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界在朝鲜历史研究上有个框框是三个没关系,即主张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与当前朝鲜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与当前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目的还是重在现在的中朝关系。然而历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表达,它不仅具有社会关系的广泛性、长期性,而且更突出了社会关系的政治性、民族性。本文试图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中的两位著名将领的史料性的历史回顾,从社会学上梳理这个关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社会关系文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明是同野蛮、愚昧相对立的一个范畴。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初步脱离野蛮、愚昧状态之后,逐渐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长期以来,理论界都是把社会文明划分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两大部分。笔者认为,这不全面,“社会关系文明”也是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为什么还应再加上社会关系文明呢?因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不仅会表现在社会物质成果方面和精神成果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关系状况方面。我们知道,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有机体,在其基本构成上,…  相似文献   

3.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存在,关系作为人难以摆脱的一种存在境遇,已经受到当代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关系本体论”渐渐浮出水面。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伦理关系的本体论意义,以强调伦理关系的基础存在性,旨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在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治理领域中,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实体性的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维视角,可以解析出这一实体性关系的十种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系网络是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林南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异质性关系理论,认为建立在工具性行动基础上的异质性关系是促成社会流动的最关键因素。本文在深度挖掘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地位获得的关系类型进行了分析。与林南的异质性关系主张相反,本文指出,异质性关系不一定建立在工具性行动的基础上,而是往往存在于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情感联系的人们中间。对于其他群体而言,由于建立异质性关系的难度较大,利用它们的可能性并不高。从这一点上看,作为信息和资源流动主要渠道的同质性关系,更有可能是人们最主要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来源。  相似文献   

5.
儒家社会关系学说,涵载着社会关系的基本正义性,对于现代关系社会学依然闪烁着理论启示的光芒.社会是人际生活的关系场.社会生活主体带给这个"场"何种品质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民众理性与社会正义的尺度.儒家的社会关系学说,向现代关系社会学呈示着可资撷取的理论意趣.其一是社会观视域:儒家以身、家、国、天下为社会层阶性单元,倡导这些单元的整体性共进;其二是关系论视域:儒家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庸俗层"、"通俗层"、"崇高层",主张转化庸俗层,涵养通俗层,向往崇高层;其三是关系调节论视域:儒家倡行"道"之法则原理、"礼"之制度规范、"义"之适宜良知,以调节和规约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成海鹰 《云梦学刊》2004,25(6):128-128
代际关系作为一种实体性和自然性的社会关系毫无疑问是从人类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的,但代际关系中所蕴涵着的伦理关系并不是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的,因为人类代际关系的延续在现代社会代际问题凸现之前是不成为问题的。随着社会的急遽变迁和转型,社会代际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代际问题,包括代际伦理问题已逐渐凸现起来。20世纪初以来,代际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青年学家以及家庭问题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代际关系中深深地蕴涵着价值观和伦理观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人遗憾的是,伦理学对社会代际关系包括代际伦理…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构楚一套合理的或合乎理性的行政规范体系并输入到现实的行政系统之中,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无论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还是文化形态的建设,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因此,政府的道德状况,行政人员的道德水准,行政构件的伦理德行等就必然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了解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和强化行政伦理建设既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基层社区社会资本:伦理型塑与转型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将颇具争议的社会资本理论引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区研究中,进而探讨伦理本位的关系网络结构对社区社会资本构成的型塑。繁荣的社会资本不仅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也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指向。作为衡量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公共空间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存量在社区管理体制行政化惯习约束下,普遍呈现出缺失与脆弱的特点,需要通过组织行动和制度建构的途径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的社会关系资本化倾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是社会关系十分发达的社会 ,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谋求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被人们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在中国转型期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向 :资本化。社会关系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 ,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缺失。社会关系资本化的后果是普遍主义原则丧失和特殊主义原则甚嚣尘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特殊主义原则 ,扩大普遍主义的生存空间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由西南交通大学肖平、骆玲和省社科联唐永进承担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西部企业文化战略与经济伦理建设实征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经济与伦理整合》(专著 ) ,已于 2 0 0 1年 1 2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2 1万字 ,6章。2 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新经济的时代。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 ,人们在欢呼新经济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为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人文精神的沦落而感到失落。一些企业急功近利 ,违背伦理精神 ,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不惜以牺牲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交往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与人交往关系的融洽与和睦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积淀、具体的历史环境形成了相异相通、各有千秋的交往伦理文化.通过对中西交往伦理的合理整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的理论启发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长立 《天府新论》2003,1(1):80-82
科学揭示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不仅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现在关于管理与伦理关系的研究 ,大多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面 ,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管理与伦理何以可能结合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管理与伦理是一种双向性的整合关系 ,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 ,实现互补又互制的对立统一。管理与伦理之所以能够结合 ,在于管理和伦理具有可通约性 ,管理本身内在地具有伦理性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的问题。当代中国,在利益分化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要想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社会公正的基本准则。因为社会公正准则在缩小利益差距,减少利益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上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整合应做到:以社会公正为指导畅通利益表达的途径,创造社会整合的前提;将社会公正的准则贯穿利益分配的过程,抓住社会整合的关键;以社会公正为指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是近些年刚刚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中 ,伦理关系的基础性意义被突现了出来。在对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中 ,如何自觉地遵循其成长的规律 ,是需要从对它的伦理关系的考察开始的 ,只有把握了公共管理中伦理关系的基本特性 ,才能作出自觉建构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制度选择。公共管理伦理关系是公共管理能够区别于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 ,公共管理伦理关系自身的特性又是理解公共管理能够实现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关系与一般性社会伦理关系相比 ,具有开放性、具体性、整体性、非交换性、非赠与性和历史选择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郁建兴  吴宇 《人文杂志》2003,(4):142-148
中国民间组织的"暴发式"增长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和争论.作为对原有分析取向-市民社会与合作主义-的修正和补充,"国家在社会中"这一新取向为我们解读中国当前的民间组织现象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中国民间组织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同时又在以新的方式与之建立起连接,这一连接的本质是双方基于合法承认基础上的互动,它表明国家和社会正在通过交换界定相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伦理关系能促进人类道德生活的完善,而非均衡、不平等是孔孟伦理关系模式的鲜明特征。洞察这一伦理关系模式的长短得失,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的道德体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上,孔孟儒家伦理思想对我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很长一段时期曾经居于意识形态地位,其中的伦理规范亦成为人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及其伦理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是一个艰苦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之提供了基础,但还要辅之以文化,尤其是伦理道德的支撑;同样,市民社会的建立过程也会引起伦理生活的大变革,特别是社会伦理精神的重塑.公共伦理、市俗伦理、契约伦理将成为市民社会的主要伦理范式,这些伦理范式也就构成了作为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患关系的历史嬗变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红  李永国 《中州学刊》2007,(6):131-1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古代相对和谐到近代日益紧张到现代冲突不断,传统医患关系中的义务性呈现泛道德化色彩,近代医患关系呈现法律关系特征,当代医患关系由物化到博弈化趋势。只有回归医学人文精神,树立医生的道德责任,以诚信为准则,才能构建现代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社会纵向穿越全球化横向空间时,两者的关联度迅速提高,并引起中国社会关系及结 构发生深刻变化。那就是:一种非国家层面的(国体与政体关系除外)、对中国社会所有 累积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社会契约关系”正在形成。   相似文献   

20.
伦理学作为一门求索善的真谛及其实现的学问,在当今社会转型和道德重建的宏观背景下,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在伦理目标确立上,既要坚持主导道德的一元性,又要承认多元道德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在伦理规范建设中。不仅要设定人们行为之应然,而且要昭示这种应然之内在依据;在伦理功能向度上,既要注重贬抑人的行为之“恶”,且应褒扬人的行为之“善”;在伦理价值追求上,不仅应着眼个体的致善,而且要研究社会善的实现。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切实关注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提升伦理学的学科价值,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