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颇具创意的民间仪式使乡土领袖与湫神娘娘保持着一种眷属般的亲密关系,但污染禁忌和洁净仪式又使这种关系处于亲密与敬畏之间,两者的平衡既提升了女神的权威又强化了乡土领袖的社会地位。在祭献女神仪式中,两位联村领袖代表他们的村落联合体交换羊头、相互叩拜之举,实际上完成了从信仰一体化到组织一体化的过程。研究表明地方信仰仪式是传统乡土组织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2.
在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呈现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多重关系。多重关系中的人、技术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着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单因素决定论都会打破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结构平衡,并导致人与技术的双重异化。在多重关系中的技术的意向性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进入世界的指向性。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旨就是要求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其进路是通过调适技术的意向性来重建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人与世界关系。  相似文献   

3.
主客体关系的嬗变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客体关系与生态伦理思想直接相关,主客体关系的嬗变必然会带动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古代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主要是一种一体关系,人对自然采取敬畏的态度,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生态伦理思想是潜在的、自发的。近现代文化中,“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取代了古代文化中主客一体直觉体悟式的原始思维方式,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取代了人与自然的共在、融合关系,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人类生态伦理思想处于缺失状态。当代生态文化中,主体与客体是有机统一的关系,生态文化把自然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社会—自然”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强调“人—社会—自然”的协同发展,体现了人类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度觉醒与自觉。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社会间此消彼长关系的理论预设与国家—社会间互嵌共生的经验事实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内在的冲突。与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域下的"政社合作"相比,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是否也必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动?亦或形成了新的关系形态?基于无锡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经验,考察了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中国家—社会的关系特征。地方实践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并未像西方理论表述的那样截然分离并形构此消彼长的力学关系,而是在互动中复杂勾连。二者相互形塑、相互嵌入、相互赋予发展动力,由此迈向了一种与"政社合作"不同的社区治理形态——"互嵌式共治"。  相似文献   

5.
水书拜师仪式作为水族社会一种通过仪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文章依据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对水书拜师仪式进行了描述,并运用相关理论从仪式过程、仪式祝词、仪式祭品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认为拜师仪式是水书学习的必经环节,是祭祀陆铎公及祈求得到其保佑和指点的过程,体现着人与陆铎公之间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对人海关系的考察过多强调了以生产力为主线的人海的经济联系,缺少对人海关系系统的认识与把握;当代人—海关系系统主要由人—海的自然关系与人—海的社会关系所组成,前者主要指人—海的生态关系,后者包含人—海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军事关系、法律关系等。人—海关系的存在与和谐人—海关系建设的需要使以人—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海洋自然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得以产生和发展,因此,人—海关系系统与海洋自然学科群、海洋人文社会学科群之间具有一个实然的对应和应然的预设。在认识与把握人—海关系——海洋学科——海洋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揭示人—海关系本体对海洋教育的决定与制约性,以及海洋学科群对海洋教育的规定性,从中概括出海洋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内容与类别、主体与客体、结构与体系,进一步提炼并界定了海洋教育概念及其定义。  相似文献   

7.
人是一种技术性存在。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构成一幅认知图景:工具技术时代,人们对人与技术的关系的认识多含感性因素和偶然性;机器技术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中,由于技术负面效应的凸显,人们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认识多为批判性的反思;后现代社会中,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则表现出一种比现代主义更彻底的怀疑主义,同时也开始考虑重构人与技术的关系;人类学也从种族特征等方面出发,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了人与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人—物"关系这一设计核心关系出发,重新思考了设计的本质和内涵。在讨论设计本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设计的内涵:(1)"物"的功用性;(2)"物"的物质功用和精神功用;(3)"人—物"关系,以及由这一关系拓展形成的"自然—‘人—物’"关系和"‘人—物’—社会"关系,并且提出了新时代下"人—物"关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今天,人与环境之间已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它们一般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境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把人与环境作为一种人—境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二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的五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建设;三是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与环境之间已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它们一般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境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把人与环境作为一种人—境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二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的五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建设;三是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若定义了标准化学势μ—,其他标准热力学量可从μ—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得到.本文中,定义了气相中B物质的标准化学势,并根据标准化学势选取了相应的标准态.对方程中有关符号和术语也予了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一种观念,仪式却是一种实践.民间仪式的社会功能在于加强社会的凝聚力,把社会的价值灌输给个人;仪式也是演绎着社会的冲突与平衡的舞台.现代人类学通过反思仪式及其展演,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揭示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关系."纳顿"傩祭遗俗,不仅仅是人神共舞的民间舞台,它还是民间底层社会资源、权利、公共空间、经济利益等分配、再分配的博弈场域;这里也是乡民社会秩序整合与调适的平台,是民族文化传统延续、再延续的生命场.但是,在一种全球化话语的背景中,变适毕竟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13.
老挝Lanten人的度戒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戒仪式是老挝Lanten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通过仪式,含有浓郁的宗教意味。通过度戒仪式,他们投胎再生,获取一个法名,死后方能入土为安。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各类仪式活动中所包含的深层寓意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仪式期间莫公们不停地击鼓施法,致使整个山寨都浸没在沉闷的木鼓声中,对那些从小听着木鼓声长大的Lanten人而言,这声音无疑使他们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男人们在木鼓声中"脱胎换骨",获取新的"角色"、"身份"或"地位",并习得其新"角色"或"身份"所必须的能力和知识。在Lanten人的传统社会,诸如度戒之类的各种仪式,使当地人为了生存所必需的某些知识得到永久传承,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Lanten社会或文化中"最为之感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即得到了来自海内外各层面的广泛关注,既说明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也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心声,更是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出现不和谐现象之后的积极应对,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视角,分别从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三个方面的关系溯寻"和谐"社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祭社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从古至今对村落社区的社会整合都具有重要意义。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红瑶地区的祭社仪式伴生着"社老制"民间宗教组织,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公社制的民主推选、共食和分肉的平均主义,是凝聚红瑶村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之一。红瑶人对祭祀的神圣性与洁净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信仰的传承,并有助于红瑶传统村落社区社会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的生存状况如何?现代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人与世界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即"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我—它"之间只是独白,"我—你"才能保持真正的对话。现代是"它"之世界伸延扩张到了极致的时代,是对话缺失的时代。布伯寄希望于教育,唯有教育能晓喻后人如何与"你"相遇和对话。  相似文献   

17.
英文出版于1966年的《洁净与危险》(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taboo)是英国著名女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2007)的成名之作,该书通过原始文化中禁忌与仪式的研究,引入了洁净与肮脏这一对范畴,以此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分类体系与人的观念之间的连带关系,并对其象征意义提出了系统的看法。正像玛丽在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她自己最大的贡献便在于寻找到一种系统的途径,对其田野中莱勒人的祭礼、卫生观进行整体的分析,而不是象一些人类学家所做的那样,将它们割裂开来,只分析一种污物、…  相似文献   

18.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规定、互相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双向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优化的社会制度,不仅是人类追求自由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为人的进一步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之间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费孝通先生讲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时,曾说,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石头丢入水中,在水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波纹,被波纹所推及的就产生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互相联系起来,构成以人为中心及其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张张关系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实际上的功利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将非亲属也纳入自己的交往范围和圈子。所以,中国社会可以  相似文献   

20.
若定义了标准化学势μ—,其他标准热力学量可从μ—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得到.本文定义了凝聚相和溶液中物质B的标准化学势,根据标准化学势选取了相应的标准态,并讨论了活度、活度系数以及渗透系数等,对方程中有关符号和术语也予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