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从技术文化批判理论发展脉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所面临的问题,即通过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立场与他在技术哲学研究方面采用的解释学方法论的矛盾的解析,讨论了技术文化批判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当下技术的文化研究在经验方法上的不彻底性,从而阐明了技术文化研究走向"切身化"经验方法的必要性;讨论了对技术展开"切身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此作为深化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莱布尼茨在近代诠释学或解释学发展史上的巨大影响开始,试图说明他在跨文化诠释学理论基础方面和跨文化诠释学亲身实践方面的贡献,认为他在两个方面都具有经典意义,卸典范意义.本文讨论了三点:第一,莱布尼茨的普遍和谐理论是否对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哲学说明.从而对于跨文化诠释学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哲学论证.第二,简要讨论了莱布尼茨在"关于中国人的自然神学观念的讨论"中的基础思路,看他如何在相异的文化中看到自己的文化.和在自己的文化中看到相异的文化,从而否定存在着纯粹文化和纯粹文化传统.第三,从莱布尼茨及其时代谈论不同文化的习惯方式,提出关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或者"中国文化"这类说法是否存在着问题,是否和如何可能会导致误解.本文的主要意图是突出探讨跨文化诠释学的基础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近日 ,应我校人文社科系的邀请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李大华博士在余家头校区人文社科系为青年教师、研究生作了两场学术报告。李大华博士在哲学、文化与宗教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近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对美国文化及有关学术思潮有深入研究。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宗教与美国社会的关系 ,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了评介。他的报告学术性强 ,内容深刻 ,引起了听报告者的极大兴趣 ,大家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大华博士来我校讲学@高建明  相似文献   

4.
从岳阳楼历史沿革入手 ,重点研究岳阳楼文化现象 ,并对岳阳楼文化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首先是讨论岳阳楼诗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其次是从文物角度讨论它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 ,再是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讨论他的旅游价值 ,由此证明岳阳楼产生的“先忧后乐”精神极具文化价值。因此 ,今后岳阳不但要发扬这种精神 ,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且要做好岳阳楼的保护工作 ,尤其是要制订保护规划和研究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不仅对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深有研究,还大力引进了西方好的书籍装帧形式。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关乎民族文化根本性的问题——"民族性",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正是他勇于引进西方文化而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1996年金秋 ,有幸认识了黄正泉同志。他是从湖南长沙来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 ,师从汤一介先生。由于汤先生当时短期出国讲学 ,就委托我担任他的指导教师。在听课之余 ,他多次谈到来北大当访问学者 ,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研究文化怎样构成了人的存在 ,完成《心理文化现象学》一书的写作。我当时主要是鼓励他 ,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思考。我们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人学与文化方面。在我当时的印象中 ,黄正泉同志不仅为人忠诚 ,尊师重道 ,更重要的是他独立思考能力很强 ,且与常人的思维不同 ,加之非常勤奋。我相信他能写出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最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 ,在语言学习中 ,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不但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语言教学与文化关系问题。在理论方面 ,作者阐述了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实践方面 ,作者提出了全面施教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以讨论东西文化问题而引发大规模文化论战和极力主张“全盘西化”而闻名的陈序经,对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最早提倡并积极建设“文化学”的先驱之一,对现代“文化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在对“文化本身”的研究中,以《中国文化的出路》为源点,以《文化学概观》四卷本为结点,用一套颇有特色的范畴和命题,建构起了他自己的现代文化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徐复观是 2 0世纪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其学术生涯中对中西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中西文化在渊源、文化取向、内容方面都有所不同 ,并且各有成就和弊端。他主张中西文化应该扬长避短 ,互相学习 ,反对文化上的大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文化选择观是一种再生与整合式的文化主体转型观。他不仅赋予文化的主体用以有别于洋务派的新内涵,而且还在文化选择的原则、策略、途径、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梁氏为重塑国民、重建中国近代文化范模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对新文化建设和选择等问题的精辟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台北)《中国文化月刊》1992第147期上发表综述文章,认为十年来中国大陆文化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9方面的工作: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介绍、对传统文化的宏观审视、关于地区文化史的研究等。文章重点综述了对传统文化讨论中的主要观点,主要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类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迫切问题等。作者认为十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广大知识界对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化问题的积极关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政治责任感,成绩是主要的。但是,也确实存在着玄虚化、情绪化和各种各样的片面性。从研究队伍看,以中国哲学史工作者特别是其中的少壮派为主,至于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工作者似乎还没有多少人发言。这势必影响讨论的深入和开拓。  相似文献   

12.
姓名反映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讨论汉英姓名的文化蕴涵,对于深入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文化的视角,讨论了汉英姓名的结构、来源和含义等方面问题,旨在探讨汉英文化的差异,从而有益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对姓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比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更早地讨论了方言或亲属语言间的语音对应现象,并讨论了双语现象和双语干扰问题,注意到语言接触也会产生语音对应的现象,因此没有把对应现象当作确定同源的惟一标准。他的同源判定依赖了文化和民族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召开的“巴渝文化研讨会”就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有关巴渝文化及重庆人文精神的讨论;二是有关三峡文化、巴渝文学的探讨;三是有关巴渝民俗民间艺术的分析;四是有关巴渝历史考古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性别平等的文化哲学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运用文化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人的文化存在、性别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和性别平等的文化困境的分析,提出文化是性别平等问题本质的基本观点;针对女性主体性意识缺失和自我心理束缚问题,从性别文化的心理启蒙、和谐性别文化体系的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和谐性别文化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汤用彤的学术贡献并不直接体现在人们所讨论的经典解释上。将他纳入讨论的视野,是因为他对经典解释史的研究起了特别的作用。文章通过剖析他早期对理学解读的一篇长文《理学谵言》,分析他对朱子、阳明学说的独特关注,阐发他对经典及解释的特殊看法以及他所实践的独特解释方式。他既不采用传统考据训诂方式,逐字逐句地对阳明、朱子的经典作完整及系统的注解,又不采用纯粹玄远义理的理论建构方式,发挥阳明、朱子的思想。他是针对自己忧心的问题,从自己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以及对阳明、朱子学说能救心、救德、治时弊的信念,来呈现阳明及朱子经典中的某种特殊"意义"。但实际上,汤用彤对经典的这种带有文化保守情怀、同时要求"安"、"实"的解读方式,在他后来的学术历程中,也没能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历来就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取得无产阶级政权,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前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方面,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现做出客观评析。不仅论述了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发展方面,而且也指出了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误解和扭曲方面;不仅肯定了他的社会主义现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指出了他的社会主义现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留下的不良理论教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 ,从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广大背景中 ,剖析了巴金与文化关系中存在的复杂而深刻的矛盾。本文认为 ,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巴金对近现代文化的追求和他对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体认之间的冲突。他试图解决中国现代的文化问题 ,但这一努力又受他自身文化禀承的制约 ,这就使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进程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9.
藏族作家蒋永志在诗歌、散文、小说和电视文化散文创作等方面都进行过辛勤努力,写出了藏民族生存环境的自然形态、地域风情,更展现出藏民族特有的勤劳、勇敢、顽强的人文精神。这既得力于他对本民族人生的深切体味,也有着他在藏族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涵蕴。文章通过对这一个例的分析,思考了文学创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中,赵汀阳的天下观极富想像力,但他主张的无立场方法与其强硬的中国立场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紧张,这种源自中国文化自身的张力为理解并重构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