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等相关理论对五代墓志部分疑难词语进行研读,发现这些词汇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语言资料,可以纠正以往释义的不足,也可以为大型辞书修订提供有益的借鉴。墓志词汇研究价值巨大,应该引起学界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东汉墓志语料丰富,是研究东汉词汇的重要出土材料。本文对东汉碑刻中的13条词语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3.
六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通过对其穷尽考察,可以发现其中有"氓黎"、"氓谣"、"寿仁"、"胤裔"、"赞辅"等为数众多的词语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个别词语如"侪伍"虽被立目,但有义项漏载。对这些词语进行考释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唐师府君墓志考释》对探讨唐朝中后期陕北延安及剑南西川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唐师府君墓志考释》部分释文有讹误,影响对墓志铭文的有效利用。笔者对《唐师府君墓志考释》释文进行校补,以期对唐朝中后期石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韦知艺是唐代京兆韦氏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卒于唐长安四年(704),在武则天时期历任官职,其在两《唐书》中无传。《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箕州诸军事守箕州刺史上护军韦府君墓志之铭》详细记载了韦知艺的家庭世系和生平事迹,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才墓志》对于研究北朝后期的一些重要史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并对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考释,希望对北朝历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李骞是北朝赵郡李氏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李骞墓志》的发现,为研究其生平以及赵郡李氏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新史料。结合墓志和相关史料可知,李骞原名希义,字景让,后改名骞,再改字希义;李骞家族原来聚居平棘,后来迁居柏仁;李骞庶长兄长钧未被记入《李骞墓志》,李骞长女宝信当为高延宗妃;李骞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卒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曾在北魏和东魏担任多种官职;《李骞墓志》出土于河北省赞皇县。  相似文献   

8.
《隋韩舒之墓志》,2011年出土。本文首先过录墓志的内容,再进一步对墓主韩舒之的家世和生平进行考证。据墓志,韩舒之的祖、父都是周、隋时普通的中层官吏,其父还长期在边远、荒寒的廓州任职。但这反而磨练、砥砺了韩舒之从军的素质。韩舒之参与了平北齐、平尉迟迥等重大战役,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升任大都督。在不断的征战中,韩舒之为自己争取了更广阔的上升空间。这也足见出战乱年代一个士人的际遇。一定程度上,士庶天隔并非僵化。这不妨视为那一时代一位普通士人上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高远望是高句丽建安州都督的后裔,也是活动于玄宗时期辽西走廊的高句丽遗民。《高远望墓志》记载了他的一生,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唐朝东北边疆治理的重要信息。将《高远望墓志》与相关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结合,对高远望的家族世系、家族仕宦情况,高远望在边地的军政活动、死后归葬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生活状况,进而展现玄宗时期唐朝东北边疆的局势与军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北齐《贾进墓志》,记载了墓主的籍贯、先祖、仕履、性情和卒葬地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对墓志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墓志中存在不少疑难问题,如冒袭先祖以抬高身世;"尔朱雕阳王"史无记载,可能有误;贾进官职从"郎中令"跃升"车骑大将军",可能不实。  相似文献   

11.
王遹是北宋临城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王氏一族与北宋大文豪苏轼、苏辙在文学、姻亲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新出土的<王遹墓志铭>为研究苏、王两家族关系、北宋科举制度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学具有著述数量多、分布密、集成性、地域性、重史、主学及探究谱式作法等基本性质。列出相关的清人著述,勾勒出清代诗学总貌的同时,也向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最基本的清代诗学书目。  相似文献   

13.
就清代考据学的成因、勃兴、方法及著名学者考据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对清代考据学研究方法作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考据学鼎盛期,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并形成“时代思潮”。清人考《孟》,涉及孟子本人与家世,孟子生卒年月与游历时地,孟子游事之君与弟子,《孟子》作者与篇章次序,《孟子》字词句章与思想主张,名物训诂与典章制度,可谓无所不考,卓然有成。成果丰硕,考证全面,研治深入,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浙江图书馆藏清人黄图珌《栖云石》、夏秉衡《八宝箱》、王廷鉴《梅影楼》传奇和无名氏《照胆镜》杂剧为稀见之曲作。前三种虽有学者在著作和文章中涉及,但真正读到原作的极少;后一种未见任何曲书记载。《栖云石》的情节和主旨与《牡丹亭》类似,完成于乾隆六年(1741)。清代小说《风流悟》与此剧情节相同,姚燮《复庄今乐府选》选录其15出。《八宝箱》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题材来自于冯梦龙《情史》,姚燮《复庄今乐府选》选录其5出。抄本《梅影楼》取材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至咸丰三年癸丑(1853)之间的实事,剧叙徐夔妻刘怡青在太平军入鄱阳城后跳井殉节事。抄本《照胆镜》4出,与清初朱云从《照胆镜》(已佚)传奇情节不同,叙明陈钺妻妾事。此剧当作于道光朝或其后。  相似文献   

16.
蒋士铨丛考     
该文是清代诗歌系列考证中的一组文字 ,大抵以蒋士铨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 :一、蒋士铨《京师乐府词·象声》有关的历史资料 ;二、蒋士铨携妇游山与吴敬梓《儒林外史》 ;三、蒋士铨“两当轩”与黄景仁“两当轩” ;四、蒋士铨写西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顾千里是清代著名校勘学家,“不校校之”是他校勘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其校勘学思想的形成,受传统校勘思想,特别是宋人校勘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校勘学史上,顾千里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有关理论对当今古籍整理校勘事业不无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人别集浩如烟海,整理不易。清代作家散在集外的诗文作品,数量既多,情形也格外复杂。为清代作家辑佚,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和长期的任务。即以陈衍、谭嗣同、溥儒这三位晚清名家而论,他们也都有不少集外诗文,因此特将其厘为一束,并加以相应的考订与申说。  相似文献   

20.
桂文灿《论语皇疏考证》是晚清时期考证皇侃《论语义疏》的重要著作。作者证其所长,考其所短,并对异文加以考订,体现出博采兼收、考证深入、实事求是的考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