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军民协同创新是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军民协同科技创新发展演变脉络可归纳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利于军民科技资源一体配置、联合攻关,推动“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型举国体制下军民协同创新推动载人航天取得突出成就,探月工程稳步推进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健全发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探月工程和北斗系统等也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原创性思想,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提供体制保证。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科技创新体制的综合创新,在科技创新方向、资源调配、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更加契合科技创新规律,体现了生成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形成了经济、政治、历史环境共同作用的外部环境机制和党领导下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结构机制以及目标管理、合作管理与奖励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等辩证统一的内在机理。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呈现了政党推动、政府主导、体制保障、体系构筑、队伍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国家间竟争愈演愈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推动创新驱动内涵増长、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挑战具有重大意义。新型举国体制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扬弃,通过对这一科学制度核心概念的探析及其制度优势的解读,可以发现:新型举国体制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扩大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法宝。面对激发数字经济活力、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这三类重要场景,新型举国体制展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建设科技强国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现阶段科技创新发展实际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回应。当前,要从“为什么要坚持科技创新”“什么是科技创新的战略内涵”“科技创新面临哪些挑战”等核心议题入手,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从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两个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同时,要从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四个面向”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构建和完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践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一体制的历史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举国”思想萌芽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传统举国体制的形成与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与发展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的完善与提升阶段。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在参与主体、资源配置、战略支撑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具有显著区别。在新发展阶段下,坚持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战略,科技资源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其配置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但在现实中"科技不经济"的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以绍兴市为例,邀请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政府配置科技资源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政府科技资源存在于各局办,并提出要树立大科技、大资源意识,加强整合与统筹,实现合力创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全军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问题,对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关键是统筹好国家财力资源在军用与民用之间的配置.在综合考虑国民收入水平、国家战略需要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军费开支需求,这是贯彻主题的基础.坚持作战力量建设的协调发展,关键是统筹好国防资源在人力与物力上的配置,依据科技进步造成的武器装备相对价格变动优化,提高科技贡献率,这是贯彻主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来源于大科学,也是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借助于举国体制,我国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它具有效率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上的"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崇高的精神推动力、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体制上的科学决策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人为的规划引导、国家意志等局限性.重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借助均衡治理视角,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到多元参与型举国体制的转变,注重政府规划性与科学自主性的均衡,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的均衡,实现有组织创新与自组织创新的均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此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共同推进共同富裕。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四大现实挑战: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存在短板和缺陷;二是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三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瓶颈尚未突破;四是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为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突破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高等学校必须从协同创新的前提、关键、途径、基础和保障5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  相似文献   

11.
人格理论产生于罗马法,罗马法上的人格带有浓厚的身份性特点。近代民法抛弃了身份人格而强调人格之平等,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民法典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法提出了人格权概念并对其进行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人格权乃是自然人基于伦理人格而享有的,在实定法中得以确认的自然权利,其应属于私权利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学艺术中表现善与恶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音乐、绘画艺术作为表现和强化“善”的手段 ,呈现出崇扬美德、表现和谐、追求圆满的特征。而西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却表现了善恶冲突 ,甚至突出了“恶”来反映现实 ,揭示人性 ,从而表现出暴露阴暗、紧张冲突、综合繁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动物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二项结构”,人与对象的关系“三项结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对象的观念化和观念的对象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需要借助于实践工具 ,建立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以及通过语言符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 ,仅从史家观点和幻化形式入手 ,是偏颇和形而上学的 ,并使之失去了反封建意义。其“鸟鹊添河”幻化形式乃是一定历史阶段审美主体审美意象外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审美角度阐释牛、女爱情故事及外在形式 ,具有更为直接和普遍的意义 ,并能感性地揭示其反封建主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就业压力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劳动力市场 ,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导致我国资本深化的重要原因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限制了劳动需求 ,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降低了投资的积极性 ,间接引发文凭教育过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是缓解我国资本深化、教育深化的重要措施 ,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科教结合为核心理念的洪堡大学理念,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提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一些新的构想和进行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0.
信用缺失与权利义务的失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权利与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也是信用关系的基本内容。信用虽然表现为对于人们交往活动的基本义务要求,但其实质却是对于权利的承认与尊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信用秩序赖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权利与义务的分裂和背离,因此,重建信用的核心在于为守信者提供利益保障,使背信之人受到应有的制裁,恢复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在信用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制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只有道德的价值导向与制度的利益导向的有机结合,社会信用秩序的重建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