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光晋 《老友》2008,(2):40-40
每年春节,是姑姑最开心的日子,这段时间,儿孙们都在身边,她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姑姑今年74岁了,姑丈已去世多年,膝下有5个儿子,10个孙子孙女,可谓儿孙满堂。可是,每年过了正月十六,儿孙们南下广东后,家里便只留下一个5岁的孙女和她相伴。一个是留守儿童,一个是留守老人,姑姑又住在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儿孙们  相似文献   

2.
邻居怕辣     
陈永江 《社区》2012,(22):40-41
周末,我和妻子去姑姑家吃饭。我们知道,姑姑腿脚不大好,特意拎了些菜去。但是,到了姑姑家,她却抱怨我们没有买那份特别辣的尖辣椒。我被弄糊涂了:姑姑是正宗的四川人,特别爱吃辣的,这我当然不会忘记。可是,以前每次来,她都特别嘱咐我:"千万不要买辣椒啊!"姑姑见我一副委屈的样子,笑了:"对,是我没说明白。是这样,这些天,隔壁  相似文献   

3.
老丁出事以后,我没见过她。听说是跟着年轻的姑姑生活,姑姑工作忙恋爱也忙,总是把她扔在隔壁的大婶家里。我犹豫过很长时间,要不要去看她。  相似文献   

4.
广告惹祸     
姑姑年过七旬,表弟想把她接到城里来生活。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姑姑还没到,表弟就开始找保姆。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尽管表弟四下撒网,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表弟着急地对我说:“我出高价让亲朋好友帮忙找  相似文献   

5.
邻居怕辣     
陈永江 《社区》2012,(33):40-41
周末,我和妻子去姑姑家吃饭。我们知道,姑姑腿脚不大好,特意拎了些菜去。但是,到了姑姑家,她却抱怨我们没有买那份特别辣的尖辣椒。  相似文献   

6.
艾安  能能 《可乐》2010,(6):73-73
看看历史,不难发现,好男人总是相似的,烂男人却各有各的“精彩”。 最无常前男友:吴三桂 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吴三桂遇到她,是在国舅田弘家的一次歌舞宴席上。他被陈圆圆迷得神魂颠倒,答应“大难来时先保护田家”,于是抱得美人归。起初,她以为自己总算逮住一个英雄了,没想到战事一紧,吴三桂撒丫子就跑,把她留在京城府中。  相似文献   

7.
她的奶奶是大名鼎鼎的赵一曼烈士,她的姑爷爷是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然而,命运之神并没对她特别眷顾,甚至让她备尝人生的跌宕起伏。如今,这位名门之后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对生活却依然真心不泯,充满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8.
不尽的思念     
朱桂玉 《老友》2013,(10):16-16
今年正值姑姑英勇就义80周年,每当我翻看相册,凝视姑姑的照片,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姑姑名叫朱回贞,于1910年出生在井冈山脚下的莲花县良坊镇南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活泼,相貌出众。她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株萍铁路沿线打游击,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姑姑所在的游击队后来转战于大安岭、武功山、棋盘山等地,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姑姑奉命调回莲花中心县军事部。由于叛徒告密,1933年6月23日深夜,姑姑和其他几位革命战士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9.
姚影 《山西老年》2012,(12):27-27
秋树婆娑,翻卷着思念的叶片。云舒云卷,缱绻着满心的眷恋。在这秋色渐浓的日子,姑姑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在我的记忆里,姑姑漂亮、爱美,手巧且文雅。姑姑年轻时是美女,从照片上看,那时的姑姑身材窈窕,眉清目秀,虽着素花布衣,却掩饰不住骨子里透出的灵秀俊逸。  相似文献   

10.
革命老人陈玉英同志,今年八十一岁了。从一九二六年冬到一九三○年冬的四年多时间,她一直在杨开慧烈士身边。杨开慧烈士被捕入狱时,她是同难者,也是杨开慧烈士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革命坚贞不屈,同敌人顽强斗争的见证人。一九七○年十一月,正是杨开慧烈士壮烈牺牲四十周年的时候,陈玉英同志怀着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热爱,对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杨开慧烈士无限敬爱和怀念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回忆了烈士的革命事迹,经记录者整理成文。但由于“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特别是大野心家江青疯狂玉制宣传杨开慧烈士的事迹,致使这篇文章没能同读者见面。今天,万恶的“四人帮”被粉碎了!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忠魂,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跟随英明领袖华主席,把毛主席和千万革命先烈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冯亦同 《金陵瞭望》2005,(22):53-55
2005年10月25日.为纪念浙江宁波镇海籍烈士朱枫诞辰100周年.在烈士故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天,嘉宾中有两位鬓染微霜的女士相见分外激动。一位是朱枫烈士之女、南京军区离休干部朱晓枫.另一位是上海化工专家沙尚之.她是上世纪40年代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之女。81年前.宁波女师三年级学生朱枫曾在“憩园”接待过她的同窗好友、宁波最早的女共产党员、40年代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的陈修良。  相似文献   

12.
人物:黄励 重温革命典故:牺牲最早的女组织部长 在雨花台成千上万的烈士中.有一位优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牺牲最早的省委组织部长。她说过,“我只要活着,就要奋斗到最后一秒”.她也是这样做的。她将法庭、监狱都作为战场.竟然将宪兵司令部的看守转化过来。参加革命工作.让宪兵司令气急败坏。她就是江苏省委组织部长黄励烈士。  相似文献   

13.
老北京人讲究做什么菜就得是什么味儿.现在京城的快餐风气愈演愈烈,却忽略了北京人最讲究的"味儿".  相似文献   

14.
正应姑姑邀请,我来到美国加州度假。姑姑家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区内,平常她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养些猫、狗之类的宠物。一天半夜,不知什么原因,姑姑家的一只狗点点突然叫了起来,将我和姑姑从睡梦中惊醒,拿东西喂它,也丝毫不领情,依然不停地叫。姑姑担忧地说:"吵醒邻居就麻烦了。在美国,半夜狗叫属于违法行为。要是被警察发现了,轻则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拘留呢。"我不以为然地说:"只要邻居不报警,警察又怎会知道呢?周围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会为  相似文献   

15.
她虽为香港名人,却质朴无华、说话平实。 她虽为政坛要人,却格外看重家庭生活。港人公认她是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最称职的妻子、媳妇。 她是香港杰出女性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23日上午。 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民庭,一起民事案的庭审调解正在进行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原告席的是一名年轻女性,而站在被告席的则是这位女子的父亲和叔叔、姑姑。 该女子叫张玲玲,她举状法院,不为自己,而是为年迈的爷爷。 张玲玲的爷爷叫张子荣,今年73岁,生有四男一女,早已成家立业。按说张老汉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年逾古稀,儿孙满堂,应当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了。孰料却落到了  相似文献   

17.
女企业家兰兰约我在北京昆仑饭店喝咖啡,她向我倾诉了她痛定思痛後的感悟。我觉得她的思考和情感失败的经历对女企业家有启迪。她在10年前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爱上了来自内蒙古农村的大学同学刘。经她多方奔走,刘毕业後终於留在了京城,不久他们结了婚。几年後,刘晋升为某集团公司的副总,她自己创业的餐饮公司也非常成功。最令她高兴的是刘对她和8岁的儿子很关照,总是将家务、生活料理得有条不紊,对她的事业非常支持。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好,得到了很多人的羡慕。现在住在北京二环边的豪华公寓。可前不久一切都改变了。她去外地开会并按计划提…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6,(4)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对这首诗和诗里的“她”——烈士张志新都不会陌生。当年,正是原《光明日报》记者陈禹山的报道,使张志新成为那个时代最沉重的祭奠。  相似文献   

19.
邓思铭是最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在三十一岁时,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赋诗赞誉他是“不老松”①,为烈士革命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唯惜烈士牺牲于白色恐怖年代,记载烈士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不多,笔者仅就所能见到的有关烈士生平的零星材料加以初步订正整理,尚希史学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一组"熊孩子"在河北保定一烈士陵园对烈士墓碑不敬,还将一墓碑踢倒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引起公众强烈谴责。为什么这个"熊孩子"没有对抗日烈士的敬重之心?在中华民族被日寇蹂躏之时,是这些烈士视死如归、为不被亡国灭种而战,他们悲壮倒下,甚至尸骨无存。后人修建烈士陵园,不仅希望慰藉烈士英魂,更希望烈士们舍生卫国的精神永世长存,让后来人缅怀。然而,那个"熊孩子"却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