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辑 《社会科学家》2005,(2):123-125
BOT方式是一种倍受许多国家青睐的新兴投融资方式。由于该方式具有多方面明显优势,因而在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从BOT方式的概念及优势出发,分析了当前在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引入BOT方式的可行性,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运用该方式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最后提出应调整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以保障BOT方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
BOT是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BOT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我国政府在BOT风险负担中存在着缺少立法保障、市场风险分担标准范围不明确、政府履约风险过高、国家绝对豁免权过重等问题。建议从完善BOT法律法规、明确BOT融资项目中政府风险分担的标准和范围、形成政府对自身特权的约束、谨慎使用国家豁免权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BOT投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BOT这一投资方式的法律特征作出分析,指出BOT投资中的核心合同———特许权协议是一种行政合同,基于这一协议之上的其他合同都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指出了BOT项目合同的性质和应采取的公司组织形式。通过对目前我国BOT投资的法律障碍的分析,指出尽快通过BOT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BOT方式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实行的引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尤有必要.我国自1995年引进以来,已逐渐成为引进外资用以发展我国能源、电力、交通基础产业的资金高速公路.有关方面的BOT项目研究表明,在法徘框架内的可行性问题比工业经济方面更为重要.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性质的认识,探讨在中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BOT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问题,分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即BOT方式的优缺点,并且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BOT方式的运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一营运一移交)方式80年代由土耳其首次提出并使用后,由于它所具有的有限追索权特性和“一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为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政府分担了财政紧张的压力,因而越来越受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青睐。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采用BOT方式进行建设,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作了一些基本的规定,对推动我国利用BOT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近儿年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推行BOT方式尚存在…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BO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和投资方式,应当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而目前我国调整BOT的法律制度很不健全。不利于吸引和鼓励外资投入BOT项目。为了营造更好的投资法律环境,我国BOT立法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BOT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BOT作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优点,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的财政实力,认为BOT可以作为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有效的融资方式,为大型体育设施的兴建和维护找到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李冬晓  张健华 《理论界》2007,(10):100-101
BOT投资方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投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领域。对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可以增加建设资金,转移项目风险,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从而促进和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因此,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重视。通过对BOT的核心法律关系进行说明,提出了完善、改进我INBOT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BOT是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的投资法体系却无法对它进行规范。国务院部委有关BOT的专门规章则存在着政出多门、法律阶位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而且与现有的合同法、担保法、投资法体系等存在着适用上的冲突。为缓解国家发展基础设施与财政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必须抓紧有关BOT的立法。本文提出由国家对BOT进行专门立法,并借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私人融资基础设施项目示范立法条文》,对BOT的一些原则性和专门性问题进行规定。并可以考虑由政府制定各个基础设施部门的特许权协议标准文本。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BOT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关于BOT的专门立法 ,使得BOT方式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其中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BOT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BOT作为一种新的投资经营方式,自80年代初出现以来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同并广泛运用.如英吉利海峡拉道工程、李国新建的机场高速公路、日本关西国际机场、香港东风海底隧道、马来西亚南北干线公路、菲律宾大马尼拉发电厂和台北环形高速公路等.我国在利用BOT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最早利用BOT方式的是广东沙角B电厂,此后北京京通公路、上海黄后江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复线工程、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广深高速公路、浙江椒江大桥、河南韩丰电站、黑龙江双鸭山电站等也运用方式进行建设.我省的泉州刺…  相似文献   

13.
BOT、TOT融资模式之比较评析--以经济分析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素民 《阴山学刊》2005,18(1):69-73
BOT融资模式和TOT融资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项目建设。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TOT模式在建设环节、政府风险、前期成本、产品定价和融资时间方面均比BOT模式更符合效益(效率)原则,更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满足理性主体最大需求。因此,TOT模式相比于BOT模式更为切实有效。在适用BOT、TOT模式融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更为有效合理地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BOT作为一种公私合作模式,顺应了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引进以来,至今已是生机一片.但是有关BOT的立法供给却有诸多缺漏,例如立法层级不高、标准不一、定性各异和争端解决中司法方式不彰等等.地方的BOT立法数量不少,但中央部门的立法明确可以分作两个发展的时期.对比各国、地区的立法,在行政程序法早已提到议事日程之际,BOT的立法选择已是明显.  相似文献   

15.
BOT方式中政府保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畔 《中州学刊》2005,(6):95-98
BOT方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即政府保证制度关系着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和整个BOT方式能否顺利运作.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未确立政府保证制度,仅在有关BOT方式的几个部门规章中对此有零散规定,而且这些规定中还存在着很多矛盾.政府保证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BOT方式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认政府保证制度及其原则,明确政府保证的主体及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立法现状以及政治、法律环境使得备受各国青睐的BOT投融资方式在中国的运作处于一种极不成熟、不规范的状态,严重阻碍了BOT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应该起到的巨大作用,本文探讨了BOT方式在中国面临的各种阻却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BOT方式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BOT方式是一种系统工程,其运行涉及两类合同,一是BOT合同,二是BOT合同的辅助合同;从法律性质上分析,前者属于涉外行政合同,后者属于经济合同。BOT方式涉及多方当事人,政府和项目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关系属于行政管理关系,项目公司与承建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贷款机构、经营管理公司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合同关系。我国目前的BOT立法存在着法律阶位过低、条款相互矛盾和对BOT含义理解不适当等缺点,为尽速改善我国BOT投融资环境,制订高阶位的BOT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BOT投资方式所构建的特殊投融资机制,为我国拓宽农村工业化项目的投资渠道提供了可能。农村工业化项目国内BOT投资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促使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建设尽快步入快车道。农村工业化项目国内BOT有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风险划分和投资回报率,是成功模拟BOT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BOT投资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的新型的投融资方式,这种投融资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需要,同时,为东道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提供了条件。但由于BOT项目中的风险较大,需要东道国政府提供相应的保证才能更好地吸引私人投资者投资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立法对BOT方式中的政府保证问题规定急需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BOT融资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很大优势。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BOT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公用工程建设模式。从BOT具体建设过程的角度,详细分析我国BOT实际运作各阶段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要点,力图给出成功进行BOT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