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两汉是我国古代经学全面确立时期,也是经学获得繁荣的第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经"是对于一部分儒家典籍的专指与特称,"经学"则是以诸经为对象的阐释、考辨、研究之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是始见于汉代经学史的两个不同派别或学术系统,两者的各自发展和交互论争贯穿于两汉,也影响到后世。两汉四百年经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成绩在于保存和整理了一批重要的儒家经典,贡献了一批有多方面学术价值的经解、经注,并在治经的若干原则、方法上形成了"汉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谶纬的发展、演变和相互关系的考察,根据经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将汉代经学划分为初起、今文经学极盛、今古文对立表面化、今古文于对立中开始走向融通、集大成局面出现等五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经学问题略作评析。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以经治国是汉王朝颇具特色的一种治国之道。本文着重考察其发展历程,指出它的兴衰大致可分为发端、深化、极盛与尾声四个历史时期,并就经学怎样成为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统治者在各时期如何以经学治国、其原因与特点等问题也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确立了在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经学发展繁荣兴盛的程度,成为衡量历史上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重要依据。历史考察表明,历代以来,无锡的经学教育颇为兴盛,经学传播颇为广泛,经学研究论著和经学人才层出不穷,这充分反映出无锡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是具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厚实根基的。  相似文献   

6.
古籍目录经部发展变化与历代学术发展关系密切,经部目录在从图书六分法向四分法的历史流变中逐步发展成熟,确定了经学类目基本类型,反映了经学发展状况,凸显出其发展轨迹。但不管其类目如何增减聚散,其处于古籍目录首位的独尊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反映出经学在古代学术中统治地位的稳定性。同时经部目录的大、小序以及提要也反映了古代经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趋势,其功能和价值在研究古代经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巴蜀哲学是巴蜀文化的精华 ,从巴蜀第一位有著述的哲学家严君平开始迄清末的廖平 ,巴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两汉至魏晋的经学阶段 ,隋唐三教并盛的阶段 ,宋元明的理学阶段 ,明末清初迄清末批判理学及其君主专制与经学终结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四言诗发展到汉代,受经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汉代经学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初创期、昌盛期和衰落期。汉代四言诗的创作则可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主流作家的四言诗,一个是民间歌谣的四言诗。经学与文学的互动,使主流层面的四言诗与经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走向依附再回归疏离的发展过程。主流层面的四言诗整体上呈现出一面是经学化、一面是边缘化的双重发展特征。民间歌谣四言诗则相对比较疏离于经学,受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国礼学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传统礼学可划分为四类:礼经学、礼仪学、礼论和泛礼学;中国礼学史应以泛礼学为铺垫,而集中于对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的研究。古代礼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文章概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文章还对礼学史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经学辞典》指瑕丁鼎经学自汉代以来就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历史上,它曾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美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发生过多方位的深刻影响。本世纪初叶,随着封建王权的被推翻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经学被逐出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的准确概括,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坚持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一个演进过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综合判断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着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更具体更细分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立足生产力量变累积和立足生产关系部分质变发展阶段。只有脚踏实地地立足具体历史阶段,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主题才能真正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这一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酝酿准各、确立形成、丰富发展三个阶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进程是全面、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经学的古今观已重新构建 。在历史的教训下,经学对原有的古今观作了反思,并有了明显变化,很快得到汉王朝的认 可和采纳。这种新的古今观的特点是强调古今社会及其统治政策的变化,而所以变化的原因 则是缘于所谓“时异”,亦即历史条件的变化。虽然汉代经学的古今观有着厚古薄今、往往 比较保守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它对顺应汉代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强化皇权都发挥了极其重要 的理论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6.
学人社集是明清之际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群体,以往的学者都视其为“党社”或者“文社”。本文从经学史的角度,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文献的爬疏,对学人社集的经学取向、经学活动和崇尚汉代经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还原分析,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学人社集中剥离出传统经学在清初新的走向,从而探考清代经学兴起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极盛时期.此一阶段,巴蜀大地社会安宁,经济富庶,加之本地的尊儒重教传统,带来了巴蜀文化的发展和蜀学的繁荣.本文系统总结了宋代四川地区在家族文化、经学传承、史学创新和小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系统展示了此期巴蜀文化的面貌和蜀学繁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黄式三、黄以周成为学界公认的“东南经学大师”、“浙东学派殿军”,得益于社会、家族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家族教育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以家族教育为视角,从黄氏家族教育之渊源与发展、家族教育之内容与特色及家族教育之成就与影响三方面探讨定海黄氏家族成为经学名门、簪缨望族的秘诀。  相似文献   

19.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的经学家和政坛人物。在1905年前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的时期,他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对传统经学进行改造,以服务于新兴的阶级运动.他接过前人“六经皆史”的口号,把经学典籍视为科学研究的资料,大力阐发社会进化论,阐发重视科技、发展工商的思想,为图阐明“社会进化之秩序”,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伟大事业鸣锣开道。由于理论的局限性,他无法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无法对历史的进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表达。  相似文献   

20.
对明代经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清代。清人对明代经学的认识以负面评价为主,其程度也由清初的有针对性的批判、清中期的全面否定、晚清的蔑视而不断加深。第二个阶段为近现代。近现代学者对明代经学的认识既受清人负面评价的深刻影响,也逐渐转向以积极、肯定的态度看待明代经学。无论是将明代经学视作宋学的余波加以否定,还是将其视作清学的滥觞而加以肯定,都不是全面、客观的态度。绵延近三百年的明代经学,有其独立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今后的明代经学研究应该就明代经学自身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