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新中国迎来了自己的60华诞.乡土文学这一批评概念在60年(乃至整个20世纪)研究中起伏升沉、几经变迁的历史向我们昭示:一种题材文学的研究历史,始终紧紧关联着一时代政治、文化的流变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而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也在变动曲折中,被不断地修正、确认和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东北沦陷时期乡土文学与关内乡土文学的异同:首先,东北乡土文学的产生具有较明确的主观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中透射出的是民族意识和文化对抗意识,而关内乡土文学的产生则呈现出随机性和非自觉性,其中透射出的是文化意识。其次,东北与关内乡土文学在创作倾向上也呈现出较明显差异;第三,东北沦陷时期乡土文学一方面受到关内乡土文学影响,但另一方面,又与关内乡土文学一样,共同地以俄国文学和东欧被压迫民族文学为精神渊源,并且比关内文学更广泛、更直接地受到俄国东欧文学的创造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域色彩是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土地"在乡土文学中既是故事展开的现实的物质背景,更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乡土作家必须立足乡土又超越乡土,才能开掘出作为人类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生活的深刻而普遍的意义。新时期的作家应以开放的姿态,从文学观念、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诸方面广泛学习借鉴,坚持民间立场,有深度地揭示乡土中国的"乡土"、"乡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曲折的嬗变,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现代乡土文学流派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乡土文学事实上有三个流派。一是以鲁迅为楷模的一派。这一派作家始终把故乡记忆同文学的时代责任紧密结合,创作因此具有双重叙述的特征。二是由周作人开启以废名为代表的一派。他们钟情于个体乡土生活体验的单层叙述,吟唱的多是远离现实的田园牧歌。三是与沈从文相类的一派。这一派作家也营造牧歌,但其目的在于以这种人性美的精神文本呼唤新的人生价值规范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学”出现在二十年代,发展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现代文学史上,实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流派。就是在当代,也还有些作家高举“乡土文学”旗帜,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创作出不少很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乡土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的新一代知识者已走出其民俗社会的传统背景,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民俗美感的诞生与新的文明背景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与现代文化的历史联结与审美关联,亦即乡土文学产生的美感条件与历史条件是现代中国的文化起点与文明诱因,其美学意蕴与文化实质是对传统社会尤其是民俗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文化思潮其背景深处的新的文明要素是关于国民性主题的思考与现代文明的建设,审美内核是现代民俗美感。乡土文学固然表现了地方特色与风俗画卷,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对此所采取的批判态度与反思视角的现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在地球亿万斯年的生成、变化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人类百万余年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则更短。即使如此,如果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原始农业算起,于今业已万年有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类以自己不懈的追求精神,生生不息地在创造、在前进。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随着生产工具的渐次更新,生产力不断地发展,社会不停地进步。人类从洪荒远古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力图勾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山,他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对农民的俯视精神,开掘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积淀和国民的生存状态。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三十年代的四川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派”等都以不同的审美风范开掘出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表现。“左翼”乡土文学体现着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向阶级意识的转换过渡特征。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实现了文化批判主题向阶级意识的转换,作家对农民的心态由俯视变为仰视。  相似文献   

9.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就获得了“天才作家”、“多产作家”、“文体作家”、“乡土作家”的称号,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他的系列乡土文学作品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湘西特有的泥土馨香,给中国新文学的艺术殿堂芹献了一束奇葩.但由于历史的偏见和误会,沈从文及其“具有充分生命力”的作品,曾一度被粗暴地埋没在历史的断层里.今天,对沈从文及其作品有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必要.本文想就沈从文的系列乡土文学作品作一点肤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生命力     
从那位老人底松弛的皮肤,脱落了的牙齿,和没有神光的眼睛看上去,谁也不会相信他曾经是显赫一时的「广泰公司」底主人。那公司至今还直立在本市底第一条繁盛街上,可是那一手创建牠的主人却渐浙地走入深冬底暮景要和牠永远隔离了。过去那公司曾和一个时代底政治发生过很大的关系,那时老人是牠底骄傲的,自信力很强的,到处跑红运的主人。他曾经运用阴谋和智慧战败过很多对头,至今在本市底某种氛围之中,若有人提到「广泰公司」底主人还有点使人胆寒呢?可是现在他却徒拥虚名了,他底对头如其还记恨前仇时,简直可以在他身上为所欲为地报复一顿。这世界好像和他隔了一层很厚的烟雾一样,他听也听不清楚,所看见的也无非是一些阴暗的模糊的幻象罢了。的  相似文献   

11.
生命力     
我查过字典,那上面并没有对“生命力”这个词语有详细的注解。所以,我只能凭自己的想象猜测:生命力,大概就是指一种可以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够去谋求生存的能力记得我家楼下曾有过一口水缸,缸体不小,有细微的裂痕,猜不出是干什么用的,究  相似文献   

12.
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乡土文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要明确其"人间性"品格,并指出台湾文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陈映真的乡土文学观对于指导乡土文学的正确健康发展,对于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百年中国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小说写作的主流也是以乡土小说为主。 “五四”以来至1979年,农村小说所构建的形象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界对包括世界文学在内的文学经典,有一个再确认的过程,曾经被否定的世界文学经典重新被认同。90年代以来,先后发表的《白鹿原》、《受活》、《白豆》、《秦腔》、《空山》等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年八月五日,中国作家协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联合举行座谈会,纪念台湾著名爱国作家钟理和逝世20周年。 主持座谈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同志,在致词中,对钟理和先生,作了高度的评价,称他“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是台湾乡土文学杰出的奠基人之  相似文献   

15.
16.
乡土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它的意义在于推进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并提高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水准,为新文学迈向民族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意义的乡土文学理论和创作萌芽于18世纪中期法国启蒙运动,诞生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世界乡土文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乡土”、“乡巴佬”(文学形象)、“乡土变迁”、“乡土理性”、“乡土叙事”、“乡下人”(创作主体)六要素。六要素中,每一要素包括两个基本类型,分别是:自然和社会、乡下“小人物”和乡下“大人物”、 经济和观念、认知理性和范式理性、方言土语的运用和文体的创新、个人的因素和时代因素。这六要素十二类型涉及乡土文学创作的地域特征、人物形象特征、时代特征、思想特征、艺术特征、创作主体特征。乡土文学六要素是判断乡土文学基本范围的标尺。六要素的质量高下及其与民族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相结合的状况,也是判定其乡土文学成就高下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9.
翁扬  余飘 《南都学坛》2001,21(1):49-53
1981年,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基本成型。这个理论可以归纳为五大要点:一、乡土文学要坚持文学创作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性质。二、乡土文学要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三、乡土文学要表现中国气派,继承和发展民族风格。四、乡土文学要充分表现地方特色。五、乡土文学要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历史与时代的命运。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与其乡土文学的创作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综观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和乡土文学实践,不难看出,他始终以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为根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不仅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而且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三十年的台湾文学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文学流派,即现代文学和乡土文学,简称为现代派和乡土派。这两个流派是怎样形成的?各自具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作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