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2.
清代地方主管官吏,从州县到督抚,总要聘请几位能干的或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日常工作,称为师爷。文献上称为幕宾、幕友,一般统称幕府。幕府是主管自聘的助手,不在国家官制系统之内,不属公职,但他们的地位得到国家的承认。他们没有固定资格的限制,没有年龄经历的要求,不经考试选拔,但须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知识水平。因此,当时人们认为是读书人出路之一。幕府工作称为馆地,在幕称为处馆。幕宾在馆时,由幕主供给食宿,按季或按年致送修金。修金没有固定数目。待遇较教读老师稍优。幕宾和幕主是朋友关系,是平等  相似文献   

3.
韩愈散文与政治孙金荣韩愈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散文成就之高是不可争辩的。关于其散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诸研究者着墨不少。然这个“道”在怎样的范畴和程度上对儒家道统进行了继承和宏扬?作者以儒道忠诚卫土和承继者自居,何以对孔孟儒学加以取舍?文与...  相似文献   

4.
汪毅夫 《东南学术》2004,(1):125-131
本文从<清实录>和部分清人著作、民间文件举例取证,说明清代台湾各级官员普遍辟置幕府、延请幕友的情况,以及清代台湾幕友在台湾公共事务和文学活动方面的表现,从幕府制度的角度证明闽、台两地历史社会在制度文明层面上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5.
儒道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道两家在价值观方面的实际影响最大。儒道两家有许多分歧 ,但也有一些共识。儒道两家都把“道”看成价值的本体论依据 ,儒家侧重“道之诚” ,以“诚”为终极价值目标 ,道家侧重“道之真” ,以“真”为终极价值目标。由此出发 ,儒家承认形式美 ,讲究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美比德、以德统美 ,追求中和之美、道德之美 :道家不承认形式美 ,也不承认道德规范的有用性 ,讲究返璞归真、与道为一 ,追求纯朴之美、内秀之美。儒家所说的圣人以诚为本 ,主张超凡入圣 ;道家所说的圣人以真为本 ,主张超凡脱俗。儒家提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 ,大力倡导合群观念 ;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 ,反对危害群体。在价值观方面 ,儒道两家相互补充 ,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价值取向。相对而言 ,道家的影响不如儒家大。  相似文献   

6.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总的倾向属于儒家 ,但它标举“忠”、“信”,重视民生 ,有无为而治的倾向 ,似有道家的影响。《忠信之道》是儒家文献中比较独特的篇章 ,为进一步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儒道关系 ,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正始诗人阮籍在目睹了司马氏集团残杀异己的一幕幕惨剧之后 ,终于由一个“本有济世志”的儒学之士变成了一个“口不臧否人物”、整日与酒为伍的竹林名士。他虽然表面放浪行骸 ,纵酒任性 ,但内心却始终处在矛盾痛苦的煎熬之中。这种意识不经意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尤其是其抒发情志的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及《大人先生传》中。阮籍最终踩出一条据儒依道、儒道互补之路 ,实是不得已的选择 ,这是封建时代人生依附关系桎梏下的直接后果。这不仅是阮籍的悲剧 ,也是所有正始文人的悲剧 ,甚至是封建时代所有文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中国绅士的条件和地位得以逐步地固定下来,随之,在政治体制中也形成了一种隐性的绅衿支配。随着幕友阶层队伍的扩大和游幕制度化,在清代各级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一个轮廓较清晰的官僚、幕友、胥吏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牵制的三维体系。在“异族”统治下,这种隐性的绅衿支配体系虽然伴随着许多弊害,但在使中国封建社会保持相对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思想性格中具有儒道互补、亦儒亦道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与其家族文化背景有着深刻的关系。王阳明自有明以来数代祖先均儒道杂糅,富有道风,道家文化的影响一直时隐时显地呈现于王氏的家族文化之中,成为其重要的家族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受南宋以来“士的地方化”倾向的影响;其次,它是明代浓厚的崇道风气影响下的产物;此外,它也是明代道教进一步世俗化、不断融入民间社会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般若的“空”观、“中道”观以及“无差别”观等几个方面 ,对禅宗的要典《坛经》进行剖析 ,说明最具中国化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虽然与印度佛教有着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但也有结合中土儒道两家思想对佛教的革新化改造  相似文献   

11.
“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范畴。把“道”范畴置于审美文化的背景下观照,描述“道”范畴从哲学领域向审美与艺术领域延伸的脉络和流变轨程,厘清儒道两家涵指的殊异与审美特征,抉发“道”范畴不同的内涵层次,对于确切把握中国美学其它范畴,昭示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当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向世陵 《文史哲》2003,(5):71-76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是在“同”与“统”、“变”与“常”的纠结中向前推进的。不论是“三同”还是“一统”,天、道都是既变又不变 ,儒家天道必须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百家之统合其实不在于学派的门户 ,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极归一、以一会众的道理。玄学作为儒道兼综而搅起魏晋学术变革波澜的产物 ,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孔、老二圣会通起来。儒道轮替交织 ,“三玄”因变而兴起。“性与天道”玄之又玄 ,但玄虚亦需要周乎时变 ,从而走出一条既不回避孔老的对立冲突、又能将双方引向互补共济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教师道德修养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人道”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原则和应有的状态 ,“人道”是以反对“神道”和摒弃“兽道”的姿态出现的。作为教师 ,只有摆脱“无道”状态 ,才能进入“忧道”和“谋道”的境界。“人道”的实施是一个由“知道”到“体道” ,再由“体道”到“行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师爷是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制度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从先秦以前的掾属、幕僚等发展演变而来的。明代仍然没有幕僚意义上的“师爷”,“幕友”一词的使用也不普遍,至清代“师爷”才成为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对官员所聘佐治人员的俗称。但“师爷”一词在清朝正史、法令典籍中极少使用,使用较多的称谓是“幕客”。分析研究师爷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等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概念背后的行政用人行政制度和历史文化现象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关学与洛学,同属宋明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宋元学案·序录》云: “横渠先生,勇于造道,其门户虽微,有殊于伊洛,而大本则一也。”这里说的“大本”是指“道”,即儒道。张载与二程同承孔孟,同明儒道,故云其“大本则一也”。程颐曾说:“圣人本天,释氏本心。”(《遗书》卷二十一下)“天”在先秦儒家经典中有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的含义,浑沦言之,张载与二程同以儒家所谓“天”为本,亦可谓“大本则一也”。但析而言之,张载以“太虚之气”为天,以“气化”为道,与二程所谓“天者理也”(《遗书》卷十一)、“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遗书》卷十五)实又有哲  相似文献   

16.
地域历史人群研究:台湾进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毅夫 《东南学术》2003,(3):120-127
本文就台湾进士这一地域历史人群之成员总数、名录、佳话、义举、轶事等钩沉索隐、取证考据 ,并就清代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有所介绍和评估。认为 ,台湾进士是一个于今不在、于今不再的人群 ,宜以“地域历史人群”视之 ;台湾幕友、台湾班兵、台湾塾师、台湾教谕等亦各是一“地域历史人群”、各是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伟 《齐鲁学刊》2004,(6):21-24
学术界对于儒家和道家关系的重新认识,不应该开始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在竹简《文子》中就已经有了"儒道相谋"关系的蛛丝马迹。通过对竹简《文子》中"道"与"德"两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的分析,可以说明"德"是早期儒道之间相互联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孟子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当弟子问:“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回答中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一语。“配义与道”当作何解释?自汉代至今,注家均无例外把“浩然之气”同“义”与“道”相配,赵歧、朱熹、毛奇龄等甚至干脆把“义”与“道”合而为“道义”一词,以与“浩然之气”相应,这似乎已成千年定论。然而问题正出在这千年定论上。“道”虽是道家学派的核心范畴,但并非是道家的专利,儒有儒道,墨有墨道,诸子百家莫不如此,只不过含义不同于道家之“道”而已,在儒家学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一家之言”具有非儒非道、亦儒亦道的特征,每每以儒低道,以道普儒,排斥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而将儒家的阳刚精神和道家的阴柔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首创“儒道互补”。儒道互补体现于司马迁思想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部《史记》。明此一端,关于司马迁及其《史记》思想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现为儒道互补:赞美儒家的大同小康,维护进步统一;排斥道家的小国寡民,反对分裂倒退;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摒弃儒家的繁文缩礼,以儒家的…  相似文献   

20.
魏晋名教自然之辨由儒道思想的冲突发展为“内圣(道)外王(儒)”、“庙堂”与“山林”的融合.根据这种模式,刘勰在齐梁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潮中形成了“内佛教外儒道”的人格理想。特殊的遭际使刘勰的理想人格范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隐而实际的特征.刘勰的审美理想融合了儒家重视教化(善)、道家重视自然(真)、佛教重视缛采(美)的观念,从而升华为崭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