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德川日本儒者荻生徂徕以古文辞学作为其儒家经典诠释的重要方法论。“辞”不是单纯的字词或概念的拼凑组合,古文辞是指西汉以前的古文献所构成的一套成文系统和言说系统,其中有丰富的古圣人的“古言”和“古义”,所以藉由古文辞学的方法就可重新把握圣人之道,他将此方法归结为“以古言征古义”。但是他以所谓的古言古义欲对儒家经典进行诠释之际,其实已有思想上的立场预设;更重要的是,当他用“以古言征古义”来反对“以今言视古言”之际,“古言”不免被绝对化,这就有可能走向“以古言视今言”的另一极端,其结果必将造成对古今文化的历史性连续的切割,从而使其思想蒙上了非历史性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探讨日本文人的明诗评点,并非是在日本汉文献中寻访残缺的明代遗梦,而是从东亚视角重建对明诗理解的一种尝试。明亡后,清初文人对明中叶以来的诗歌整体偏于否定,持论有失公允;而日本文人的明诗评点作为从周边看中国的“第三只眼”的观察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日本文人对明诗的评点勃兴于江户时代中期,这是由明入唐的学诗路线使然,也与他们批判宋文化的思想转向以及接续中华文化正统气脉的意图相关联。探析日本明诗评点之兴,荻生徂徕的《绝句解》是无法绕过的荦荦大者,他专注于评点明七子派诗歌,尤以评点李攀龙存世的全部七言绝句及近九成五言绝句而具开创性意义。《绝句解》评点明诗具有言简情深、体味深远的特点,既揭示明七子派诗歌与唐诗在意境、诗意、句法等方面的契合处,为日本文人由明诗上窥唐诗妙处提供范本;又揭示明诗与六朝诗歌的因缘关系,为探讨明七子派诗风的复杂面貌提供指引。《绝句解》从日本视角重新建构明诗典型,对明诗史上的重要问题提出自成一说的看法,其间开显的新意作为话语回馈,有助于我们从东亚视野重估明诗。  相似文献   

4.
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幕府最盛期的儒学大师。对于其哲学思想,无论日本、台湾还是中国大陆的学者都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其主要作品大体诞生于其中老年时期。如1714年刊行了《蘐园随笔》、1717年《辨名》《辨道》《学则》相继出版。1718年徂徕的四书学注释集大成作《论语征》成稿。迄今为止学界的研究重点被置于考察其1917年之后的著作。本稿则对少受关注的早期著作《蘐园随笔》加以文献考察,揭示其早期作品朱子学修正主义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荻生徂徕给“道”赋予政治的含义,斩断了自然观、伦理观、政治观之间的联系,瓦解了朱子学的连续性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6.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人物荻生徂徕的思想很具批判性。他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通过复原圣人之道的原貌来彻底颠覆宋儒的形上学,一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来为制度重建奠定基础。由于圣人之道具体体现为礼乐制度,所以其在现实世界的落实就应当重建礼乐。荻生徂徕先肯定"礼"是先王制定的"准据",具有普遍性,同时指出圣人制礼以"人情"为依据,所以作为普遍性之"准据"的礼仪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运用,必须"斟酌己意"、"求合人情",并按照"心之所安"的原则来实行。但是徂徕深感中日"代殊土殊俗殊",故若要在现实日本重建礼仪已基本无望。  相似文献   

7.
汉高祖刘邦及其布衣卿相建立汉帝国后,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儒生儒学在汉初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中并未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除稷嗣君叔孙通、贾太傅而外,诸儒生博士鲜有政治影响力。经学大师在民间锲而不舍地传授着儒家经典,已经入仕的经学宗师和儒家私学弟子在政治上遥相呼应,经过几代儒生坚持不懈的政治努力,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于学官,五经遂成为官学的教材,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代的指导思想。五经博士不仅仅培养了大量的彬彬汉吏,由于经学权威的应运而生,在国家官僚体系内部形成了以学术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相关利益共同体的发展与衰微决定了汉代经学的发展趋势,也影响了汉代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古文辞学派创始人获生徂徕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老子的“无弃人”思想加以吸收和发展.徂徕在充分认识并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职能上人所发挥的作用是平等的主张,每个人都有与各自的“性”相应的“材”,社会各个阶层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并进一步指出“君”是使“民”成材的主导,“君”使“民”学习“道”,并从中有所“德”.最终徂徕将老子的“无弃人”思想发展成为“君子不轻绝人.亦不轻绝物”.  相似文献   

9.
两汉经学思潮的兴盛引发了汉末一系列流弊,在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们探讨本末颠倒和名实相乖等流弊的过程中,本末观的思想方法凸显并逐渐清晰,最终成为魏晋玄学本体论建立的基石.老子思想在汉末的被激活和被吸收,是联接两汉经学转为魏晋玄学的又一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我们亦可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王世贞的文章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必秦汉"说的复古派文章学观念,这一点上,王世贞可谓明代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的中坚。一是学者型的文章创作风格,"沉思翰藻"是王世贞文所体现出的最为典型的创作风格。一是量大质高的实用文创作,这也为后七子的文章创作赢得了"文盛于吴"的盛名。  相似文献   

11.
儒家经学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是儒家学说中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宋学形成前后,释智圆、释契嵩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儒家经学给予了探索.他们不拘泥于古圣贤章句的束缚,以"微言大义"的举动和读经致用的态度,走出了宋代经学发展的第一步,昭示了宋代经学复兴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以文字为媒介的传统文学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学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态势,而这种图像化不仅表征为外部的图像文本,还表征为内部的文本图像。图像时代文学的接受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从精英阅读到大众阅读,从审美距离到距离消蚀,从凝神感悟到消遣体验,从主动阅读到被动看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的范式和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的实践性品格、政治性旨趣、开放性精神和批判性特征使文学研究抛弃了那种过于狭窄和精细的文本研究范式,越来越重视在广阔的文化语境下考察文学的构成和意义,从而使文学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更加有理性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它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张江在《公共阐释论纲》中提出,文本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作为对该论点的回应,本文围绕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勾勒了从文学生产到文本接受的文学阐释知识社会学发展图景,以此说明,不论是文学的生产、还是文本本身、抑或是文本的接受,无不具备公共特征,它们的公共性决定了文学阐释的公共性。与此同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基于公共理性,文学的阐释必然堕入那种主体之外无参照点的传统主-客体的批评模式的窠臼,导致批评实践沦为主体的自我反思的抽象判断。因此,唯有秉持公共理性的公共阐释行为,才能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具有不断生发出新理论的动能,从而赋予文学阐释以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风景描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它却越来越少.通过对于风景的探讨,探讨什么样的风景才算是文学意义上的风景,以及文学中的风景到底是如何产生.首先它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风景,然后经过作家的审美观照,并以细微的感觉体味出它的深层意蕴,最后要经过一番哲理提升方成文学风景.在钢筋水泥日渐锁闭人类期求远望的双眼的今天,将风景在文学史、文化史中记录在案是当代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指出新世纪文学中风景的遗忘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同时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大计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献在整个古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构成中国古代的文献传统。其最高表现是特定文献的组合即儒家经典,不仅是人们行为目标和规范的最高说明,而且是表明国家活动合理性和国家权力合法性来源的终极依据。汉代经学的发展对这一传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包括通过立五经博士而使六艺被置于特殊地位,以及通过对儒学形上学的建设和强化对儒学的经世的运用使儒家经典组合最终具备指导国家政治和国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古代文献传统本身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已不存在。学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典的永久价值在于脱离原本纠缠的形态而显示古代中国认知本身所达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对中国唐代隐逸诗人寒山的诗歌翻译拉开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寒山热现象的帷幕,斯奈德及“垮掉的一代”对寒山的文学接受既有跨越时空的沟通与共鸣基础上的还原,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跨文化传播中基于各自文化传统、文化语境与创作个性而产生的误读与异变,这在双方对待自由、自然、社会和宗教的同中有异的态度、理念及追求上都有表现.  相似文献   

18.
陈三立为晚清"同光体"赣派的代表诗人,他特别景仰同乡前辈黄庭坚,以其为学习的对象,他的诗歌创作、诗论、诗评中体现出对黄庭坚诗歌选择与改造的特征,他并热心奖掖乡贤同仁,以振兴江西诗学,成为晚清诗坛接受黄庭坚诗歌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生命政治在国内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就中国社会的实体性内容而言,这股研究热潮表征的是生命政治的本土化。其一,就思想主题而言,生命政治的本土化将立足点从"市民社会"转向"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议题,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推进"类生命"的现实建构。其二,就理论视域而言,生命政治的本土化植根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土壤中,转变对国家治理的知识论态度,积极建构合乎人性解放的国家治理理念。其三,就思想使命而言,生命政治本土化致力于揭示并克服资本主义的文明危机,将对资本文明的激进批判转化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探索,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