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礼貌的语言能缩短交际距离、缓解紧张或消除冲突。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是对礼貌话语的语言机制的总结和阐述。只有遵守了礼貌原则 ,才能很好地保持和维护一定的交际距离 ,从而有效地完成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2.
3.
谈话节目在主持人与嘉宾及观众通过言语互动构建的平台中进行。主持人处于核心地位,节目的顺利进行及有效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话语运用。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参与者一起构建话语平台时需遵循话语的得体性原则及互动过程中的合作原则,如话语角色的把握、话境的感知以及质准则、量准则、方式准则和相关准则等。  相似文献   

4.
从交际话语的整体性,即“统一体”上阐释话语、语境、交谈者认知与推导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使话语得以展开和得到解释的语境状态,试图以动态语境观来构建交际话语的“统一体”。而以往的静态语境观难以解释话语与语境的相互关系,“统一体”原理的研究可以为交际话语的传达与理解提供整体性把握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由于语境因素的作用,常常会出现话语不连贯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对话语含义的解读。本文将运用语用学理论,通过对话语的语用分析,以揭示话语连贯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系统及其四个相互紧密关联的组成要素,即思想体系、"面子"体系、话语模式和社会化的深入分析,阐述了话语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以中西方文化为例,指出不同文化在话语系统的四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将会导致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甚至交际的失败.对于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来说,如何提高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目标语的话语系统的了解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教师话语策略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话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 ,对激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把握教师话语的量与质、礼貌性策略、发问策略、话语转换策略以及修正策略等方面努力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维方式与结果的再现,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不同的民族文化。这是由语言与思维方式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决定的。汉英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单就话语交际来讲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交际能够反映语言的现时性和现场感,是即席话语,其通常是由两个系统所构成:主体交际系统和附属交际系统。而本文主要从插入成分、修饰成分、并置成分和伴随语言成分等四个方面具体例证和分析附属交际系统的语用功能,旨在揭示其对主体交际系统所起的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对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薛宝钗的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她在善夸赞、爱谦虚、常慷慨和会同情这四方面中运用礼貌原则的表现,以此得出她在贾府中落得好名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蓄意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它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则。通过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制造的不同效果,可以促进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整个语言体系,以及包含语用学、词汇学、语音学和语法在内的语言体系分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使用模糊语言能加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使语言表达更礼貌更委婉。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的过程涉及语言、心理、认知、文化等复杂因素。早期的研究主要从言语交际的原则和意义角度入手,注重言语交际的跨文化性;近年来研究者将认知规律、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引入言语交际的研究,但侧重于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对于言语交际过程的本质及有效减少交际失败的方式鲜有涉及。基于理想认知模式理论,将经济学中最大效应理论引入言语交际研究,是分析言语交际的本质及影响言语交际因素和实际交际博弈时决策模式应用的一个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的认知功能在话语解释中的作用。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语境选择和语境效果的关系。指出 :言语交际的关键在于言者和听者在认知推理上的趋同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15.
言据性是指说话者交待信息来源或表明对信息真实可靠性的承诺的语言现象。文章以汉语言语交际为语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提出汉语言据性可分为感知、推理和传闻三大类,概括其语言表达形式,分析说话者使用言据性表达所受的语境制约因素和顺应的过程,最后总结出汉语言据性表达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中的关联理据与动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联理论指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同时涉及语码和推理两种模式.制约和统辖人们交际行为的是关联.根据关联原则,人类交际认知在于花最少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寻求关联至关重要.寻求关联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析词义、填补信息空缺、间接话语及"迂回表达"的理解等.另外,言语交际呈动态特征,其动态性是由语境的动态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语用含糊是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何自然先生指出语用含糊并不是人们交流中产生挫折、沮丧和焦虑的原因,语用含糊都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一个好帮手。兹在证实这种现象在口头交际中的积极意义以及进一步阐释它在日常交流中的积极效用。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省力原则"以及"反威胁面子行为"都证实了语用含糊的积极意义;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会话都是含糊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在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交际双方为了遵守会话原则不得不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并且强调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有效作用,它可以使话语显得更模糊,更有效、更礼貌。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策略,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Kierkegaard(1850)、Hong(1991)和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间接交际是一种严肃而有效的交际,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越话语字面意义的含意.使用语用策略、借助他人(依靠听者)是成功实现交际目标的必要条件.认知语境、交际角色转换、话语意义生成,三者间互动是间接交际的显著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外部差异因素,主要是指交际双方使用语的文化程度差异、习俗差异、音义差异以及说话人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差异和信仰方面的差异。针对导致语用外部差异的因素制定语用对策,应遵循以下几大规则:顺应语境避免差异;理解并消解语用差异;尊重对方思维的合理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