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长大了     
我今年八岁了,我读三年级,爸爸妈妈说我就是个孩子,爷爷奶奶也这样说,我心里一直不服气,我可是班上个子最高的一个啊。  相似文献   

2.
我的女儿朵朵今年9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她因热情帮助同学,敢于讲真话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朋友们还送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小外号:"勇敢的精灵";在家里,她由过去的"任性小皇帝"变成"听话好学"的乖孩子。今年上半学年结束后,她一口气给家里捧回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四张奖状,"乐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还是我的"放养教育"有效,并正式宣布从此他们不再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为朵朵的教育方式我是没少操心,和她爷爷奶奶也"明争暗斗"了多次。爷爷奶奶坚持认为,现在就一个宝贝孙子,得"精养"。可事…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小天使,在他们还缺少自控力、需要引导时,适当地鼓励,适当地奖励,会让他学会独立,学会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并变得更有爱心。我推开门时,10岁的洋洋很迅速地关上里屋的一个抽屉并跑了出来,不用问,肯定是买了什么东西想瞒着我。午休时,在我的威逼下,他告诉我他买了一个夜光石。上三年级了,洋洋花钱的本事渐长,爷爷奶奶对他有求必应,无论我和老公怎么劝,都阻挡不了他的要求和爷爷奶奶为他买东西的热情。直到有一天,他为爷爷没有给他买东西而大发脾气,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5.
世上没有顽劣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壮壮的爸爸赖先生我和媳妇白手起家做起了一家建筑公司。头几年没工夫管孩子,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这几年公司做大了,三年前在北京安了家。现在老大强强在附近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一,老二壮壮比老大小两岁,上五年级。老大还知道学习,虽然上的不是重点学校,但是在重点班。老二可叫我费了劲了,那个成绩就别提了,我每次开家长会都是低着头。  相似文献   

6.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陷于一种矛盾状态:自己亲自带吧,确实没时间;让爷爷奶奶带吧,又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教育观念陈旧,而且长期不相处,孩子还跟自己不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大约70%的孩子正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其中有70%的儿女对祖辈教育不满意。最近,一位名叫乐善耀的老人出了本教育版的"孙子兵法",专门讲如何教育孙子的。这可是老人亲身的经历,"假痴不癫"、"声东击西"等绝妙的三十六计,给爷爷奶奶们出了不少好点子。谁说爷爷奶奶就教不出好孩子?  相似文献   

7.
问: 4岁的冰泉出生后一直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父母只在周六晚上将其接回,周日晚上就将其送回.爷爷奶奶对孙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前不久儿子因病去世,儿媳带子改嫁.为留下孩子,冰泉的爷爷奶奶曾和儿媳妇打过官司,最后孩子还是被儿媳妇带走.二位老人要求探望孙子,又和儿媳打起了官司.请问他们的探望请求应否得到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 中国的父母可能是在教育中投入最多的一群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不惜时间和金钱对孩子进行早教、买学区房、送孩子上培优班。看上去,他们似乎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但是我认为这种教育不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04,(8):68-69
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离家流浪的秘密,他们在心底里存着这个秘密不轻易对别人说,这个秘密将一直伴随他们度过童年。长毛、卷毛、六毛、二毛、小三、阳阳,是6个流浪儿,年龄在10到13 岁之间。长毛13岁,是6个人里年龄最大的,也是最懂事的,懂得只要不干坏事就不用怕瞀察;卷毛因为一头卷发而得名,头又卷又脏;六毛年纪最小, 只有10岁,读了小学三年级便没有再读,会写自己名字,读书时语文数学都能及格,但很少考到70分;二毛是本地人,父母离异后他跟随母亲,母亲改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今年15岁,读初三,自打2月查出患有恶性骨肉瘤(骨癌)在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后,如今已花费十多万元,医院说还要40余万元,我家既非生意人,也不是富翁,只是偏远山村的农户。我家四世同堂,曾祖母年近90岁,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需要人照料,姐姐刚十七岁便因我辍学而外出打工,弟弟读初二,成绩一直居全年级第一名,现在也多次提出  相似文献   

11.
巫婆婆 《当代老年》2008,(11):30-31
美国:隔代的祖孙情,在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并且比父母还宠爱有加,这之中也有些许苦衷:不顺着孩子吧,带来的哭闹可能就被孩子的父母误会(中国人的心理向来孩子只有父母可以打骂)。因此几乎没有哪个做爷爷奶奶的不宠着孙儿女。在美国却不然,他们的祖孙情建立在“尊重”两个字之上,也就是说无论对儿子、还是对孙子都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爸爸接孩子放学时,他们低头跟孩子耳语,很自然地亲吻孩子的脸颊……那一瞬间,真是特别的温馨。豆豆一岁时,我们全家到了美国。大多数美国夫妇都是自己带孩子,既不让长辈带,也不会请月嫂。美国的爸爸们很自然地参与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照顾孩子起居,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学习,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单独找孩子谈心……他们和妻子一起,分担这份甜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16岁的女儿早恋了,我们提出让她分手时,她却说,她见过男友的父母,对方非常支持他们早恋,前提是不影响学习。她不让我们去找男孩和他的父母,责怪我们思想老套,还说如果非要让她分手,她就不会再好好学习,从优等生变成差生。让16岁的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是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方法又简单粗暴的时候。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处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重。具体说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其乐融融。当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父母的同时,新时代的父母们往往对他们的喂养方式不科学、教育方式跟不上等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一个10岁的擅长歌舞的女孩被一个曾经美丽的年轻女人砍了50多刀,其中30多刀砍中稚嫩的脸部。砍杀每几分钟一下,两个5年级的孩子目睹着这场持续了一个小时的虐杀,屋外有人在打麻将,没人留意这场"屠戮"……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子的过程,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能保证不丢分?可丢分之后呢……儿子四五岁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当我读着"竖起你的大拇指""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的语句和事例时,立马心神激荡,感觉自己握住了教子的金钥匙,那就是—夸赞,不断地去夸赞我的孩子!之前,宠爱孙子的爷爷奶奶爱讲"别说我孙子",我还挺不以为然;现在,孩子爸一张口批评,我就会来句"别说我儿  相似文献   

17.
早教QA     
正Q女儿三岁,邻居家的小孩比我女儿大半岁,一起玩时经常欺负我女儿,我不想让女儿跟小伙伴起冲突,也不想女儿被欺负,就不让女儿跟邻居小孩一起玩,可以方却老来找女儿玩。怎么办?A两三岁的孩子在一起玩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有时候可能因为同时喜欢某一个玩具,有时候可能因为在玩耍时发生碰撞,由于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18.
Q:女儿马上就初中毕业了,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但我们这个小县城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每年高考没几个孩子能上一本,所以我们打算让女儿去市里读高中。但她就是死活不同意转学。真让孩子自己做主肯定不行,但我们又找不到好方法说服她,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刘继荣 《老年世界》2008,(19):22-23
在德克士餐厅里,儿子问我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他说:“你看,那些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吃,只是买给身边的孩子吃。”我一桌一桌地看过去,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正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养儿育女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老人却毅然决然走上法庭,要求撤销父母对孙辈的监护权,想将孩子的抚养权争到自己手里……孙子智障,爷爷奶奶法庭讨要监护权6岁的男童叮当患有癫痫病,智力不及一岁的婴儿。在他刚出生4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因车祸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