断章取义。潘重规没有直接作答 ,而由香港中文大学《红楼梦》研究小组的汪立颖写了一篇《谁“停留在猜谜的阶段” ?———答〈由潘重规先生《红楼梦发端》略论学问的研究态度〉一文的作者》 ,发表于《明报月刊》1 972年第 74期。徐复观同意吴世昌、赵冈的观点 ,认为甲戌本在时间上反而在其…  相似文献   

20.
论权利质押之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权利质押制度忽视了权利作为担保物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过分强调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的近似性,将动产质押的规则简单地套用于权利担保。我国在制定物权法之际,应该对目前的质押制度进行重新的定位,严格依据其能否转移占有来决定其分属何种担保形式,以明确质押与抵押的界限,根据担保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公示模式以维护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