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鬼谷子》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在人的谈话、交流等日常行为中探察人所隐藏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揭示了人际交流过程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玄机。其中有一些独特的人际传播观念,为说服性人际传播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今的说服性人际传播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作品,其思想内容以说服人主为主要目的,对说服性人际传播理论及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概括。以说服行为的过程为参照,《鬼谷子》的说服性人际传播理论以捭阖为总纲,大致呈现前期准备-试探内情-取得信任-揣摩欲求-言语说服-谋略说服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3.
马磊 《现代交际》2013,(12):51-51
《鬼谷子》是古代中国纵横术的开创性著作,对于当时制定外交斗争策略和处理国家间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智谋与方略。《鬼谷子》的谋略硕果百出,其“揣”思想是《鬼谷子》外交处事思想的精髓之一。本文着重从《鬼谷子》关于外交谋略的方法论出发,分析并汲取其“揣”篇的合理成分,探讨其对当代外交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历史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填鸭式教学的问题。学生大多采用被动的方式学习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赶"务"代替了感悟。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落实,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也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对中学生历史思考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误区。基于此,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以求实现培养中学生历史思考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新一轮以关注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经提出,在广大教育专家、教育研究工作者、一线教师中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历史学科其人文性,决定了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积极进取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于新一轮普通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出发,重点阐述"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1928年,受军阀混战的影响,几经周折升入河南大学本科的刘耀(字照林,又名虚谷),先读哲学,后转国文系,他不会预料到自己的人生会与考古学结缘,更不会想到十年之后,他成为抗日洪流中的一员,投身革命,来到延安,成为延安的文人,后化名尹达。  相似文献   

8.
粒砂 《老人世界》2010,(4):32-32
女人要势利起来,丝毫不让须眉,能把男人拽个跟头!战国时期,苏秦这个小伙子很不安分,是个很有才华,也很有志气的青年,曾师从鬼谷子,与张仪、孙膑、庞涓是同窗。遗憾的是,当时还不兴科举。那时,要想出人头地,一是推荐,二靠游说。彼时的穷小子苏秦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即没什么所谓的“门路与关系”。所以说,他采取的是后者——游说诸侯权贵而博取功名富贵和权力。在  相似文献   

9.
仝中燕 《老年世界》2014,(23):11-13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公布,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荣摘这一桂冠,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10.
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历史教学应当承担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基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了最高达到23米的海啸。  相似文献   

12.
颜回的逻辑     
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颜回,这不仅因为他对老师的学说领会得最决最深,更在于他能在关键时刻坚定不移地捍卫老师。  相似文献   

13.
峻岭 《当代老年》2014,(1):30-30
1649年,南明永历皇帝在清军向西南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决定派使节向罗马教宗求援,西洋在华传教士日头弥格被委派为全权特使。为了使欧洲更为直观地了解南明朝廷,司礼太监庞无寿特命年轻官员陈安德携带永历皇帝的亲笔信函与卜弥格同行,陈安德遂成为第一个赴欧洲的“中国外交官”。  相似文献   

14.
李佳蓓  谢锦涛 《公关世界》2022,(12):165-166
历史教育作为高校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载体,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引导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高校依据历史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将历史教育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中,以增强大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自信,自觉挑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为新时代历史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阳 《老人天地》2013,(7):17-17
6月底是高考发榜的日子。各地文理“状元”纷纷出炉,成为媒体热点。状元一词本是借用科举制而来,唐代首创殿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头”,但这并非官方称谓,仅仅是民间约定俗成,后逐渐衍化为“状元”。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好几个卫视频道每天都在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是清末民初山西的移民大潮——走西口,让人不得不想起那段凄凉而又悲壮的真实历史来。  相似文献   

19.
1951年5月24日,当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和平协定签字仪式时,毛泽东就用藏族同胞所熟悉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勉励大家为加强汉藏人民的团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说嬗变的过程,展示出争鸣和独尊互动的历史画卷。从“诸子争鸣”到“一家独尊”:儒学的确立和成熟儒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为儒学奠定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基本取向。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规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孔子的人道原则存在着“仁”和“礼”的紧张,即“礼”的亲亲尊尊的宗法性和等级性渗进了孔子之“仁”,形成了它“爱有差等”的这一面,这就阻遏了他的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