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老太名叫孙怡芹,是小说《依旧多情》里的女主人公。孙怡芹从人事局副局长的岗位上离休后,当了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她组织办起了老年书法班、绘画班、缝纫裁剪班、还建立服务公司,举办时装表演,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十分诱人。然而读了小说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孙老太的“二次革命论。”  相似文献   

2.
离别延安五年,她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并一起照相留念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她前些时采访了李文放,想不到,80多岁的人了,讲起当年在延安“抗大”毕业,欢送战友赴前线出征时,她竟还能激情满怀地唱出当时由战友们即兴创作,至今早已被岁月尘封的一曲曲战歌。她唱得是那么声韵铿锵旋律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七年中日兰亭书会”于四月十日(农历三月初三)在书法圣地——兰亭举行。中日建交以来,两国书法界人士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每年暮春三月,来兰亭“朝圣”的日本书法家更是络绎不绝。然而今年的书会,较之以历年,无论是规格之高,还是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次书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后援,由中方的人民日报社、浙江省文化厅、绍兴市文化局、全国书协浙江分会和日方的读买新闻社、日本电视放送网联合举办的。出席书会的日本书坛巨挚是:小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大型甲骨著录书的出版和甲骨文知识普及,在我国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甲骨“热”。不少书法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篆、隶,行、草,而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要求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促使不少书法家开始涉足甲骨文书法。因此,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甲骨书法篆刻家。甲骨文书法与篆刻,是我国墨苑里的一只新花。由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甲骨文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不嫌丑陋,愿在这里就甲骨文与甲骨书法谈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看法。不妥之处,切望指正。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的甲骨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 2 0年来 ,甲骨文研究有长足进步 ,且呈空前繁荣景象。本文从“研究的盛况”、“主要的成就”和“重要的论争”三个方面作了回顾与小结 ,以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6.
年前,我与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的几位先生,赴新加坡参加由狮城书法篆刻会举办的“新世纪甲骨文艺术大展”活动。车水马龙的大街,高低错落的楼群,远远近近的椰林、棕榈、芭蕉以及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奇花异草,向客人展示着这个“花园城市”的活力与清新。然而,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迷漫在这个国家的那股浓浓郁郁、悠悠远远的怀旧情愫。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0,(2):33-35
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逝世已20周年,被誉为“当代草圣”和“中国千年十大书法家”的林散之至今在艺术界和收藏界都有巨大的影响。为了纪念林散之逝世20周年,南京在1月下旬推出国内最大的“林散之书画拍卖专场”,共计42件书法和绘画作品,其旷逸真气自轩轩于天地间。所谓精金美玉,必有发之者在。  相似文献   

8.
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后 ,1 0 0年来已发展为一门国际“显学”。河南学人在甲骨文的发掘、整理、刊布、研究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是甲骨学和殷商文化研究界的一支重要的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甲骨文是我国商殷时代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阳市小屯村殷墟是甲骨文发现最早的地方,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首先由王懿荣发现,目前也是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地方。1984年秋季安阳市为了纪念甲骨文发现八十五周年,举办一次中外学者参加的“殷墟笔会”,推动甲骨文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现在国内外收藏申骨达十五万多片,《甲骨文合集》)一书共收甲骨五万余片。卜辞中有许多数字记载,引起数学史家的重视,譬如下述史料: (1)卜辞中最大数字为三万((?))。(参考《甲骨文编》一书) (2)甲骨中出现一、十、百、千、万的数字,大于十的数字都是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作品入选国家机关部委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获解放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三等奖,多次在武警部队举办的书法展中获奖,作品被收录《中央国家机关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集》《全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马作品集》作品被《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武警》《人民武警报》《文物天地》等多家媒体刊用,多件作品被日本,韩国各办人士收藏。臧向军又名子仁,男,1964年3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全国青联委员,现任武警部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干部,少校警卫。刘洪宽1938年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公历4月1日至5日,汉字鼻祖甲骨文出土的世纪庆典——“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专家学者和我国大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70余人共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总结100年来甲骨文研究的丰硕成果,商讨下一世纪甲骨文与商代文明研究的发展大计。 与此同时,“海内外甲骨文书艺展”在南京与淮安两地举行。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是今天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正在使用的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主要流行于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高校书法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长期没有解释清楚,“甲骨文是书法吗?”“如果是,它与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相比,孰高孰低”?回答这些问题,涉及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略陈已见,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日本东洋书道艺术学会《第23回破体书道赴华展》在镇江市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我市书法界的热切关注和震动。日本“破体”在镇江的首次展出,令人耳目一新,大有石破天惊之慨。诗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石破天惊,秋雨霶霈,正是对“破体书道”的异军突起极为形象的示现。 破体——这一书法艺术的奇葩,以她崭新的姿态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深入研究探讨这一新颖艺术形式,对我国书法艺术的推陈出新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阳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在一八八九年福山王懿荣见到前,曾经以“龙骨”身份展转于药材掮客之手。王懿荣来不及进行攻究,就辞别人世。于是,甲骨文又作为“骨董”出让丹徒刘鹗。刘鹗从北京把这些“骨董”带到上海。上虞罗振玉一见即惊为“奇宝”。尽力怂恿并协助刘氏拓墨出版。就这样,一九○三年,甲骨文第一部著录《铁云藏龟》问世了。 罗振玉自从刘鹗那里得见甲骨文,以后便一面不惜重金,广为搜购;一面多方打听甲骨文出土地,希望能够确定这到底是一些什么文物。等他终于弄清楚了甲骨文为殷代贞卜文字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1,(11):17-17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开启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大改革。为了纪念《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30周年,展示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教”的骄人风采.歌颂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讴歌美好生活,《老友》杂志定于2012年举办“我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国的艺术历来强调意境之美,书法也毫不例外。自从我国最早的专用文字——甲骨文诞生以后,汉字的书写就开始逐渐从实用而兼顾起审美,由实形而引脱出意境。何谓意境?我国古人称它为“境界”或“境”,实际上是指艺术家的主观心境(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客  相似文献   

17.
杨再春先生的书法厚重古朴,飘逸灵动,在中国的书法界享有很高声誉。他自己始终执著地认为书法是一种习承前贤又超越自我的艺术,是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抒自己的豪迈激情。杨再春祖籍河北唐山,因身材高大,长得魁梧、肤色黝黑,加之整日劳作于黑白线条之间,陋室被墨香所萦绕,久之,人们便称他为“墨人”,“墨人居”也便成了他的堂号。  相似文献   

18.
文字,是一种表意的工作,书法则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它靠摹拟自然万象,获得了艺术形式,同时又因为是人的自由创造,而获得了艺术意味(内容)。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很好地说明了书法是自然万象之美和人内心之美的统  相似文献   

19.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关工小组副组长、原院长陈凝1948年12月参加闽粤赣边纵队,1990年12月离休。10多年来,在“关协”和“关工委”这些组织尚未冠名成立前,她早已致力于关心下一代事业了。身为院离退休支书、关工小组  相似文献   

20.
国营大众机械厂为了更好地为离休干部和“老兵工”服务,于2004年3月专门成立了“离休办公室”。担任主任的郭革婷同志是一位年轻人,但她对老干部工作责任心很强。她以身作则,尊老敬老,时时处处为老干部着想。郭主任上任伊始,就协调厂里各方面关系,先后为老干部建立了阅览室、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