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内容,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等重要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既是国家治国理论又是治国实践的现实课题。本文诠释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解读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该秉承的理念;描述了现实处理法治和德治关系的图谱,即在法治国家建设的立法层面、法治政府建设的执法层面、法治社会建设的守法层面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德治与法治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法主德辅”的原则,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和德治的主体是人,规范的是人的行为,调整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实现的是人的价值,因此,本文将从人性善恶的视角来探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提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一些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党内法规、道德、法律都要通过对行为主体设定义务来达到对主体行为的规范。科学认识党内法规义务、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三者之间在范围上、在层次上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协调,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主德辅"的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实质上是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法理学和伦理哲学看来,法律与道德存在三种基本关系:道德的法律化、道德的非法律化、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存在诸多区别,但同时又有若干内在一致的地方,因此法治与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实行依法治国实质上就体现了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从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看,依法治国应当居于主导地位;从法治与德治的区别来看,法治应当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既要坚持依法治国 ,也要坚持以德治国 ,法治和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才能做到治标治本 ,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传统中国处理德刑关系的历史经验入手,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为主线,重点论述“以德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中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德兼治”符合当代中国法治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要求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是公民道德的重要体现。同时,以德治国的核心在于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树立法治和德治的理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新时期治国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治国方略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必然,是法律与道德功能互补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二者作为治国的方略并举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建设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这一要求的大背景则是法律价值层面的"依法治国"和道德价值层面的"以德治国",即同时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同层面推进行政伦理建设。新的形势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客观发展要求我们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又充分发挥道德操守的价值理念,这不仅是进一步提升行政工作水平、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须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决条件。在国家治理中平衡德治与法治间的关系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错误。“以德治国”根本不同于传统儒家的“德治”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以德治国”的落实主要在于制度道德的建设 ,而不仅仅限于公民个体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强调在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我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是我党在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依法治国 ,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的治国的基本方略。而“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强调要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 ,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德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必须理清法治与德治的含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必须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体是“治者”,即治者从治国时要“依法”、“以德”,重在强调治国主体的义务和责任;二者从运行关系上看,并不是平行的,以德治国为依法治国服务,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建立以“崇尚法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二者统一于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关系对于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灵魂。其次,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治是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最后,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法一致性关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早已成为中国的治国方略,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同时,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社会主义伦理与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阐明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方略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长治久安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与道德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两类行为规范 ,二者的关系历千年来一直就是一个探讨不衰、争论不休的法理学问题。从中国古代的儒法之争 ,到西方三大法学派的观点演变 ,二者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作为同属社会调控系统子要素的法律与道德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机制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治国方略 ,既要坚持以依法治国为主导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又要坚持以以德治国为基奠 ,深入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合理的双轨建构使其功能达到最优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 ,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即为其实现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