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2,(15):20-21
公平正义:未来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取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改革的共识正在重新开始凝聚,可以说,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条件已经开始出现。但在这样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今天改革共识的形成,并不是因为人们开始重新认同过去那种造成利益  相似文献   

2.
社论社评     
30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多年前人们重生活,现在重生态。作为执政党,我们要看到这种发展中的期望,并且顺应这种期待。今天的人民群众,不是对GDP增速不快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不满。  相似文献   

3.
孙立平 《领导文萃》2012,(15):26-31
最近一段时间,改革的呼声再起。原本在前些年似乎已经破裂的改革共识,又在重新开始凝聚。但现在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启改革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选择中国改革的思路和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孙立平 《领导文萃》2013,(14):24-28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现在都在说改革,似乎新的改革共识正在形成,其实这种共识是虚假的。在表面的共识背后,其实是深刻的分歧,这种分歧突出体现在官民之间。但这只是有关改革的表面层面。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改革这个理念缺乏有足够潜力的价值目标。从表面  相似文献   

5.
新视野     
<正>中国改革的民心期待当下我们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民心民意之举。让全体中国人共享改革成果,这是我们改革的总体价值诉求。然而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值也迅速上升,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以集结的态势凸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注重对改革利益主体的分析,自觉把握改革时代的民心期待,就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无法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吴明华 《决策》2013,(12):42-44
“地方改革要更勇敢” 《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改革内容非常多,很多方面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地方上看,哪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袁钢明:《决定》中体现了改革的东西非常多,而且很多问题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进取心强一点,但风险可能大一点;另一种是稳一点,但是保守一点.这次大多数选择了进取,哪怕前景不太可靠、不太保险,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周社刚 《经营管理者》2009,(16):253-253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知识转型,这对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转型的背景为重新深入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所传播"知识"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人文知识、本土知识等维度上思考该课程的改革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两个月前,"温州金改"时,舆论和市场多少有些狂热.两个月后,当"珠三角金改"时,市场呈现的是对于"金改"更多的理性追问: 谁来改?政府、市场,到底谁是改革的主体? 改什么?制度、产品、技术,到底哪个是改革的重点? 怎么改?寄望顶层设计,还是自下而上实施技术性破局? 只有这些问题全部得到厘清,众人期待的"金改"才能接触地气.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已成为广泛的共识。"闻鼙鼓而思良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这句话。在2015年5月5日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重用"改革促进派"的用人思想,为我国干部选拔任用指明了新的方向。但是,如何判定"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改革共识难以凝聚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格局多元、思想观念多变、改革需求多样。领导干部要有效运用凝聚改革共识的领导艺术,通过活用改革创新的领导思维、巧用凝聚共识的领导方法、善用凝心聚力的领导本领,求解改革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社论社评     
当前对舆论监督的期待,应该转向期待让围观成为反思的动力,使批评造就变革的能量。体制内外只有凝聚此共识,围观者才不会成为"零余者",舆论监督才能成为社会的正能量。2012年9月20日《不断头的新闻,才能彰显舆论正能量》社论南方都市报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道路注定崎岖。尤其是改革到了"深水区"、要"啃硬骨头"的时候,方方面面的压力更在不断增大。改革千头万绪,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是从财税体制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12.
从一线员工角度探讨服务接触中顾客满意与不满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Bitner、Booms、Mohr的分类系统,对银行、零售、餐饮3个行业449个关键事件作了分析.发现从公司雇员角度看,导致顾客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线服务人员主动关心顾客和积极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而导致顾客不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服务系统出错,其次是顾客自身存在问题.将此项研究结果与从顾客角度作的一项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在什么因素导致顾客满意的问题上,雇员和顾客存在高度共识,但对什么因素导致顾客不满却存在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一个起点之年,朝野上下对于改革重启,充满了期待。不容否认,中国确实存在着改革共识缺乏的问题,有人甚至说"改革已死"。一方面,朝野上下存在着强烈的改革愿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改革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暴戾气氛弥漫,  相似文献   

14.
社论社评     
当前对舆论监督的期待,应该转向期待让围观成为反思的动力,使批评造就变革的能量。体制内外只有凝聚此共识,围观者才不会成为“零余者”,舆论监督才能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一第二次分权分什么政府该作什么 ,不该作什么 ,这是政府权力的限度问题。而反映在农村改革问题中 ,就是一个政府与农民的分权问题。一个万能政府肯定不是一个高效、能激发民众活力的政府 ,这一点人民公社已经证明了。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实质就是对万能政府的改造。这是1949年之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第一次真正分权 ,其核心是承认农民的财产权。这次分权是农民首先推动的 ,继而政府承认并推广了这一突破 ,使之制度化 ;政府从有限度地承认农民的财产权开始 ,农民逐渐获得了有限度的自主权和有限度的乡村自治。由此可…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有两面,毫无疑问,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也具有两面性。课改就是这样,当我们热衷于改革的时候,能不能静静沉思一下:课改,可以慢点不?可以错点不?答案是肯定的。一、重构课改哲学思维(一)课改,慢一点,还可以慢点。我们既要树立改的决心,也要有改的谨慎态度。每一个改革的举措,都必须基于学校、立足校情,整齐划一的课改效果并不见得好。"教育应该像农业那样",课改也一样。课改的过程用不着走那么快,慢出来的效果或许  相似文献   

17.
陈晨  梁建强 《决策探索》2014,(19):41-43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悬念在于"何时改、如何改",这是当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共识,而"走一步看一步"则是他们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18.
邢少文 《领导文萃》2013,(15):31-32
经济学家似乎对"赎买论"比较钟情,在讨论改革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总有人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共识破裂",需要"重新凝聚"的当下,又再次有人提出要对特权腐败和国企改革进行赎买和赦免。所谓赎买,是指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者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减少他们对新体制转变的阻碍,对他们既已形成的特权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让他们放弃进一步行使其特权的"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赎买政策上世纪50年代曾被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决策》2012,(8):96
我将这本访谈录定名为“什么改变中国”.既是想解释过太.也是想激发人们思考未来。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什么?一是我们的理念.二是我们的领导力。人们通常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利益决定的.改草更是如此.既得利益者不仅不可能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面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我国近期推出了"营改增"税制改革。所谓"营改增"就是对原来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改征增值税。其要点体现在由对营业额征税改成以增值额计算应纳税额。这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本文立足于"营改增"这一税收制度改革,详细分析这一制度改革出现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分别分析"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现代服务型企业以及备受关注尚未试点的建筑业的税负影响,得出税制改革对不同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说明税制改革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对"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措施提出几点建议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