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视觉文化占据高峰的时代潮流中,传统文化正以以一种极尽“现代”的动画阐释方式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动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传统,历经物质、载体层面的活化,渐次扩展为精神、行为层面的回暖,进而延伸至文化的选择、重构层面。在传统文化“表层断裂和深层延续”的“文化旅行”中,动画作品成为承载文化惯习、促生传统复兴、注重文化选择、实现文化重构的场域。围绕动画作品如何重构文化传统以及构建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力图建构视觉文化时代下社会文化语境与动画阐释的互动机制,为动画阐释中的文化选择与重构提供一种文化史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取得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作风,实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已逐渐转向文化全球化,这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尴尬地陷入日益突出的困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这一命题重新被置于国人的面前。对此,本文认为:要使我中华悠悠几千载的传统文化走出现有的困境并实现有机的重构,首先得立足于当下,厘清其现存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其仍有现代价值的合理内核作为我国当代新文化重要的构成元素,唯有如此,才能从实际层面上真正解决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研究 ,是公共关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融合 ,对于指导公共关系工作 ,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可行性、必要性 ,必然性三个方面的论证 ,认为二者融合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的很多著作被视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经典,而得到了学界充分的研究,但是他在农村金融方面的成果,却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其相关著作的阐释与重构,将他的理论视角概括为“综合嵌入观”。费孝通的很多研究具有金融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可以对今天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他的一些具体结论可能已经过时,但是他分析问题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却仍是今天金融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认为现代化的潮流之中,不能像民族自卑主义者那样否定一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信心,在改变物质与政治环境的基础上,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吸收现代西方文化的长处,走东西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优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当前乡村传统农耕生产方式趋于消亡、生活习俗逐渐弱化,其传承发展面临着严重困难.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贯彻实施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品质,赋予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守护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载体",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协调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新塑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是人类的在世方式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技术哲学存有论以"技术是人类在世方式"为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作为终极关怀而排斥技术;从技术的方法论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哲学中将技术理解为人类"器官的投射"成为技术方法论纲领,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对人体官能作"技术的批判",却有同西方技术方法论天然契合的"德、美"维度思想资源;从技术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层面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哲学现象学存有论揭示了意志对于技术的形而上的根本意义,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对技术和意志的关系作反思的观照,但<易经·系辞上传>中的"制器者尚其象"等思想与西方技术哲学中"技术作为意志"的思想都有暗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融性,两者的结合既有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它们又存在一定的异同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五种基本表现,它们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观与传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知行合一思想的交融性、共产主义社会目标与大同社会理想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传统民本思想的相融性、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一致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者理论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两种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以数字化为特点的网络文化并存是我国当前的文化存在形式。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网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表象来看,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表达和存储方式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突的局面。实际上,两种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正在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从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出发,研究两种文化在冲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对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构建网络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表征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形势下,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变为视觉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及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增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感染力,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对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餐桌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西方文化的面子观差异从餐桌文化中可以管窥一侧。中西餐桌文化从餐桌氛围、劝酒文化、点菜习惯及餐桌话语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面子观差异。虽然中西餐桌文化在人际交往中都注意到了面子,但由于历史条件、文化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两种餐桌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面子观文化。中国人在餐桌交际时往往采用积极的面子策略,体现了以群体取向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西方人在餐桌交际时侧重采用消极面子策略,体现了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面子特征。面子文化只有差异,没有对错与优劣之分。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尊重并包容面子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因对颜色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把握不当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误解误译,从隐喻的民族性与共性角度,通过文化对比研究法,对中西方颜色词汇的隐喻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与阐述。通过对比黄色与蓝色、红色与白色这两组在中西颜色词汇中文化特征较明显的组合,得出其民族性与共性。同时以颜色与职业为例,提及文化渗透中的隐喻现象,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传统文化重宗法人伦 ,西方文化重个体自由 ,这是中西文化根本差异所在。在向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过渡与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革新重宗法人伦而轻个体自由的传统文化 ,而重个体自由的西方文化及其西方文学为这种革新正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证明了这种借鉴的必要性与巨大意义。 2 1世纪的中国仍要反封建 ,仍要继续文化革新 ,仍可从西方文学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审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一方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精神世界却陷入深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我失落,价值观崩溃,人文精神枯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有助于缓解目前的价值失范、道德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及文化进化论的文化观为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统治精英阶层文化观念主导的"控制下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级结构基础上的和谐,是停滞的和谐。这种和谐由统治精英进行的家国合一统治模式、道德法律化、法律刑罚化等一系列精巧控制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文化命脉和文明成果.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磨砺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并且内化为民族心理.中国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并指导着中国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意愿,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点,它不仅蕴含了中国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以人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合理性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管理理论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必然导致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从而导致管理失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认识文化冲突,化解文化冲突,进行文化融合和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角度来确定生态协调,这是以"天人合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在这种生态思想中,天人合一学说,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点,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生存境界。正是在对"天人关系"的阐述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些思想为我们的环境保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