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王全安执导、耗资一亿的民族史诗电影《白鹿原》在备受关注和期待中,终于在2012年9月面世了.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影《白鹿原》尽管凭着幽默诙谐的方言、荡气回肠的音乐、恢弘壮观的景色而得到赞美的声音,但由于过于追求香艳,情节显得支离破碎,人物演绎显得浅薄,缺少了原著的厚重感和悲壮感.陈忠实与他的经典名著《白鹿原》再次成为人们追捧和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白鹿原》到改编成电影《白鹿原》,时间相隔19年。在电影《白鹿原》中,由于改编者的急功近利、理解偏差与原作者迁就、失语,因而出现忽视原著精神内核、审美价值的非良性互动现象。电影改编应坚持对文学原著精神内核的尊重与借鉴,文学也应坚守以保有艺术独创性为前提的良性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仲谋 《东方论坛》2013,(6):116-120
小说《白鹿原》被改编成电影,是文学界和电影界的一件大事。电影采取浓缩式的改编方法,对人物、情节进行最大限度的精减,运用极富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影像语言,对这部乡土民族史诗进行影像转换,尽可地将原著的复杂主题呈现出来。尽管大量的删剪造成不少遗憾,但影片深沉的历史文化感和注重艺术追求的品质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认为女性是美好的,女性有着比男性更强的意志力,他作品里的女人有着人性的缺点,她们一直在与命运抗衡,却在男权社会里无所适从,最终都逃不过红颜薄命的宿命。原著小说以及电影已出版和上映多年,对人物有着深刻的描述和定位。原创舞蹈《茉莉花香》改编自《妇女生活》的原著和《茉莉花开》的电影,通过肢体语言突出地表达了女性生活的悲剧美,运用双人舞的形式刻画了三代女人、两对母女之间的细腻关系,舞蹈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让女性的意识最后慢慢苏醒,茉莉花开,花香四溢。  相似文献   

5.
电影《归来》对原著的改编主要表现在对原著主题的简化和对原著政治背景的虚化。电影只截取主人公“越狱”和“释放”两次归来的情节,且做了很大改动。电影《归来》以浅层次的社会批判和深度的人伦温情代替对知识分子命运沉浮的悲悯,消减了原著中深层的哲理意味,偏离了原著主题,体现了张艺谋的惯性思维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小说《白鹿原》堪称民族史诗,它描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历史,同时也描述了生活在男性世界中的众多女性,她们和其中的男性一起构建了"白鹿原"世界。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生活其中的女性人物,分析其悲剧人物生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邦德的剧本《李尔》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李尔王》。在《李尔》中,无论从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精神追求还是最终结局来看,邦德一改原著中李尔王这一高贵的、英雄式的悲剧主人公形象,塑造了丧失崇高性且受困于权力欲望的李尔。通过李尔王和李尔这两个悲剧主人公的比较可以发现,邦德的这种人物改写反映了西方战后思想语境影响下当代西方剧作家对悲剧人物和悲剧功能的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8.
从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是文学到影片的转换。小说以男性立场审视艰苦岁月中人物的命运沉浮。电影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情节和人物的减法处理,将具有历史性的大故事切换成家庭式的小故事。在叙事视角上,从小说中的三个视角转换为单一的全知全能视角,使电影更加清晰明朗。较之原著,电影更具主题的人文性、视听的符号性和电影实践的文学性,从而也找到了文学与电影的契合点,实现了从政治到情感、从情节到人物、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电影《苔丝》改编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19世纪末工业革命席卷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苔丝短暂的悲剧人生。电影中充斥着的黑色浪漫情调及死亡元素增添了电影的神秘阴郁效果,渲染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烘托出主人公不断抗争却总以惨败告终的悲剧命运,引发观影者对人物命运感同身受的观影效果及对人物的悲剧予以深切地同情。  相似文献   

10.
论《史记》人物悲剧超越性的艺术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烘托,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超越性是司马迁笔下人物悲剧的共性,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悲剧人物超拔的行动、超凡的才智、超常的功绩及超然的赴死等艺术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里程碑”的同名长篇小说。自公映至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一部投资过亿的商业片,《白鹿原》首先以其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夺人眼球。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几处恰到好处的老腔表演,配合剧中的情节发展,将关中的民俗文化向观众做了生动的展示。当然,电影也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它的改编就存在某种缺陷,将小说中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朱先生删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奥尼尔善于从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斗争探讨现代人在失去精神信仰后的惶惑不安以及必然失败的悲剧命运,同时通过肯定人物在追求失败过程中表现出的尊严与力量,赋予这些失败的人物以悲剧美感.《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悲悼》是奥尼尔四部著名的心理悲剧,表现出奥尼尔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深邃透视和人物心理冲突产生的巨大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欧阳予倩三度把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改编成京剧、桂剧和话剧,并创作了电影剧本《新桃花扇》。他在改编时尊重和依托原著,并未将原著人物、情节、结构等完全推倒来另编故事,也不是为改编而改编,对原著照搬照抄,而是将戏剧改编和时代需要相结合,在改编中体现时代变化,表达时代诉求,以便当代观众的接受和欣赏。他通过截取故事的几个重要场景突出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在描写忠奸斗争之外着意表现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并在表现李香君精神气质的同时强烈书写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且努力提升“小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欧阳予倩的《桃花扇》改本为古典戏剧的现代改写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4.
从继承、革新传统文化中悲剧意识的角度,《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所写“家亡人散”是对传统文化“家国同构”模式的怀疑和否定。从“屈原模式”到“贾宝玉模式”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悲剧意识的升华.《红楼梦》的恋爱悲剧模式革新了传统的以礼节情的恋爱悲剧模式.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对传统的“游”悲剧意识及天道悲剧意识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曹雪芹原著消解了传统文化对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电影《秋菊打官司》是根据当代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作为电影创作的母体,为电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但电影并不是对原著小说机械被动的语言转译,编剧刘恒和导演张艺谋抓住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核,按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美学原则进行再度创作,使电影与原著小说相比,在艺术上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淋漓尽致地运用了意象,文本从红字A到人物的名字、人物本身直至客观事物,都极具深意。1995年再次搬上银幕的电影文本《红字》也直接、明了地运用了意象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将电影文本的深意蕴含于可视的意象之中,虽然和原著相去甚远,但为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动。通过对《红字》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中的意象运用的研究,阐释了意象的运用为《红字》无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影文本所带来的永恒的艺术魅力,试图为《红字》研究构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创业史》和《白鹿原》在史诗品格和人物配置的结构框架等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视角度,使人物关系、人物质的规定、价值意义和对主题的揭示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截然不同。《创业史》的人物在时代特征的掩盖下,失去了独特的个体性,是特定历史的说明;《白鹿原》的人物始终保有独立的个别性,个人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的总和,组合成独具特色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一小福子是带着老舍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寻的美学理想走进《骆驼祥子》的人物画廊的。她是作家理想中的一个悲剧形象。小福子形象的创造充分显示了老舍以严肃、沉郁、悲怆为主要特征的悲剧美学风格,并与整个作品一起标志着他前期悲剧美学思想的臻至成熟。悲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老舍认为悲剧“主要的是表现人物(并不是坏人)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描写人物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他看来,悲剧主要是表现人的命运,即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而人物“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这是酿成悲剧的根源。他的悲剧作品中的人物总是置于这种矛盾冲突之中,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善良品格和欲求,并使之与环境交搏而最终归于失败的悲剧命运。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  相似文献   

19.
电影《白鹿原》史诗性不足为人所诟,究其原因,主要是影片女性叙事策略的采用,遮蔽了厚重的历史叙事的内质,使电影的史诗风格和史诗氛围有所缺失。影片把田小娥和男人们的情感发展作为故事的主线,使情欲和本能成为了影片主题,女性镜像体系掩盖了土地和农民的关系、历史和民族命运的历史叙事。这种女性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导演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倾向,存在着必然联系。同时,也使《白鹿原》现在时态的电影文本,呈现出史诗性缺失的必然肌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悲剧审美问题,在此之前有很多研究成果,但主要是从整体的文艺理论角度或者部分个案人物分析上出发,本文拟以《史记》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为对象,统计《史记》的悲剧人物数据比率,以此分析司马迁的悲剧精神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