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教科书中知道北洋军阀的头子张作霖死于日本人的暗害。然而,在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霍罗夫最近撰写的《张作霖元帅之死档案》一文中却说,张作霖之死与日本无关——  相似文献   

2.
梁茂芝 《领导文萃》2009,(20):102-104
北洋军奉系首领张作霖,作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最高权力者,权位显赫.前后共娶有六房妻妾,个个风姿绰约,娇美如花,但在张作霖身上却从未出现过被“枕边风”吹晕的情况,张作霖治家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3.
赵菊梅 《领导文萃》2013,(18):42-45
人们通常认为袁世凯老奸巨猾、饱经世故,张作霖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在与袁世凯交往期间,张作霖也总是见谁跟谁说:"我是一个武人,不懂政治。"其实,张作霖是善于搞政治权术的。正如他对奉系军阀中号称"小诸葛"的杨宇霆所说的那样:"军队的事情,我不如你,但是要说玩政治,你们都玩不过我。"交锋一:借辛亥革命之机,打出"保皇"和"独立"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陶尚铭曾任张作霖的秘书和日文翻译12 年,又任张学良的高级幕僚三年多。父亲生前与朋友们聊 天,谈过张氏父子的许多秘闻逸事。 父亲向朋友们谈论张作霖的用人特点时,是从任毓麟 谈起的。  相似文献   

5.
张作霖出生于游手好闲的小杂货铺店主的家庭。没念多少书,只在私塾读了那么几天,磕磕巴巴认几个字而已,后来又投身绿林做了土匪。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两次问鼎中原,成为不是皇帝的皇帝。有这样历史的人。却能有这样的功绩。想来自会有与众不同的超人地方。在所有的军阀中。要数聪明,谁也比不过张作霖。别人的聪明是小聪明,而张作霖的聪明是大聪明。小聪明在玩把戏上,大聪明在识己、识人和用人上。  相似文献   

6.
张作霖用人     
邓汉祥的《我所了解的段祺瑞》一文,谈到张作霖与段祺瑞之离合,说他衔段之命五赴沈阳,与奉张接触。有一回,他在同张部师长姜登选闲谈中间表示看不出张作霖有何过人之处,姜于是对他说:“你不要把我们这位胡帅看简单了。我举两件事,你便知道其为人。  相似文献   

7.
筱陈 《领导文萃》2012,(23):125-126
人可以得意,但不可忘形。人能够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值得得意。来到世上,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万物,感受到了世间的冷暖,体验到了人情世故。更何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人可以在回眸中为自己曾经写下的精彩而得意,可以为得意而尽欢;也可以为曾经留下的失误而抱恨,为失意而痛  相似文献   

8.
我从1925年到1931年在天津日本租界生活。 在一天夜间.在我岳父荣源和张作霖的亲信——阎泽溥的介绍下,我曾到天津“曹家花园”去见张作霖。张当即走出房门来迎接我。当他走近我的时候.没成想他居然跪在地上向我大磕其头。进人屋内以后,曾和他谈了半天话。他不但对我当时的生活很表示关心的样子.并且还对于冯玉祥的令我出宫、  相似文献   

9.
军事     
《领导文萃》2013,(24):135-135
世界坦克出口,中国排第四 俄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公布2009—2012年世界新型主战坦克出口统计数据及2013-2016年市场预测。该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后四年俄罗斯、美国、德国在世界市场稳居三甲,中国排名第四。报道称,俄罗斯高居世界坦克出口数量排行榜首位,主要是凭借与印度在T-90S坦克生产项目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大度为怀     
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待人以诚,大度为怀。 他在洮南剿匪时,三姨太因对食宿不满意而责难文案总理陶历卿,陶没客气,反驳了她。三姨太让张为自己出  相似文献   

11.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方提出了战争状态下士兵的 "生存能力"比"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全新理念。于是 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式的M1A2型坦克开始陆续 装备美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目前是世界上最坚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领导文萃》2011,(24):95-96
1988年.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乔治·巴顿中校接受了研制M1A2型防护装甲的任务。为了能研制出性能更高、质量更好的坦克。巴顿找来一位搭档——舒马茨。请舒马茨来,并不是要他一起研究,而是要他来搞破坏。因为舒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之后,一种被称为“埃布拉姆式”的新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国陆军。这种 坦克的防护装甲目前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抵抗时速超过 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 1350 0公斤的打击力量。乔治·巴顿中校在研制这种坦克装甲时,找来了一位“冤家”做搭档─ ─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舒马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 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舒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 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刚开始的时候,舒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 开进试验场地的坦克炸…  相似文献   

14.
程浩 《决策与信息》2008,(12):68-69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是衡量一国陆军战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近日,英国资深军情观察员威廉·德·卡隆用“虎的跃动”为题,援引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主办的《兵器》杂志的报道,以中国出口巴基斯坦90—Ⅱ型坦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开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南怀瑾 《领导文萃》2006,(6):160-162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相似文献   

16.
正苏东坡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华丽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他原来是翰林学士,后来因为政治祸端,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被牵连,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  相似文献   

17.
监房论英雄     
正一间五人牢房,清一色中年汉子,其中四人都曾是官。晚饭后他们聚在一块,聊起各自当年的得意往事。提起官场之道,甲得意地说:作为一位高明的领导,首先要聪明。聪明,就是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光有聪明还不够,还必须开明。开明,就是处理事  相似文献   

18.
徐明 《领导文萃》2008,(11):100-103
一 提起北洋军阀,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张作霖等人。与这些人物相比.徐树铮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论官职,文,不过是国务院秘书长;武,也仅仅是陆军部的次长。  相似文献   

19.
得意忘形     
<正>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气势自然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在拥有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旦失去功名富贵,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相似文献   

20.
民国史北洋时期,给人的印象,就是乱,眼花缭乱。十几场仗同时开打,几十个人物上上下下,说东道西。北洋统治不足16年,光元首就换了好几位,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至于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平均一年换好几届。当过总理的人,能编一个加强排。真是乱哄哄你方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