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还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人是这一目标的实践者。人的塑造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反过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否对人的塑造也有双重性的影响,所以,应该将塑造新人放置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2.
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东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人学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些解释有的符合马克思人学的本真精神,有的是不符合的,这就需要回到马克思的人学道路来对它们做出正确的辨别.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来寻求思想和方法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提出实践范畴之初,通过摒弃将人归为纯粹肉体的感性存在者的做法,以及将活动等同为与人无关的纯粹精神性活动的做法,有意识地建立起感性活动与现实的个人之间的关联。此后,他更为具体地规定了实践范畴:感性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感性活动是这些个人的存在方式,感性活动发生在一定的时空当中,感性活动是人类延续自身的基本方式。这些稍显抽象的规定性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与交往活动中获得了更具体的显现。  相似文献   

4.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解构西方传统人学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是什么”为基本问题,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形成了既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又有丰富的实际内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技术观以人学为根本遵循,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马克思技术观蕴含着完整而严密的人学逻辑,即现实的人、实践人学和人的发展是技术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透视技术的内在本质,需要坚持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并深入阐释技术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技术的创新性与应用性统一,技术的阶级性与公共性统一。马克思技术观具有浓厚的人学现实关怀,即以技术的生产力价值促进人的解放,彰显技术关于人的自由价值的现实追求,并以技术审美价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生成路径是: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思想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直接推动原则;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立足点.马克思人学生成的理论制高点是实践人学;主客体的统一是其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学思想能否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依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以及其与唯物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是其思想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学理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人学理想的批判性建构的理论背景是人的社会本质理论,基于在资本主义片面人性批判基础上提出的全面人性论是其理论前提,而自由个性的培育则构成这个理论的实践指向.而且,在马克思的视阈中,批判性建构只是其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新人.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清晰的理论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以“人”为研究起点,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但高校图书馆管理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的管理和对馆员的管理这两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要求针对图书馆管理对象的特点开展工作,体现人本关怀,解决读者和馆员的实际问题,培养人本队伍,创建人本环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更进一步同中国实践、当代实际、时代特征、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维度,在平行的“地理空间”上,把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一个对比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横向历史地位;根据中国国情和历史,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作“历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纵向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与超越的理念,探讨"人文关怀"理念,挖掘人文关怀的价值,无疑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管理理念要求高校引导教师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追寻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实施刚性与柔性的互补管理,这种理念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人文精神,对于引导高校教师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包含人道主义,因为从实践和主体出发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在对人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上、对实现人的解放或自由发展的路径上、建立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上,与其他各种人道主义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重大,它表明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抽象人道主义的观点和单纯经济的观点来理解社会主义,而应当把“以人为本”或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论争包括三大主题:人性论、异化理论、人道主义理论;这场论争为文学主体性观点的提出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是文学主体性观点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文学主体性理论接续和延伸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讨论并将讨论引向了深入和系统,利用和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资源并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调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在具有马克思主义基调的同时夸大了精神主体的作用并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的色彩,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当前大学体育中,内部结构性失调,人文精神缺失,奥林匹克运动的入文意蕴呼唤大学体育的人文精神回归。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人文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专家调查、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加强体现人文性进行探讨,针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人文性缺失的现状,应根据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教学目标,提出在构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加强人文性思考的建议,从而充分体现大学体育本身蕴藏着的丰富人文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新理念。本文系统阐述了人本管理和二级学院的内涵以及在教学管理中实现人本管理的必然性。并针对现今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思想观念滞后、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队伍基础薄弱等人性缺失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从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人本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等途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管理泛行政化现象严重,过于强调制度和一致性导致师生的自主性难以发挥作用。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应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转变意识,弱化管制,加强与师生的沟通,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20.
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哲学范式和实践原则有其深刻的内涵。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中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之死"等命题,不仅不是对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反而是这一原则和理念的体现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