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同实践并重“经师”与“人师”双美——赵宝煦教授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学术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春天。赵宝煦教授与同行们一起,响应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应“赶快补课”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在中国重建政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丰富和发展、文章从政治学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政治观的含义及其形成,邓小平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政治观的重大意义。认为坚持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试论邓小平同志的稳定思想孔凡清邓小平同志的稳定思想,是指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防止动乱,提出的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这突出表现在对新时期文艺方向的调整和确定上面。他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调整为为人民服务,意义十分深刻;他关于文艺属于人民和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他有关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论述,澄清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重新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内涵,把握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并且强调了党对文艺工作者的教育。在文艺方针问题上,邓小平对双百方针的内涵作了非常重要的调整和发展,并以他的改革开放学说为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艺政治学,应该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任何时代,在政治生活中,没有文艺的渲染和鼓噪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文艺活动中,没有政治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所谓要求在文艺中"去政治化",完全是不现实的、虚伪的。毛泽东的文艺政治学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回应了现实生活的需求,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而不是从纯粹的学理上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做了科学的系统的回答,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文艺政治学,为它确立了基本的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邦位教授1934年6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_曾任国际政治系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1986年调任上海师范人学任副校长、校长;1996年至今任上海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学术月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k海市政治学会会长、上海中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职。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号召我国政治学“要赶紧补课”。五邦往教授是补课的最早开拓者之一。1982年他受托在复旦大学举对、了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习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ho多名学术骨干c由此奠…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段期间的重要讲话,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教育、文艺、统战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而贯穿《文选》全书的一条红线,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的实事求是精神.《文选》既是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政治学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科学,对实现国家建设现代化,政治生活民主化和行政管理科学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被禁锢了三十多年,政治学成了社会科学中的空白。这使我国的政治理论研究工作和政治建设的实际工作都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在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关怀下,经过政治学界的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全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  相似文献   

9.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毛泽东文艺思想之后的又一座巨大的理论丰碑。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尤其是在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创作自中等几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建树,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宝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是怎样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王少青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文艺规律特别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特殊规律的理论概括,是我们党制定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革命文艺工作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毛...  相似文献   

12.
编者·作者     
本刊1980年第2期刊登谭福开同志《‘文艺为政治服务’是一个科学的口号——兼与刘亮盈同志商榷》一文以后,刘亮盈同志来信、来稿,申述他在1980年6月5日在《广西日报》上发表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一文与同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指出“在论述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讲过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错误的”。本刊将此转告了谭福开同志。谭福开同志后来表示,在与刘亮盈同志商榷一文中,把刘亮盈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是不够科学的,说成“该文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是错误的”,“这显然是很不妥当”的。并表示非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文艺战线上的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文艺方向、文艺和政治、文艺和人民、文艺家的职责、文艺创作自由、尊重文艺规律、培养文艺人材、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问题作了一系列新的概括和论断。这些新的概括和论断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指针。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摘自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中国人民爱戴邓小平同志,感谢邓小平同志,哀悼邓小平同志,怀念邓小平同志,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设计师。他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为了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全面掌握和运用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增强在思想教育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本文拟对邓小平同志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提出探讨。一、服从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总原则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不仅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中国本土政治学的生成具有重大意义。它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的理论判断及命题.对中国政治与制度发展的价值和路径进行探索,形成了同中国本土政治息息相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是当代中国本土政治学发展史的滥觞之作。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 0 0周年。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的。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他的革命遗志,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行到底。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实际,推动哲学与社会科学事业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和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强调,理论工作不能离开现实政治,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他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历史时期的运用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发展经济、建设民主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在这方面的论述是他的治国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指导我国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在理论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战略是由邓小平理论设定的 ,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来看 ,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是一个指导中国从落后的政治系统走向发达的政治系统、由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的科学体系 ,它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发展的走向和目标、内容和动力、条件和路径、以及政治发展的标尺等基本内容。邓小平政治理论就是现代中国的发展政治学 ,就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