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老子以“贵柔”“知白守黑”为代表的行为准则,人们往往给予“消极保守”的评价。其实老子并非真是消极保守、否定进取:其一,“道”本自然,不具备价值判断;其二,“德”存于社会,但人不能做到“立德”,“德”需以“道”为体,才能复归于真德;其三,老子更看重“道”的根源性、统一性、自然性、和谐性,因此万事万物、人的一切言行的正确与否最终都归于“道”的标准。老子哲学的积极本质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敏 《理论界》2006,(6):174-175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变异、哲学突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实之辨”的思潮。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作为这一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道”这一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提出了“名实之争”的问题。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语言学思想,老子的语言学思想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对“道”的命名中来体察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中国最早使用象形文来表达存在意识的哲学文本之一,从而也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人以象形文的形式确立起来的思想方式的魅力,即从文字所指向的感性具象出发,通过形象性关联去把握事物的普遍本性的思维方式。在《老子》文本五千言中,构成核心骨架的是"道"、"有"、"无"等词汇,而老子试图通过这些文字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来阐释自然主义的价值诉求。在中国古人那里,"道"字一开始指的是人在陌生的十字路口要选择一条出路的自由状态,而这不仅表达不确定的、敞开的、自由的境界,还表现了有与无的共属一体的循环关系。"有"字本来指"手持肉"的富裕的占有状态,后来指称被人们所"把握"的自然万物;而"无"字原本指巫师通过舞蹈所要取悦的没有确定表象的神灵,后来指称万物背后不确定的混沌的世界。在老子看来,混沌的世界不断地生成有序的世界,而有序的世界又不断地回归于混沌的世界,这两者的循环构成"玄之又玄"的宇宙的大道。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楚简《老子》在研究先秦思想史中的作用及价值 ,如何评价早期的儒道关系 ,目前学界还存有不同看法。早期道家虽不排斥和贬损“仁义”,但儒道两个学派的价值取向是根本不同的 ,因而二者间的包容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书中的核心观念,但《老子》既论“道”,也论“一”,两者关系微妙难解。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老子》一书经历两阶段的发展,早先依循古老精气论的路线,以“一”为最高根源,然后才走出具有自己特质的路,以“道”为首出者。  相似文献   

6.
杨兰 《阴山学刊》2012,(5):96-100
老子的"道"思想和笛卡儿的心灵哲学,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典型,他们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哲学的内在品格和旨趣,即境界和逻辑。在内在的品格上,西方哲学主要表现逻辑性的求精确、分析、实用,以自然为工具和对象;中国哲学则是境界的求和谐、直观、修养,以自然为精神宿主和自我。  相似文献   

7.
健身气功有其固有的机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1)的经典著作《老子》一书中富含"气文化"与辩证法思想。分析《老子》文本,可以发现其中"气"的概念,以及"反者道之动"等哲学命题对健身气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健身气功的一些修炼招式,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一哲学思想观照下的实践应用。"反者道之动"是健身气功之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8.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通过以“无”言“道”,展开了对生命的追溯、反思和指导。与“常”相应之“无”描述的是“道”动态的创生过程,侧重从超现象界言“道”;与“有”相应之“无”突破了静态限定之“有”,侧重从现象界言“道”;无心之“无”则进入了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探索,从而将宇宙和人生合一,使人体悟得于“道”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其整个哲学系统都以“道”为同心圆而展开。文章首先对老予以前道的涵义做了简单的梳理;其次探究了老子“论道”的三个主要方面:1.实存意义的“道”;2.运行规律的“道”;3.人生准则的“道”;再次探讨了老子“论道”脉络中的辩证思想。老子所建立的“道-物-道”的哲学思想体系,与他的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0.
陆建华 《中州学刊》2023,(6):133-137
老子作为原则的道包括道之道和物之道,而物之道又包括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等。道的至上性、主宰性,决定了道之道只能是“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地之道都取法道之道,因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为道”,并且取法天之道,其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过,道之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主观上“无为”、客观上“无不为”,“无为”和“无不为”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无为”与“无不为”都是客观的,二者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这显示出天之道、地之道、圣人之道与道之道的不同,也显示出地之道、圣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取法。就圣人之道中的“无为”而言,它在自然万物面前是被动的,在民众面前是主动的。道之道、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都具有“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晚清西史东渐给中国士人带来的,主要并非时下所谓的“西方史学”,而是某些特定的西方历史知识,甚至是片断化、符号化的历史信息和“形象”,因此今日学者宜抛开当下定型的史学命题,重回晚清知识环境,以建构论视角看待晚清西史知识的形成过程。19世纪末“史学经世”观念改造了“史学”的眼光,时人使用的“史学”一词并非指今日作为现代学科的历史学,而是指基于历史性知识的思考和学理建构的总和,“学从史出”的现象为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种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晚清输入的西方历史知识和人物故事也极易被特定思想观念操控。学人基于自身思想主张,对西方历史进行剪裁和重构,将历史进程“模式化”,将历史人物“符号化”,原本丰富的面相被简化。研究晚清西史东渐宜融合史学史、知识史、思想史等多种眼光,方能展现其中的丰厚意蕴。  相似文献   

12.
"道"是老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具有本原性、规律性和不可捉摸性等特点,可以分为"本原之道"、"万物之道"和"社会之道"三种形态."人性自然论"假设是老子之"道"实现由"万物之道"向"社会之道"转变的关键.以"人性自然论"假设为出发点,可以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体系的推导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老子宇宙本体论中的“道”是由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混融而成的。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绝对的存在、绝对的无、绝对的大。绝对虚空的“大”表现为无边无际 ,宇宙密码的“大”则表现为无处不在。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非物质的 ,因为二者都是绝对的无 ,而且也是非精神的 ,因为二者都不蕴含是非准则、价值判断。它们共同创造宇宙万物 ,绝对虚空为宇宙万物提供生存活动空间 ,而宇宙密码则决定该物所属种类、外在形貌及内在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古文字文献中,周穆王时期铜器貉子卣中的"道"应为"道"字初文,其初义为"分娩",由此引申出"产道"、"导引"等义。结合"道"字初义,可以揭示其在《老子》中的应用与发挥,从而梳理出"道"字初义与老子哲学思想的渊源。"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被认为是世界的本原;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对蒙昧本真状态的认同、对赤子的赞赏以及其精致的辩证理念,无不与"道"字初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陆沉 《天府新论》1999,(6):48-51
在哲学史上,中国的“道”与古希腊的“逻各斯”是两个含义最为贴近的概念。但是,正如它们的贴近是那样地令人惊奇,它们本身内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老子与赫拉克利特分别将“道”与“逻各斯”发展成为他们各自哲学的中心范畴以后,这内在的差异更逐步地扩展,以至于最终影响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思维定向。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别也可以从这里找到萌芽。因此,对老子的“道”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的比较研究就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先哲的思想,而且,这一工作是我们今天谋求与创造新的精神境界、新的文化与文明的必要前提之一。过去人们…  相似文献   

16.
在《老子》哲学中,“道”的涵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二是指一种规律。检视《老子》“道”论,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创造和文明发展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剥削”概念是透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剥削方式由强制性的“你应当”转换为激励式的“你能够”,原本被动的“他者剥削”逐渐过渡为主体主动的“自我剥削”。此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合二为一,“绩效劳动”以更为隐蔽和深刻的方式成为“异化劳动”在当代的新型变体。“自我剥削”的深层根源在于,资本将它的增殖欲望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欲望,并通过强制的“进步力量”和“竞争逻辑”极尽对主体潜能的挖掘与利用。在数字资本的宰制下,人的“自我异化”以“自我实现”的面貌呈现,“自我剥削”的本质仍然是“他者剥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从哲学角度研究<老子>之"道"的几类说法,指出以"反向格义"的方式来研究"道",虽然加深了我们对于"道"的认识,但是存在各有其理的问题,而且"道"的言说这个意义也难以贯通于其中.其最大的弱点是将<老子>中"道"的诸种含义视为一个共时性的思想对象,以求贯通,但是<老子>的作者未必有这种想法.如果从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探讨与"道"相关的"精"、"一"、"德"、"言说"、"道路"等概念,则可以发现"道精"、"道一"、"道德"、"道说"、"道路"之间存在思想关联,但"道"的这几个维度是历时发展而出的.然而<老子>中"道"的诸种意涵之间的思想联系早已被今人所遗忘,人们反而乞求从诸种意涵之间寻求一个共时性的可以通约的解释,这恐怕是一种不适当的想法;应该从哲学史的路径,从历时性的角度去把握<老子>中"道"的各种意涵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自朱熹以来多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解释不仅不合逻辑,难以实行,而且与《论语》本章立意相捍格。本章立意乃"勉人为君子"。按照孔子言说的语境,他是告诫君子要"主忠信",不要和忠信不如己者为友,这既是君子的交友原则,也是孔门的交友之道。在交友问题上,不仅孔子能够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而且孔门弟子都能深切领会,身体力行。子夏与子张在交友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只是理解分歧,不是原则分歧。子夏所说"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坚持的是"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之道。子张所谓"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是指君子的接人待物,治国理政。前者是狭义的交友,后者是广义的交友,所论不在一个层面。而作为孔门交友之道的"无友不如己者",与"道不同不相为谋"同义,不能与一般的社会交往混淆。  相似文献   

20.
张志宏 《理论界》2010,(12):176-178
"隐逸"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理论现象。其中,尤以道家和儒家的"隐逸"理论影响最为深远。二者因为出发点的不同,体现在其"隐逸"理论中各有特点。道家"隐逸"思想是建立在其"无为而治"、"齐物"、"逍遥"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儒家"隐逸"思想是建立在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理论基础之上的。道隐与儒隐虽殊途,但都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