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奥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3):11-14,19
陶渊明的诗文创作中,许多都有涉及到具体的地名,其中有的属于写实性地名,代表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符号,有的则属于写意性地名,这些地名不单纯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概念,而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文化理念密切相关的诗歌意象.考察陶渊明作品中写意性地名意象的文化含义,对还原一个完整的陶渊明形象和勾勒完整的诗人心路历程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是汉语词汇史构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意象词语的研究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唐诗是汉语古典诗歌的巅峰,以唐诗意象词语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白居易的诗歌以其创作成就高、作品数量多且保存完整,成为唐诗意象词语研究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选取白居易诗歌中与“烟”有关的意象,对这些词语进行语言分析;试图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挖掘或阐释这些意象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揭示其间融入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思路作出尝试。  相似文献   

3.
"声情(声气)"茂美,是唐诗的重要而基本的审美特征之一,但在现代学术探讨中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点,在对相关的古典文献作了简单梳理,并在诠释"声情(声气)"范畴的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笔者揭示了"声情(声气)"乃是堪与"意象"相提并论的重要范畴,而"声情"论对于把握唐诗及汉语古典诗歌的整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特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界现有的"意象"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围绕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建立起来的,因而"意象"说在面对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时往往陷入困境。这也是"意象"说、"意境"说尤其适宜于解释唐诗,却与宋诗品质不尽相合的重要原因。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叙事脉络中的重要阶段,宋诗发展了"事象"的表现形式,提取与事相关的要素,以呈现动态的、历时的行为和现象;并通过"事象"营造出"事境",在每一个独特的事境中传达多元而充满变化的复杂体验,进而实现诗歌主旨的表达。以宋诗为代表提炼出来的"事象"与"事境",可以用于建构古代叙事诗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深入认识古典诗歌的叙事传统,进而全面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色。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颇高,尤其是在以闺怨爱情为题材的诗文中表现得更为活跃、多变。同一水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下甚至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喻意。针对这一现象,选取闺怨爱情诗文中的几组典型的水意象进行对比分析,辩证解读水意象在同一题材文章中呈现相反意象,挖掘水意象的多重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蕴含众多神话意象,但相关研究与唐诗研究的整体繁荣局面并不相称。西王母是唐代诗人吟诵较多的神话意象之一,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与唐代的崇道风气有着密切关系。对唐诗中的西王母意象内涵及其成因进行解读,对于了解唐代文学创作风尚与宗教情结的关系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文中的"渔父"意象,古已有之.本文选取古代韵文中典型的"渔父"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在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透视出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并试图阐释体现在"渔父"身上的"儒道合一"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唐诗中的玫瑰意象为考察对象 ,以《圣经》文学为参照系进行比较研究。全面深入地搜索了描写玫瑰的唐诗 ,分析了唐诗中描写玫瑰的作品偏少的原因。为着对比 ,分别考察了中国先唐典籍。为着比较 ,剖析了西方典型作品并考察了相关典籍。研究工作还结合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人文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9.
在温瑞安、傅承得、何启良等五、六字辈马华诗人的笔下,"中国"这个客观存在的地理空间在马华诗歌的艺术想象中具备了文化地理学的"地方"意义。"江南"与"塞北"意象系统的构建让马华诗歌获得了认知、感觉并想象地理"中国"的物质实体,"古装策略"与"戏剧策略"下古典而浪漫的场所精神又是马华诗歌想象地理"中国"的灵魂。归根结底,马化社会中由记忆与认同所组成的感觉结构决定了马华诗歌对地理"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月”自古以来被人们赋予了各种含义和意象,如“风花雪月”、“花好月圆”、“闭月羞花”等。在中日两国的古典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歌,其中以唐诗集《唐诗三百首》与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咏月诗歌为代表。“月”意象在两诗歌集中,既有哀怨的悲情之美和幽怨的相思之苦的共同点,又有唐诗中独特的哲学意味和高标人格的再现,对比分析唐诗与和歌中的咏月歌,分析中日文学中对“月”的审美意识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杜甫在宋代备受推崇。杜诗中塑造了大批典型意象,相较于宋诗多喜其中的鹰、马等硬朗意象,宋词偏取诸如"鸣鸠乳燕"、"引雏巢燕"、"留人樯燕"、"衔泥归燕"以及"江城归雁"等纤巧意象。除此而外,杜诗中的"豪爽少年郎"以及《醉时歌》中的人物意象群等也颇为宋词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情感表达内敛含蓄,意象丰富,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唐诗英译的难点之一。意象图式理论是目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同时也为唐诗英译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鉴赏和翻译唐诗,探索其意象的认知与图式建构,以便进一步验证意象图式理论对唐诗英译的指导力及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地理意象是古典词作解读的重要范畴和视角,词句中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语汇能否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阐释,取决于其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是否有显著影响。《花间集》地理意象的生成有基于文学传统的虚拟想象、由现实的空间感知生成的意象和在场纪录的真实描绘等方式。花间词人对江南、边塞、荆楚、南粤等地域空间的表现,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也有独特的全新感知。《花间集》中都市意象的差异化样貌,暗含着词人对不同空间感知的心态差异。后世词人对花间词人选用地理意象方式的继承和突破,是梳理千年词史演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古典美学中的“飞”是一个对古代文人的思考、创作与鉴赏至关重要,又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诸多文化特征的意象群。从其内在蕴涵、外在延伸及所具有的审美特征表明,“飞”意象群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所蕴涵的审美文化取向与审美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现代英美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忽然产生了兴趣,这自然有个人审美趣味上的偶合因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意象主义诗人似乎在中国古典诗中找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东西,换言之,他们所醉心的乃是中国古典诗的“意象”技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意象派所标举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的意象在本质上是似是而非的。对最先受意象派主将庞德所注目的李白与王维这两位诗人中的任何一位诗人进行意象分析,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看,后者更醉心于意象的经营,所拥有的意象世界更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在这里我们选择了王维诗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唐人注唐诗为中心,从实证材料出发,来考察唐人别集或其中一部分为本朝人所作注释者,初步考证张庭芳注李峤诗、李绅注元稹诗文、郗昂注张鷟诗文、司空图注卢献卿诗文、陈盖注米崇吉续注胡曾诗等七种之概貌,并论述其在中国古典注释学上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历来为翻译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古诗词中的地名意境分析,借助相关的翻译理论,对古诗词中地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月在古典诗文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意象.本文就月的意象中所蕴含的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和作为人的情感象征这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英美文学史上被认为"开现代诗歌之先河"的意象派,对中国唐诗有着较为明显的学习和借鉴,本文试图从英美意象派运用意象组合的三个技巧--意象脱节、意象并置、意象叠加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论证英美意象派对中国唐诗在诗歌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上的吸纳,证明在"意象组合"理论上是"东诗西渐",并非"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独有的一个审美范畴.现今学界对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研究着力较多,而对散曲中的意象关注较少,尤其是对于明代重要散曲家薛论道散曲中的意象几乎没有关注.薛论道散曲中的意象,且各种意象的组合方式丰富,营造出各式各样的优美意境.大致可分为自然意象和人生意象两类,它们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特点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