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05年俄国革命,是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史进程的产物。是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1861年俄国广大人民为争取政治权利,民主权利,改善贫困生活,纷纷起来斗争。革命形势迫切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这次革命,要求制定革命的策略,实行正确的领导。为此,1905年4月12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随着俄国国家杜马的建立,原本存在近百年的国务会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从沙皇的法律咨议机关变成享有一定立法权的议会上院。本文拟研究1905-1906年国务会议改革的过程,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使国务会议成为沙皇与国家杜马之间的缓冲器,其实质是沙皇以此抑制国家杜马的立法冲动,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3.
1905年后俄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是否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几十年来,苏联史学界在涉及此问题的领域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年来还出现了研究1905年后沙皇制度演变的热潮。归纳起来,苏联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专制体制“一如既往”,新版《根本法》“丝毫没有束缚君主的意志”。②一种批驳了1905年前后俄国没有变化的观点,但只承认,“统治形式发生了变化”——沙皇“被迫试穿立宪外衣”,实行的是“以议会形式掩盖的专制制度”,并认为最为准确的术语是与君主立宪制相对立的“立宪专制制度”。②一种是最新出现  相似文献   

4.
朝鲜半岛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角逐的场所。在对朝鲜的侵略活动中,沙俄到底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对俄国远东政策的认识。长期以来,苏联史学界认为:沙俄实行了“维持朝鲜独立的政策”。这种见解,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试图根据历史事实,阐明沙俄推行帝国主义侵朝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侯艾君 《南都学坛》2003,23(4):30-33
1905年到1917年国家杜马的设立和实践,是俄国实现政治民主和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改革步骤,杜马的设立虽然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但是仍然具有极大的政治进步意义,对于俄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说,1905-1917年俄国国家杜马的政治实践是介于两种制度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的政治体制,它不仅冲破了沙皇绝对君主专制的统治,同时,也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立国家杜马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单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当这场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猛烈冲击着清朝封建统治的时候,对于中心地区在黑海之宾的俄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沙皇俄国的统治者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俄国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太平天国史的究研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农奴状态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就在这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以及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积极参与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罪恶勾当。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猛烈地冲击了沙皇政府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復旦大学第一次俄国革命五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今年苏联各族人民和全体进步人类都在纪念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人民革命,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革命的五十周年纪念.这次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知识分子在重新解读民主的时代语境下,为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能够快速进入知识界的舆论场域搭建起了舞台;借助报章杂志的舆论空间频繁刊载有关俄国革命的新闻通讯、观察游记和专著文论。各种报道、议论和评价无不彰显出中国知识界对俄国的态度与反应的变化;知识界眼中的俄国由“革命”到“俄乱”再到“革命”的形象转变,隐约透着一种国人“自我想象”的逻辑思绪。随着对俄国革命认知的不断深化,知识界逐渐凝聚出“联俄”、“友俄”的讨论主题,以及“学俄”的思想倾向。与此同时,知识界内部亦因对俄问题而渐显群体分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汉娜·阿伦特的俄国革命观集中体现在她的《论革命》一书中,她认为在暴动、恐怖、历史必然性和绝对主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是法国大革命的一种延续.正是因为十月革命“电气化加苏维埃”的特殊方式,导致了革命的悲剧性结局.而党派之争成就了一党专政,布尔什维克党扭曲了革命的苏维埃制度,最终“革命吞噬自己的孩子”,革命精神丧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对孟什维克党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所奉行的思想,执行的政策,采取的行动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分析了孟什维克在历史转折关头丧失机遇,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理论根源和客观原因,揭示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17年,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加深、阶级斗争日益激化。整个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在这一年内,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即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俄国的两次革命,就其所面临的任务、性质、动力、结果等方面,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并受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深入比较这两次革命,对于正确理解这些事件,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学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 如果把1917年的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思想体系发展成为社会制度,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革命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劳动人民进行的斗争,为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方面,除了胜利地进行了暴力革命之外,在革命初期,列宁还曾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先进的工业组织形式与中世纪的土地占有方式、欧化的城市与愚昧的农村、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法制观念、民主自由的要求与专制制度的现实,这些互相对立的事物的交织和冲突,构成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广阔背景。在这个动荡不定和酝酿变革的时代,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的俄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也经历着重要的发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14.
1905年革命爆发后,列宁意识到之前高估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对农民的支持由要求地主“归还割地”转向要求没收地主全部土地;随之而来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使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关注的重心由论证其发展的必然性和进步性转向探讨其发展的具体方式.基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列宁反对斯托雷平式的改革,支持农民(代表)的“土地国有化”要求,力求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15.
当无产阶级率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面对更加突出、紧迫的消除贫困难题,如何去破解这个斯芬克斯之谜,列宁基于对俄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为苏维埃俄国制定了一个以赶超为目标、以迂回曲折为主要实现方式的发展战略。并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本文对迂回赶超战略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具体特点和历史启迪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是在寻找美。—托尔斯太今年九月九日(俄历八月二十八日)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作家列甫·托尔斯太诞生一百五十周年。这位曾被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譬喻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天才艺术家,是一颗一百多年前在大地上放着瑰丽光焰的,照耀一个时代的巨星。他的不朽的作品,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与无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不仅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出色的现象之一,也  相似文献   

17.
普列汉诺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一位著名理论家。对他曾经提出过的“象形文字说”,人们历来都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苏联学者福米娜的《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一书指责普列汉诺夫“保卫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也称普列汉诺夫“支持了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敦尼克等人主编的《哲学史》则说普列汉诺夫“向不可知论作了让步”。我国哲学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怎么办?》(1902年)是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斗争的指导文献。这部著作的标题,直接取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长篇小说。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很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尊敬和热爱,对他们的遗产和传统的珍视。列宁在书中论证一条重要原理:“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是总结了革命民主派的历史经验,以他们的卓越实践为例证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原理。列宁说:  相似文献   

19.
由于19~20世纪之交清政府统治的日渐腐朽和民心的日渐丧失,迫使一部分人士起来大声疾呼推翻无可救药的清政府统治,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与此同时,革命派分子要求革命势力走向统一的呼声也日趋强烈。当清政府赖以自救的新政政策和对国内革命派人士的高压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中国革命势力在日本东京的大量聚集时,孙中山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其他革命派骨干促成了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北洋政府在新疆对俄国革命所奉行的不干涉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