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部地区在海南生态省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部开发应署于生态建设规划的有效管理之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首次提出了司法和谐的理念。司法和谐的提出,是人民法院近十年大力推进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总结和探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之下,和谐司法作为人民法院对司法活动的理想追求和应然描述,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挖掘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质和意义,阐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贯彻实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尔伯特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龙江生态名县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地区协调发展,带动和加速整个黑龙江西部地区生态屏障的建设,为黑龙江西部地区筑起一条绿色长城,有效保障黑龙江农业产区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缺少资金是生态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融资则成了生态建设的关键因素。政府、市场和社会构成了完整的生态建设融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该鼓励和发展市场和社会融资,积极尝试生态彩票、生态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模式,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其发挥在生态建设中的"最后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带缺水、集体土地缺利、国有土地缺钱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三大难题。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近年来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值得中部干旱带其他地区借鉴。整合资源,调整政策,让农民在集体土地的生态建设中获利,可以实现生态建设、扶贫效益和国家投入的三个可持续发展。政治优势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国有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治理的内在伦理逻辑从"生存优雅与灵魂安顿"的生态精神高度,深度反思生态治理的价值秩序及治理主体的生成,努力揭示"大治理时代"一个更为根本、更为实质性的问题:"真正意义的国家治理是基于生态治理革命性变革意义上的‘治理实践自觉’",而此种实践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态治理主体生成及现代个体生态正义观念的正当性、实践合理性规范理据。因此,生态治理的内在伦理探寻必将是人类安全性生存之生态性、价值性发展的基础。在现实实践中,生态治理的内在伦理及人学向度则是致力于构建、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国生态安全的动力机制,最终促成中华民族优雅、健全的生态精神生活秩序与和谐心智生态图景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南宁市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设绿色城市 ,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的光荣称号 ,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近期 ,经联合国人居技术委员会评审 ,南宁市又获该组织颁发的“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在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 ,更应当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南宁市建设绿城的成功经验对城市建设的目标取向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企业在原有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生产方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核心,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改造传统技术工艺,实现企业的生态化转型,需要技术、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探讨构建生态型企业的法律体系的立法目的与价值,对促进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生态化生产模式的转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产品可持续消费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品可持续消费是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的消费。林产品可持续消费不仅要求人们适度消费并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同时也倡导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消费伦理道德观。林产品可持续消费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系统。林产品可持续消费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近期应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贫困和人口增长问题,远期则应注重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问题,尤其应关注无污染及可再生性资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这一前提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符合要求的林产品,也才能实现林产品的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1.
山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山西环境污染的对策主要是 :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和实施经济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立环境治理和保护机制 ,解决结构污染等。  相似文献   

12.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文明观的丰富与完善,但是与五大文明相对应的却是"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本文指出为了在表达上更科学、更准确,更为了在实践中宣示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使生态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党应当尽快明确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3.
《西部观察》2002,(11):46-47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生态建设问题认识发展的逻辑结果.由于国情、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客观条件的局限,我们党对生态建设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从建国初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局限在环保视阈,把生态建设当做单纯的环境保护;到改革开放后生态建设进入经济视阈,寻求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再到生态建设迈进社会视阈中,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视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政治视阈中赋予其前所未有的政治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5.
文雅 《理论界》2010,(4):20-22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逻辑是生态危机的终极原因。可以从两种逻辑理路对其进行解读:资本的积累与扩张—自然的理性工具化—生态危机和日益严重的资本集中与私有化—极端的贫富差距—(南北)贫与富的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对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只是实现了危机在领域的转移和地域的转嫁。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对我国和谐生态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补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只有切实推动西部地区建立和实行科学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才可实现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目标,进而改善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四川干旱河谷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干旱河谷地区主要分布于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从实地考察情况看,该地区生态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也有不少问题乃至深层障碍尚未解决.从根本上调整生态建设的技术路线,配套推进组织制度实现重大创新,提高制度效能是其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生态现状,分析其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与森林生态旅游业、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三江源区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重建工程已经启动,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为了使拯救和重建行动长效化、力源多元化,建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可谓恰逢其时。本文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危害、建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补偿范围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建设是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广西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旱涝灾害诱发的生态灾变、产业转移出现的污染转嫁、石漠化蔓延、矿山生态环境恶化、沿海生态失调、物种入侵等。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口素质、建构防灾减灾体系、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发展清洁能源、致力于生态恢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