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由于他的翻译小说中存在大量省略、增添、删节,常被翻译界指责为"不忠实"。本文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林纾所处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影响他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因素,探究了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并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哈葛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冒险小说家。他的冒险小说主要为“少年”写作,弘扬“少年”的冒险进取精神,反映英雄主义、死亡、种族与文明、世界秩序等主题,主要由林纾及其合作者译介到晚清中国,成为晚清冒险小说译介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林译哈葛德冒险小说有助于激发晚清“少年”的冒险进取精神,启蒙一批五四青年文学思想的现代性。同时,译本将西方现代文明思想融于传统道德观念,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译本中传统与现代的悖论,既源于“老少年”林纾的身份困惑与矛盾,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反映晚清有识之士徘徊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心态,叙说近代中国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艰难与踯躅。  相似文献   

3.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翻译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因而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接受环境、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等都被深入研究和评价。他也因为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而饱受争议。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来看,林纾的"误译"和"不忠"往往是他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改写,是他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操控下,对原作做出的赋予其二次生命的调整,即是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所进行的改写。  相似文献   

4.
晚清文人林纾的古文观别具一格,他提倡“正言”和“体要”的统一,重视“意境”的营构,在价值取向上既强调“政教”效果又不忽略“娱悦”作用。尽管林纾和“五四”新文人在古文的历史价值上产生了一定的观念冲突,但两者的“风雅”之争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明清以降,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尤以晚清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福州籍精英人物为著,如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旭、林觉民等,故有"晚清风流出侯官"之说.这其中,林纾更是一个复杂的文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某种复杂的、多元的动态时空场域,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晚清向来就不是单一历史事件的时空再现,而是一个充斥着诸多矛盾与问题的"大染缸"。晚清文化民族主义常常伴随着晚清政治民族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幽灵",在西学与传统之间艰难地游走;晚清士人在一种变动的社会情境与文化语境中,以"世变"为主线,不断地营造与修正自身的心理态势;而"现代性"话语的介入又将晚清时期的诸多问题推向了历史的前台,同时彰显出"晚清"这一时间概念多元的价值取向与多维的阐释向度。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林纾的小说翻译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大量的小说翻译实践使林纾形成了特色鲜明、自成一体的翻译小说话语系统。当然,林译小说的话语系统不是单一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多维的"话语"形式,其中林纾的序跋话语、译本书名话语和译文文本话语极富特色,是构成其话语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与林纾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和林纾两位伟大的翻译家翻译目的、原著选择、语言运用以及他们的翻译方法的影响。阐明了严复和林纾翻译的社会效应,即他们的译文对当时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更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认为对译本的评论不可和这一译本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因素以及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相分离。  相似文献   

10.
晚年林纾确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思想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程朱理学的笃信。但晚年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卫护以及由此而彰显的民族意识,不仅对全盘西化思潮起到了纠偏作用,而且与全盘西化思潮一起,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各自发挥着独具的结构性功能。晚年林纾是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他保守本民族美好而有价值的传统,虽然在文白之争和儒学存废等问题上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形成了尖锐对立,但是他们双方都赞同维新,都赞同进步,都期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因此他们也是在一个共同的观念框架中运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