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40年代抗战,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跑警报躲避空袭,大家都很狼狈慌张.刘文典先生却在失魂落魄之余,十分傲慢地呵斥沈从文先生:我这是替庄子跑,我死了,再也没人能够讲庄子,你瞎跑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40年代抗战,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跑警报躲避空袭,大家都很狼狈慌张。刘文典先生却在失魂落魄之余,十分傲慢地呵斥沈从文先生:我这是替庄子跑,我死了,再也没人能够讲庄子,你瞎跑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和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刘文典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史大家.从1938年入滇到1958年去世,刘文典先生在云南度过了其生命中的最后20年.  相似文献   

4.
简论沈从文对庄子的借鉴与超越李成宇发现社会文明对人性的压迫与“异化”,进而对之抨击和批判,以“返归真”与之相抗衡,这是庄子和沈从文两个时代相去甚远的人,喊出的大致相同的口号,也可以说是庄子思想对沈从文产生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许多沈从文研究者,大都有了...  相似文献   

5.
张远山先生是一位沉静玄思的边缘学者.他的研究和写作与教授职称无关.与媒体炒作无关,与大众兴趣无关.他揣摩了<庄子>二十年,这种阅读努力让人敬佩.张远山对庄子的阅读深入原典.他企图通过超越郭象版本来获得更大的真实.唐代以降,<庄子>郭象注框定了后人对庄子的阅读.其实,学界对郭象本的质疑一直未断.辨伪是<庄子>的阅读者无法绕开的工作.王夫之较早发现了<庄子>内篇与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刘文典先生,既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学术大家和狷介名士,同时也是一个与亿万民众一起,同赴国难、共渡时艰的普通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刘文典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着许多不幸和痛苦。在1943年写给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的一封信中,刘文典对抗战以来个人和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本很不好读的书,首先是因为我对庄子的无知.一个对庄子无知的人,读一本旨在还原庄子的书,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了.陈村说,读这本书要十目一行,是这样,我在读的时候就经常翻回去.苦啊,赶上高考了.  相似文献   

8.
在庄子研究中,曹础基先生以5年前出版的《庄子浅注》和力作《一个博大精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而闻名于学术界。最近,他出版的《庄子浅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他近几年研究成果的结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以西方思想作为参照系统来重新认识、发现庄子,这似乎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趋势。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庄子思想的丰富,深邃和他的思想的多重暗示性以及可供理解的宽广途径。用庄子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浑沌”、“至一”,而这个“浑沌”、“至一”实际上又内含万有。《庄子浅论》,正好抓到了庄子思想的这一鲜明特点,以  相似文献   

9.
"逍遥"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由于逍遥问题源自心形(物我、内外)关系,如何处理心形关系就成为理解逍遥思想的关键.本文选取三种解读庄子心形关系的典型思路一郭象的心形平行说、王博先生的心形分离说以及韩林合先生的心形同一说,辨析其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形互化说.以期深化关于逍遥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先生从事文艺创作约三十年,著作等身,成果极丰。其中,描写他的故乡湘西地区的小说成就最高。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位拥有大量作品、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家,没有加以认真研究,但他的优秀作品却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美国圣诺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金介甫教授把沈从文的小说称为“伟大的湘西抒情作品”,并说“先生的代表作品是世界上好多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能在世界上得到这样高的  相似文献   

11.
谢泳先生新近被厦门大学聘为教授的事,是近几年学术界极少能让我们回味的美好事件之一.我相信这件事值得载人当代学术史.这里面的关键人物,除了当事人谢泳之外,还有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该校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以及玉成此事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  相似文献   

12.
周乾 《学术界》2007,1(4):240-252
胡适与刘文典是皖籍著名学者,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和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均做出重要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在1917年至1937年的20年间,除中间短暂几年外,胡适与刘文典长期共事.在刘文典从事国学研究及翻译外国名著的学术活动中,胡适都曾有过建议、评价和帮助.在刘文典短暂地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他也曾寻求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在刘文典的事业和家庭遇到困难时,胡适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予以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样,刘文典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果,也对胡适的学术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这两位活跃在中国近代教育和学术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很少有人系统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有许多谬误流传.  相似文献   

13.
精神氧吧里的自由呼吸——读张远山《庄子奥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山先生是一位沉静玄思的边缘学者。他的研究和写作与教授职称无关,与媒体炒作无关,与大众兴趣无关。他揣摩了《庄子》二十年,这种阅读努力让人敬佩。张远山对庄子的阅读深入原典,他企图通过超越郭象版本来获得更大的真实。唐代以降,《庄子》郭象注框定了后人对庄子的阅读。其实,学界对郭象本的质疑一直未断。辨伪是(庄子〉的阅读者无法绕开的工作。王夫之较早发现了《庄子》内篇与外杂篇的思想风格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有些论者对庄子美学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绝圣弃智,否定艺术,否定人为,万物齐一,物我齐一,美丑不分。这是《庄子》一书的难解性和持论者的片面性造成的。刘纲纪先生曾指出:“庄子的美学同儒家以及其他各家的美学相比,带有很大的独特性。不仅是具体的美学观点不同,他的美学理论结构和表达方式和其他各家也不一样。”(《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本文仅就庄子的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特征作些讨论。综览《庄子》全书,从庄子的情感态度看,他的审美客体可分为世俗的和道家的两大类。对世俗的审美客体,庄子是不感兴趣的,但也没…  相似文献   

15.
我昔年读书“北大”时,曾听到当时以“选字”名家的刘文典先生讲到陆机《文赋》里“悲落叶于劲秋”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你们想想,还有没有另外一个字比这个‘劲’字更好的呢?”还曾听到当时以文宗自负的林损先生讲到《论语》的“辞达而已矣”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为什么不说成‘辞达而已’?甚至省为‘辞达耳’?”意思很清楚,刘先生以为“劲”这个实字用在这句话里是最好的;林先生以为“矣”这个虚字在这句话里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很不好读的书,首先是因为我对庄子的无知。一个对庄子无知的人,读一本旨在还原庄子的书,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了。陈村说,读这本书要十目一行,是这样,我在读的时候就经常翻回去。苦啊,赶上高考了。  相似文献   

17.
倘想了解程千帆教授的人生情怀、价值取向,他的一番夫子自道不可不读.在给朋友周勃的一封信中,程先生说:"我始终是个儒家,也信马克思主义,但儒家是本体.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切的根本,人活着就得做一点对人类有益处的事.就凭这一点,我在十八年的右派生活中活了下来.老子主张守静,庄子主张达观,我不羡慕荣华富贵,也不想和别人计较(虽有时也不免).我同陶芸结婚后生活很安静,根本的一条是知足,我刻了一方图章叫‘残年饱饭’."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作家中,我不知道有谁比沈从文对生命更为关注.他说过:“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水云》)虽然沈从文对“生命”的理解尚无系统的理论表述;但是,他的一系列散论中几乎贯穿着对“生命”的思索,他的作品更是离不开对“生命”的倾心与眷念.可以说,把握沈从文的生命观是理解沈从文艺术世界的关键,是打开沈从文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那么,沈从文的“生命”观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庄子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生命问题,在这一母题下理解庄子的自然审美,可以发现庄子的自然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自然,它是属于生命的自然.而庄子文本中的"自然"本身也仅仅是出于生命考虑,以主体精神构造出来的审美乌托邦.庄子关于生命与自然合一的思想早已为人论述多遍,但是庄子的生命并非人们所说的逍遥的生命,而是一种受难的生命.从这一视角出发,庄子美学将得到一种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很高兴远山的<庄子奥义>出版了,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 匆匆读过,或者说,一目十行读过之后,我的感觉,八个字:出其不意,惊叹不已.就像从前读<庄子>,感觉也是这八字:出其不意,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