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社会科学》2012,(4):F0003-F0003
韩自立,男,汉族,字志立,寒兴斋主,1955年9月生于陕西大荔。现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秦岭书画院副秘书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专职书法家。  相似文献   

2.
茹桂的书法     
茹桂,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生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陕西长安人。幼承家学,性好诗文书画。  相似文献   

3.
书法     
朱连城 《青海社会科学》2007,(6):F0002-F0002
朱连城朱连城,男,汉族,字冀夫,河北景县人.1930年生,青海省地勘局离休干部,.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地质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老干部书画学会副主席,青海省老干部大学书法教授其书法作品尊崇传统而不泥古,追求清秀典雅而又不失劲健挺拔。笔到法随,寓规整庄重中见俊逸潇洒,近年来,其行草书作在第二届亚洲书法韩、日、中书艺交流展中入选,在首届中国老年书法展中获三等奖,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书画展中获铜奖,在书法报举办的“圣茵杯”黄鹤奖书法篆刻大赛中获优秀奖,在“中华颂”全国老少文学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部分作品被有关单位收藏或编入专集.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自立运动 ,在岭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一是出现的时间早 ,1 9世纪下半叶已经在个别地区初露端倪 ;其次是华人教会人士的自立意识较强 ,本色化的步伐较快 ;三是自立的华人教会有着较为坚实的物质后盾 ,特别是国外华人教友的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岭南教会的自立自传运动和本色化运动 ,既是教会内部适应形势、着意变革的反映 ,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激情在宗教运动方面的体现。正是在这一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中 ,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着交织、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9,(4):67-71
书法家的修养需要诸多方面,但书法家的终极修养是哲学的。书法与中国其他有形艺术皆本源于哲学,但书法尤其抽象,更显示出"形而上"的特点,也更加近于哲学范畴。道家是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哲学;禅宗哲学对于书法艺术家的滋养价值很高;儒家哲学的艺术气质虽然较低,但其博大的胸襟和浩然正气对中国书法家的影响巨大。三家哲学虽有区别,但对中国的书法家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能够融通。  相似文献   

6.
浸信会从1844年开始在广州传教,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的影响下,广州的华人浸信会进入了自立运动时期。从1904年至1925年,是广州华人自立浸信会兴起时期。有10个华人自立教会组织起来,从1926至1938年,是华人自立浸信会的发展时期,从现有资料与档案,可以看到其建立与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霍松林(1921-),男,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书法家.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顾问,中国杜甫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世界汉诗协会、陕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纽约四海诗社名誉社长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等.长期从事高校文科教学工作,桃李遍天下,其中不少人已是著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8.
崔国强     
《船山学刊》2010,(3):F0003-F0003
崔国强 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韩国、朝鲜等学者关于朝鲜半岛文学所采用的十余种称谓进行一番梳理后,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认为应将其统称为韩国朝鲜文学,并总结其特征为:其一,以韩、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创作;其二,焦虑、感伤的美学特征;其三,诗歌格律的自由灵活;其四,女性趣向;其五,国土分裂的痛苦和南北统一的意愿。概言之,韩国朝鲜文学具有浓郁中国因子,即具有韩、汉双语的文化审美特性和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特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呻吟、痛苦、沉沦、屈辱至自立、自尊、自强以及扬眉吐气的历史过程.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坚强后盾;必须把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453年,赵氏联合韩、魏一举灭掉了晋国势力最大的智伯而三分其封地,这一事件为赵、韩、魏备自立国为侯及三家分晋铺平了道路,并且实际奠定了战国时代七雄并立的争霸格局。因此,受到历史学家的特别重视,战国秦汉以来的许多史籍中对此事都有记述或评议,近世甚至有人将其视为战国时代开始的标志,虽然学术界现在没有普遍接受这个观点,但此事在我国先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众所公认的。本文试根据有关文献结合新近发现的史料,对这一非常重要而又颇具戏剧性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进行剖析,并从中探索和总结出某种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从1922年开始,绥远地区相继出现了当地人办的教会.其中,对绥远地区影响较深的有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根据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的不同特点,对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界定亦有不同观点.其中既有认为神召会是本土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自立教会,也有持自立会开创了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先河,亦有将基督徒聚会处视为名副其实的自立教会的观点.实际上,耶稣家庭才是绥远地区真正的自立教会.  相似文献   

13.
尹旭 (1 942 .4.1 2出生 ) ,美学家 ,书法家。号天白 (亦作笔名 ) ,山东省邹平县人。宁夏著名美学家、书法家。 1 96 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专业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并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宁夏作家协会会员。早年从事诗歌创作 ,而后转向美学理论及文艺理论研究 ,自 1 980的以来主要研究书法美学问题。现已出版《书法美》、《中国书法美学简史》、《书法线条的发现》及《天一堂随笔》等书。发表哲学、美学、书法学、文学等论文及…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寻求自立与自强的历史,民族主义情结无时不萦绕于士大夫及知识分子的心头。如果说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起始于意识到他人的存在,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互为前提;那么,近现代中国的民族意识同样肇源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华夏中心观念的破灭。更准确地说,中国近现代的民族意识是西方他者借助坚甲利炮打出来的,否则中国还会沉浸于华夏即天下,天子即宇宙之王的迷梦中。这个他者以其无法否定的军事力量使得素有民族优越感的士大夫与知识分子妒恨交加,于是乎,民族的自立与自强便成为中国人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5.
爱新觉罗·启功,生于1912年,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书画鉴定家和评论家。他认为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愉悦性的统一;审美实践与精业精神的统一;时代审美情趣与社会历史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辛弃疾抗金壮志至老不衰,晚年置闲仍时刻期待着宋廷改变妥协路线,起用他运筹恢复大业。宁宗赵扩即位,任用韩侂胄、京镗策划北伐?嗄旮诚械男疗?受到朝廷委任。他分析抗金形势,“陈用兵之利”,支持韩侂胄北伐,并写词表示赞扬、激励。但为时不久,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失败,韩侂胄被杀鹘蹬纱蚩撞母钕潞珌腚械耐仿?函送金国乞降。韩侂胄蒙受了“轻启边衅”的罪名,而辛弃疾也因为“谀韩”“迎合”见讥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早期婚姻家庭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早期提出婚姻要以恋爱为中心 ,实行婚姻自由 ;进行彻底的家庭革命 ,争取子弟完全的人格独立 ;提倡女子自立 ,提高妇女在婚姻家庭社会中的地位 ;倡言改革婚制 ,婚姻的迷信应该首先打破。其斗争锋芒直指中国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整个封建伦理道德 ,对封建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和旧的婚姻家庭观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成为“五四”时期中国伦理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俞俊英 《文史哲》2001,(1):24-25
汉语中有个词叫“三足鼎立” ,它源于中国原始时代陶土器皿的造型 ,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然而 ,笔者自 1992年至 1997年之间 8次参加韩、日美学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却总有一种“缺足之憾” ,原因是在韩、日两国之外少了中国学者的参与。在我看来 ,“世界美学”、“东方美学”、“东亚美学”三者之间有一种由普遍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关系。而我所理解的“东亚美学”应限定为以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为主体的汉字文化圈之内。这其中 ,从文化发生学的意义上讲 ,历史悠久而文化灿烂的中国无疑是处在根源和核心的位置上。事实上 ,韩、日学者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坚持自信自立体现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坚持守正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坚持系统观念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坚持胸怀天下体现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性,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独特魅力,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韩婴     
韩婴是西汉初年著名的学者。《汉书》“韩婴传”及其他一些典籍,都记述他为燕队。乾隆《任邱县志·人物志》把韩婴列为“儒林”第一位,并明确记载:“邑城南有韩太傅祠。”任邱古为郑县,西汉时属幽州之涿郡;诸侯争雄的战国时代属于燕国。所以说韩婴为任丘人不无道理。 韩婴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当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方面的空前窒息。西汉统治者总结秦速亡的经验教训,比较注意了倡导思想解放、言论自由。起初,黄老之术受到重视,得以流行。后来,儒家逐渐活跃起来,他们以秦的速亡为借鉴,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大力宣扬,并屡屡向皇帝上书言治乱之道,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所以,在汉初的博士宫中,有很大一批是儒生,韩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儒生之一。他曾仕西权的文、景、武三朝。文帝时为博士,在社会上很有名望,在思想上对皇帝有直接影响。汉景帝明,韩婴迁为常山王太傅,故世人又称他为“韩太傅”。汉武帝时,几次召举贤良方正,策问古今治世之道。韩婴曾和著名大儒家董仲舒在武帝面前进行过一次辩论。史称“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汉书·韩婴传》) 韩婴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对《诗经》进行注释。“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