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来文化、思想观念的渗入,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青年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总体上看,以一元化政治体制为基础的绝对政治权威和以政治目的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的取向,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取向,以传统的意识形态为基础的“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取向等价值原则正在逐渐淡化。表现为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发展,理想主义价值目标正让位于世俗性价值目标等方面。客观地说,青年价值观的这些变化,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基本价值倾向和褒贬态度,引导和制约着个人的行为与选择.对全国高校206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整体良好,但部分大学生存在公私观偏差、网络道德行为低于现实情境等问题.同时,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显著相关,呈现出“集体主义—政治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路径.可以通过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优化政治价值取向,积极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中印关系研究50年:多元化的议程和不对称的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印关系研究议程已经从单纯的政治领域(尤其是边界问题)向包括经贸、科技、非传统安全在内的多元化转变,但传统的高级政治研究仍然是主流。依据研究内容、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国外学界的研究大致分为四类成果:即以边界问题为主题、以传统的史学方法为手段、价值取向“一边倒”的“传统研究”;以边界为主题、以史学方法为手段、价值取向发生转向的“价值修正派”研究;以政治学方法为突破口的“后修正派”研究;价值取向相对客观的中印关系史研究。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很少,研究方法单一,政治学方法才刚刚起步。中印关系研究的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中外学术研究成果不对称,表现为外强我弱,重心在美国和印度;研究方法不对称,传统的史学研究居于主流,国内学界尤为明显;研究议程不对称,政治关系研究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道”具有极高的地位,以至于对“道”的求索,成为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古代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中国传统政治实际上是以汉族为中心展开的,所以如果不去研究不成熟的少数民族传统政治,那么中国的政治思想完全就是一部汉族的政治思想。由于中国传统的内向型政治思想,于是在政治思想定格以后,便失去了西方血腥扩张思想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近60年的韬奋思想研究中的主要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政治工具取 向和文化价值取向。只有站在“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制高点上,才有可能正确理解韬奋思 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研究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其变化趋向,实现对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个体的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25年来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思想观念上,浪漫主义的参与制式的大众民主价值取向转变为现实主义的公民和社会自由价值取向;在政治权力上,“中心权力”逐步被分离弱化,形成权力相对分散的结构体系。今后政治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是进一步限制和规范“公权”——政府权力,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试论孔子审美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审美观点,以仁义为出发点,以功利为目的。他的审美情趣的价值取向:一是要求符合伦理目的,以达到“仁”。二是要求合乎“礼”,礼乐相结合,为一定的政治服务。三是认为审美活动具有认识功能,通过审美达到穷神知化。孔子审美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不少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对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强调为“克己复礼”服务,对审美评价存在着牵强附会,以偏概全的问题,所以对后世美学理论也起了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问题,提出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大学生做坚定的“环保者”,为实现中国的“蓝天白云”,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对正义的追求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正义思想的理论构建始于三代以来形成的以“执中”为核心的政治传统,其理论雏形便是《尚书》中提出的“王道”正义论思想。在此基础上,孔子及历代儒家正义思想的理论构建主要以为制度作合法性辩护和建立贤能政治模式为旨归,提出了基于仁爱原则的分配正义论,以“时中”为取向的实践正义论,以及以“行权”为补充的矫治正义论等三个理论层面,构建起了一种以“中重于正”思想为特点的“时中”正义论,它对当代正义论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我国大学生应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提出了以“民主共同体”为理想的政治哲学思想。“民主共同体”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符合人的本性。它是一种“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状态。这是我们理解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3.
老子认为,“不善之政”是造成人世间的痛苦与不幸的根源,他在批判德治、法治、智治及兵治的基础上,以水喻道,提出了“善”的理念,并阐述了“政善治”的主张。将“道统万物”的思想贯彻于国家治理中,形成了“以道治国”的思想。又遵循“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构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设计了“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审视了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两种价值取向,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并指出违背这一价值取向的诸种弊端:照搬普教课程建设模式,以学历教育为目标,以经济价值为重心。据此,进一步提出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处理好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术性与实用性、基础性与职业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生命”是农村教育回归本体价值取向的所指。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理解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哲学内涵和现实依据作以深入探讨,以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丰晓流 《中南论坛》2007,2(1):100-102
上世纪九十年代,受着“政治语境淡化和商业语境强化的‘双重夹击’”,英雄形象的塑造更加个性化,出现了像梁大牙、李云龙等被称之为“另类”的英雄。英雄主义写作其价值取向多元化、情感的人性化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化成为创作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结构之中,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挑战,在批判分析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在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集体意识中不断强化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弥合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分歧隔阂,促成社会价值共识,更要在资本物化社会中深入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自身的生存,“解蔽”道德意义,帮助实现人向人本质的回归,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促进社会整合,实现道德教化等功能,彰显其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周礼作为西周制度化的理论成果,应与周初统治者化解现实危机,解决社会矛盾,建构宗教政治认同的执政实践有关。西周立国之初,由于武王杀伐过度,引发了殷遗民的对立与反叛,酿成了内外交困的“大艰”政治危机,使“作新民”成为周初最大的政治。周公营洛邑以移顽民、迁九鼎以祀上帝、称殷礼以升文王,成功建构了殷遗民对周王朝的宗教政治认同,周礼的宗教基础、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也在这个进程中得以形成。周礼虽然也因循了不少殷礼的礼仪形式和准则规则,但本质而言,周初政治实践才是周礼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20.
政治生态是政治系统内部、政治主体之间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互动状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生活的综合反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应具有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稳定高效的发展指向以及廉洁自律的制度保障、丰厚纯洁的社会土壤等特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看好“总开关”,牢筑理想信念基础;紧盯“关键点”,严把选人用人标准;着眼“防火墙”,深化监督制度改革;深耕“涵养地”,优化政风社风互动,持续用力,锲而不舍地追求党内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