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是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人们灵魂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后,全社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前几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统指对人民的教育。”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去年一场由学潮到动乱到暴乱的风波结束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即指出,高校“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两次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引起的动乱都来自大学,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大学工作到底怎样搞的问题。“勿庸置疑,近几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高校颇有市场。究其原因,既有“大气候”的影响,也有我们党反对自由化思潮不力的小气候,还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德育首位”的涵义,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两方面需要,各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道德、德育自身的价值功能."德育首位”是对学校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基本动因的明示;是对社会转型期的首位价值取向的导引和认定;是对受教育者道德教育超越性本质的揭示;是对道德主体自我意识的弘扬.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论断不仅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实际(?)也指明了今后的方向。通过1989年政治风波后的反思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学校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逐步成为共识。但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使德育首位由认识到行动,变虚为实,仍然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一、正确认识和摆正德育首位和教学(科研)中心的关系德育是使一个社会和阶级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培养对象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1989年的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德育首位”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①这一提法引起了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种种反响。多数同志认为这是必须的,正确的。但也有人持有异议或产生各种疑虑。有人认为:德育在当前的特定形势下,强调它的首位与作用是必要的,正确的。但从长远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他一生的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视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并十分注重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德育思想是非常丰富、深刻的。他对德育的意义、内容及原则等方面的论述,至今仍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首先,毛泽东同志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从根本上说明了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当“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德育,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通过无产阶级的德育,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体系,使他们形成无产阶级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从而自觉地维护和服务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西方国家猖狂的“和平演变”攻势下,两种社会制度的竞赛更为激烈,争夺青年一代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肩负着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的我国高等学校,强调要把德育置于首位显得更为迫切而重要了。正确地理解德育首位,科学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确立德育首位的基本条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和政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在教育方针的提法上不尽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即“德育首位”.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具体来讲.“德育首位”的客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德育首位”正确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较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德育?一般认为:“德育就是教育者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一个特定范畴。”德育是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塑造,是使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立场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行为习惯。其本质都是把自然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都有其德育标准,但是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要对新一代进行教育,以维护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本阶级的利益。因此,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德育更为重要,我们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德育首位原则已…  相似文献   

10.
德育过程即是根据德育目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行品德教育的过程。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德育过程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德育过程论是王船山德育思想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通过“知行并进”的命题,完整地论述了德育过程的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王船山关于德育过程的论述,反映了他对德育理论的卓越理解和对德育实践的深刻洞察。王船山认为,德育过程就是“知”(道德认识)和“行”(道德实践)的“相资互用”(《礼记章句》卷三十一),从而实现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形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过程。在他的德育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道德的有效性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规范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熟人社会”为条件,以“由礼入刑”为手段,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是传统社会道德有效的真正原因。相应,当代道德建设要取得成功,道德规范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开放的市民社会为条件,把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制度化,高度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使人们对高等学校德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针对前几年高等学校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中央明确提出把德育放在高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的要求,教育理论界就此发表了不少文章,对加强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高校德育在实施以德治国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为实施“以德治国”进行舆论造势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开展科学研究。目前高校德育的现状还不能适应“以德治国”的要求 ,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在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方面还软弱乏力。因此高校德育必须用“以德治国”作指导 ,努力增强它的实效性。要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大力倡导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以及引导学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等。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位,围绕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精髓“求真”、“做真人”,论述其德育的目标,阐明其德育的内涵,探讨其德育的方法,对当今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儒家相信,人类的存在是由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联系起来的,公共生活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古代的儒家以“德”为“治”,以道德为处理公共问题的基本方式。儒家的“德治”思想体现着道德对政治的观照,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超越出对人们个体性的内心关注,外化为社会的同一性规范。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中,强调德育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工作,要求“大家都要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并提出了德育首位的思想,即德育在培养“四有”新人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同时,又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必须更新观念,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挖掘儒家“智”、“仁”、“勇”思想的内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德育理念,继承儒家“三达德”的整体思想.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激发.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萨乔万尼的领导三元素理论是其道德领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综合资本开发”和“道德权威首位”等三部分构成,对幼儿园领导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塑“以幼儿为本”的育人观,强化有效的管理观及构建合理的幼儿目文化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偏重于“道德理论”、“道德知识”和“政治伦理”的灌输,缺乏自身应有的稳定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在价值取向上难以摆脱社会本位和政治伦理的倾向。改革高校德育就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德育新模式,重视生命关怀,关注学生生命及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拓宽德育内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大学德育,人们通常称之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它在高等学校一切工作中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